| 蕃茄怕干旱和潮湿,过分干旱后灌水,容易发生脐腐病,过分潮湿又易发生晚疫病。土壤应保持润而不湿,不开裂、无渍水。 植株调整植株调整包括搭架、绑蔓、整枝、摘心、抹芽和疏花疏果等:番茄是草本植物,高了要倒伏,当苗高35厘米左右就插豆栈、绑蔓,绑蔓要绑3-4次。蕃茄分枝性很强,主枝每节都能生侧枝,如果任其生长就要消耗大量养分,通风透光不良,易发生病虫害,就不利于结果,所以必须进行整枝,整枝的方法全部采用单杆整枝,只留主枝,把所有的侧枝全部摘掉,其优点是结果早,早期产量高,果形大,适合密植。一般对无限生长型的都是单杆整枝。整枝须在晴天下午进行,以利于伤口愈合。需即时抹芽、摘心。抹芽主要是去除无用的侧芽,抹芽最好在每天露水干后进行,避免病毒病通过汁液传播。摘心主要是去除顶芽控制延长生长,使养分集中供应果实生长。这两个无限生长型的品种结7-9台果后摘心。疏花疏果:中果型的金刚石品种,每穗留4-6个果实,大果型的哈雷品种每穗留3-4个果实。此外,应及时去掉发育不良的畸形果。采用疏花疏果措施,能使果实生长均匀,提高番茄的等级,且不会降低产量。 保花保果春番茄生长前期温度较低(夜间温度15℃以下)常出现落花落果现象,在初花期用2-4D、防落素、蕃茄灵浸花,于2009年4月25日开始用防落素1克兑水0.5公斤用小喷雾器喷花序,共喷3次,每次间隔15天。它可以刺激子房提前彭大,从而早期增加产量、早熟。 病虫害防治在番茄整个生长期中,发生的病虫害很多。但出现的主要的病害有青枯病、晚(早)疫病、白粉病、灰霉病等。虫有蚜虫、茶黄螨、棉铃虫等。 防病:青枯病:是细菌性病害,主要在夏季高温高湿条件下极易发生。若前作是花生、洋芋、茄科类则加快发生。预防青枯病用77%可杀得600-800倍液进行灌根处理。早(晚)疫病、白粉病等多发生在中后期。防治这些病的药很多,特别是现在的新药很多,对症下药,我们用的有:农用链霉素、雷多米尔、杀毒凡、甲霜灵锰锌、甲基托布津、百菌清、金雷等药交替使用,连续防治3-4次。灰霉病在开花前用速克灵800-1000倍液防治2-3次。每次防治间隔时间为5-7天。 防虫:现在无公害的农药很多,应对虫下药。如果发现受害果实,应进行人工摘除,再全面喷药,蚜虫、茶黄螨、棉铃虫用阿维菌素1500—2000倍液防治3-4次,用5%大功臣1000-1500倍液。有3家农户用30㎝×20㎝的黄色塑料板涂机油或凡士林诱杀蚜虫。 1.5成熟及采收期 番茄开花后45-60天果实成熟,若温度高40天左右成熟。果实成熟过程分四个时期:青果期(果实长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长了);变色期(果实翻白);成熟期(果实变色);完熟期(果实完全成熟)。前3台果在变色期由于温度较低,前期果实转色较慢,采用乙烯利50克兑水5公斤,用沙布或小排笔刷果4-5次,刷了25天成熟,用乙烯利处理的番茄果实比没有处理的提前7-10天成熟。商品番茄就地销售以完熟期采收为宜,商品番茄运往外地销售以成熟期采收为宜,主要销往重庆、贵阳,采收时要轻拿轻放,保持果实表面清洁、有光泽。剔除病果、虫蛀果、畸形果,并进行分级包装。采收期从6月2日到9月20日,采收时间长达109天。采收时,要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 2结果与分析 2.1生物学性状番茄的生物学性状见表3: 表3早熟番茄无公害高产栽培生物学性状考查表: 
 
    
        
            | 序号 | 农户 姓名 | 面 积 (亩) | 品种 | 密 度 (株/亩) | 株高 (厘米) | 叶片数 (片) | 单果重 (克) | 结果台数(台) | 结果数(个/株) | 投入 (元) |  
            | 1 | 杨生权 | 3.4 | 金刚石 | 2380 | 185 | 22 | 90 | 6 | 30 | 3982 |  
            | 2 | 雷世芳 | 3 | 金刚石 | 2380 | 182 | 21 | 87 | 7 | 32 | 3750 |  
            | 3 | 雷家全 | 3 | 金刚石 | 2525 | 186 | 22 | 91 | 6 | 30 | 3834 |  
            | 4 | 马家二 | 2 | 金刚石 | 2525 | 198 | 23 | 80 | 7 | 28 | 2360 |  
            | 5 | 雷家梁 | 1.2 | 金刚石 | 2564 | 197 | 24 | 81 | 6 | 30 | 1402 |  
            | 6 | 雷家禄 | 1 | 哈雷 | 2385 | 180 | 25 | 150 | 6 | 20 | 1590 |  
            | 7 | 雷家模 | 1 | 金刚石 | 2331 | 179 | 22 | 92 | 6 | 30 | 1350 |  
            | 8 | 雷世全 | 1 | 哈雷 | 2222 | 184 | 23 | 151 | 6 | 20 | 1502 |  
            | 9 | 雷家伦 | 0.8 | 哈雷 | 2564 | 194 | 24 | 150 | 6 | 20 | 1144 |  
            | 10 | 陈孝 | 0.5 | 金刚石 | 2380 | 180 | 21 | 95 | 7 | 30 | 635 |  
            | 11 | 马家国 | 0.3 | 哈雷 | 2222 | 191 | 22 | 150 | 6 | 21 | 468 |  
            | 合计 |     | 17.2 |     | 2429 | 186.91 | 22.64 | 110.63 | 6.27 | 26.45 | 22017 |  从表3看出:番茄两个品种栽培密度平均为2429株,株高平均186.91厘米,叶片数平均22片,单果重平均110.63克,结果台数平均6.27台,单株结果数平均26.45个,17.2亩总投入22017元。番茄的生物学性状以项目技术人员和农户实际记录为准,投入以农户实际投入到种子、农药、农膜、肥料、豆栈、育苗等的记录为准(除人工工资外)。 2.2经济效益分析 试验的十一位农户番茄产量是通过全田实际收获的产量,销售全部采用批发,一部分是重庆、贵阳的老板来收购,另一部分是自己运到任家坳菜场批发,其经济效益分析见表4: 表4早熟番茄无公害高产栽培经济效益分析表: 
 
    
        
            | 序号 | 农户 姓名 | 面积 (亩) | 品种 | 密度(株/亩) | 产量 (公斤) | 产值 (元) | 投入 (元) | 纯收入 (元) | 亩产量 (公斤/亩) | 亩产值 (元/亩) | 亩投入 (元/亩) | 亩纯 收入 | 产投比 |  
            | 1 | 杨生权 | 3.4 | 金刚石 | 2380 | 15419 | 25952 | 3982 | 21971 | 4535 | 7633 | 1171 | 6462 | 6.5:1 |  
            | 2 | 雷世芳 | 3 | 金刚石 | 2380 | 12918 | 20717 | 3750 | 16968 | 4306 | 6906 | 1250 | 5656 | 5.5:1 |  
            | 3 | 雷家全 | 3 | 金刚石 | 2525 | 15016 | 25850 | 3834 | 22017 | 5005 | 8617 | 1278 | 7339 | 6.7:1 |  
            | 4 | 马家二 | 2 | 金刚石 | 2525 | 8441 | 15617 | 2360 | 13256 | 4220 | 7808 | 1180 | 6628 | 6.6:1 |  
            | 5 | 雷家梁 | 1.2 | 金刚石 | 2564 | 5157 | 9692 | 1402 | 8291 | 4297 | 8077 | 1168 | 6909 | 6.9:1 |  
            | 6 | 雷家禄 | 1 | 哈    雷 | 2385 | 5756 | 9584 | 1590 | 7994 | 5756 | 9584 | 1590 | 7994 | 6.0:1 |  
            | 7 | 雷家模 | 1 | 金刚石 | 2331 | 5493 | 8923 | 1350 | 7573 | 5493 | 8923 | 1350 | 7573 | 6.6:1 |  
            | 8 | 雷世全 | 1 | 哈    雷 | 2222 | 5464 | 9070 | 1502 | 7568 | 5464 | 9070 | 1502 | 7568 | 6.0:1 |  
            | 9 | 雷家伦 | 0.8 | 哈    雷 | 2564 | 3892 | 6655 | 1144 | 5511 | 4865 | 8319 | 1430 | 6889 | 5.8:1 |  
            | 10 | 陈    孝 | 0.5 | 金刚石 | 2380 | 2713 | 4352 | 635 | 3717 | 5426 | 8704 | 1270 | 7434 | 6.9:1 |  
            | 11 | 马家国 | 0.3 | 哈    雷 | 2222 | 1659 | 3097 | 468 | 2629 | 5530 | 10323 | 1560 | 8763 | 6.6:1 |  
            | 合计 |   | 17.2 |   | 2429 | 81928 | 139509 | 22017 | 117495 | 4763 | 8111 | 1280 | 6831 | 6.3:1 |  从表四看出:番茄的单株产量1.96公斤,亩产量为4763公斤,均价1.7元/公斤,亩产值8111元,亩投入1280元,亩纯收入6831元。17.2亩总产量为8.1928万公斤,总产值13.9509万元,总投入2.2017万元,总纯收入为11.7495万元,产投比为6.3:1。农户种植水稻亩产量为650公斤,亩产值1500元。种植番茄比种植水稻亩产值高6611元。 3结论 为了促进农业产业化调整步伐,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使农民增产增收,采用大棚育苗加小拱棚无公害高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是城郊型农业结构调整中需要探索的一项重要技术。为此,2009年1-9月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番茄亩产量4763公斤,亩产值8111元,亩纯收入6831元,17.2亩番茄的产量8.1928万公斤,产值达到13.9509万元,纯收入达到11.7495万元,比单作水稻亩产值高6611元,是一个易推广,有利于蔬菜产业发展的好模式。该项技术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潜力,在我市应用将会使番茄取得技术性突破,农户充分利用沼液种植无公害番茄,不仅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还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也美化了环境,解决了农村的就业,省掉了农民在外务工的麻烦,带来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对城郊型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龙头作用。 4出现问题及解决办法 4.1出苗后死苗严重今年1月份,番茄种子经过浸种消毒后,播于大棚热床内的番茄种,出苗快,出苗后遇到了低温霜冻的影响,50%的苗死亡。采取的措施:及时补种,播于冷床内,冷床播种与热床播种比,抵抗低温的能力要强得多。 4.2番茄采收期晚疫病出现早由于采收期较长,今年6月份出现了连续两个周阴雨天气,7月份连绵干旱长达1个月的时间,晚疫病病菌孢子在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极易萌发,有少数植株基部出现黑杆,逐渐萎蔫,最后死苗,直接影响了产量。采取的措施:全部采用高厢地膜覆盖栽培法,在发病前期用几种药交替使用控制,连续防治3-4次,晚疫病防治效果较好,但哈雷品种的抗病力稍差于金刚石,哈雷品种有极少数出现死苗现象。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