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认为检验认识真伪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离开社会实践去争论认识是否正确的问题,是一种烦琐哲学。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性质和实践的特性决定的。真理是符合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这一性质就决定了在意识范围内不可能解决认识是否符合意识之外的客观事物的问题,也就是说,认识本身不能成为检验自己是否正确的标准。客观事物本身也不能直接回答人们的认识是否正确,因为外界事物不能把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加以对照。只有实践才具有直接现实性,才能够把思想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使精神见之于物质,主管见之于客观。这就是说,人们在实践中获得了关于客观外界规律性的认识以后,用这种认识去指导实践,如果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变成现实,那么,就证明了这种认识是符合于外界的规律性的,是正确的。可见,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不是主管的。毛泽东说:“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9〕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革”之后出现的“两个凡是”,以领袖人物的某些个别言论、指示和决策作为衡量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这也是从认识本身去找真理标准的一种表现。十一届三中全会严肃地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1978年开展的关于标准问题的讨论,指出这场讨论对于促进会全党和全国人民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沿着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轨道前进,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纠正错误路线的影响,固然要坚持实践标准;有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仍然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使之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
在实践中证实真理和否定谬误往往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一般地说,实践证实真理,同时也就否定了谬误。在天文学发展史上,实践证实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同时否定了托勒密的地心说;在生物学发展史上,实践证明了达尔文的进化论,也就否定了上帝创造人的“神创论”。无产阶级革命实践证实了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同时也就否定了形形色色的错误理论。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之后的实践证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路线是正确的,同时也表明了过去“左”的指导思想是错误的。在实际工作中有各种不同的意见,是常有的事。不能简单地把意见分歧和真理与谬误的对立等同起来。我们要尊重实践的检验,善于比较,取长补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实践作为检验着真理的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实践标准是绝对的,因为认识是否正确,应该用而且只能用实践来检验。今天实践不能证实或驳倒的,终将为今后的实践所证实或驳倒。实践的标准同时又是相对的,因为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每一历史阶段的实践不能完全证实或者驳倒它那个时代提出的一切理论和学说。而且,一定历史阶段的实践所证实的某种认识的正确性,也是有限度的,超出这个限度未必是正确的。列宁说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只看到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否认其相对性,就会把实践和认识凝固化、绝对化,阻碍科学认识的发展;只看到实践标准的相对性,否认其绝对性,就会导致相对主义、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形,某一种认识,从一定时间、局部的实践来看是正确的,但是从长远的、全局的实践来看,则可能是不确定的。作为这里标准的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群众的实践。必须坚持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领会和把握。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用科学发展观来检验工作,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就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符合的就毫不迟疑去改,使各项政绩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6页
2 列宁选集》第2卷,第140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页
4 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64页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05页
6 列宁选集》第1卷,第241页
7 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99页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页
9 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61页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