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创新欲望来自于外界事物对大脑感知神经的认知和刺激,产生了特殊的情感心理,其思维活动就会活跃起来,进而激发学生探索色彩的主动性。因此要做到以下两方面:
首先需要拓宽视野、开阔眼界。通过对大量设计元素的观察和审阅,逐渐产生自我的色彩审美标准和设计思路。在之后的设计工作中,为其提供创意和灵感来源。设计色彩写生的过程也是学生思考的过程,是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结合。要透过其外部本色特征、色彩冷暖与黑白等表面因素,深入研究,经过认真观察、分析、理解了物象的色彩表象之后,把我们对其的认识和感受运用独特的色彩手法表现出来。许多经典绘画作品也是画家根据主观的情感来表现客观的物象。画家梵高在经典作品《向日葵》中,就大胆地使用明净的暖色以及少量的冷色,通过扭曲的笔触来表现向日葵的蒸蒸日上和不屈于现实的精神意志。这也是画家内心炽热激情的写照。
其次,指导学生多阅读美术书籍,提升美术鉴赏能力。创新性思维的生成需要以多方面的修养为支撑。无论是单纯的色彩绘制还是色彩设计,都是需要文化的积淀和铺陈。如果画家没有良好的美术文化修养,就无法表现触动他人内心的美术作品;如果设计者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很难设计出思想深刻、形式感强的作品。法国雕塑家罗丹把艺术作品的产生主要归功于创作者的思想和灵魂。鉴于目前高职高专的学生大多在文化准备上不够充分,文史哲方面的学习又很粗浅,所以,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应是设计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设计色彩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广泛涉猎中外设计史、中外画论及哲学、美学等人文科学的知识,从低年级开始就构筑合理的知识结构,使他们能够依靠文化理论修养来解决实践中存在的深层的问题,为将来成为能独立思考、独立创造的专业设计人才奠定基础。
三、结 语:
邓小平同志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国社会在不断跨越发展,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方法也应当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作为培养和哺育国家栋梁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深刻地认识到色彩教学的全面性和开拓性。只有将传统的色彩技法训练与现代的色彩创新模式相结合,才是我国高职高专院校色彩教学的根本出路。
参考文献
[1] 班石.《构成谈》[J]. 装饰. 2002,(8).12.
[2] 宋建明.《浅论法国色彩学研究领域中的学风及其方法》[J]. 装饰. 1997,(1).50
[3] 吴永辉、王永.《浅谈设计基础教学中色彩教学的变革》[ J ].成长之路.2010,(33).14
[4] 王庆武,史立秋,鲁静茹.《色彩构成数字化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 [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4).144-145
[5] 盛键.《从表达色彩介质的转变反思色彩构成教学改革》. [J].发展.2008,(2)111
[6] 周佼佼.《高职高专设计色彩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思考》. [J].山西建筑.2010,(12).218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