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调味的变化,以烹调热菜或凉菜决定。热菜有热菜的调味,凉菜也凉菜的调味,菜肴的温度不同,辅佐复合味也不同。菜肴烹调后的成菜温度,在食用时有三种方法:1、热制热吃。如烧、烩、蒸、溜、爆、炒等烹制的菜肴,在调味上应达到“一热当三鲜”的要求。辅佐的复合味一般是咸鲜、家常、麻辣、糊辣、鱼香、酸辣、糖醋、咸甜、五香、荔枝、鱼香等。2、热制后凉吃、热吃均可。如用炸、卤、叉烧、熏、炉烤等烹制的菜肴,在调味上应达到:香鲜醇厚兼有,或凉或热各有风格。辅佐的复合味一般是:糖醋、咸鲜、五香、麻辣、鱼香以及在咸鲜味的基础上突出酥香,或突出其中一种辅料香味,如陈皮、葱、酱、花椒等,或突出一种熏香味,如茶熏、糖熏、樟茶熏,竹叶、稻草、锯木渣、松枝、柏枝熏等。3、凉制凉吃。如凉拌、冻类的方法所制的菜肴,在调味上应达到:味别多样,各具风味。辅佐的复合味一般是:咸鲜、芥末、怪味、糖醋、麻辣、酸辣等。总之,调味的变化,一定要根据成菜后食用时的温度来决定,不能单纯为了菜肴的变化,在调味上生搬硬套而影响调味效果。
四、刀工
刀工对于菜肴的变化,主要在于刀工后原料形态的不同而引起的变化。如猪肥瘦肉,切为片就可以炒成“鱼香肉片”,切成丝则是“鱼香肉丝”,剁成颗粒又是“鱼香碎滑肉”了。刀工后原料形态一般有块、条、丝、片、丁、粒、花刀等。刀工对于菜肴的变化,关键在于规格,其要求是:
(一)原料的质地决定刀工的规格。刀工规格分为块、条、丝、片、丁、粒、花刀等,由于原料质地的不同,并非所有原料都可以加工成块、条;细嫩的原料加工成丝、片、丁、粒均可;卷曲程度大的原料如肚头、腰、胗、鱿鱼等,则适宜作花刀原料。
(二)刀工应服从烹调方法的需要。烹调方法对刀工后原料形态是有严格要求的,换言之,不同规格的原料适用与不同的烹调方法,如块、条适用于烧、炖、蒸、炸、烤等烹调方法;丝、片、丁、粒适用于炒、溜、煸、炝等烹调方法;花刀原料适用于炸、爆等烹调方法。如果把丝、丁、片、粒用烧、炖的方法制作成菜肴,或把块,条用炒、溜的方法制成菜肴,其菜肴是不会符合质量标准。
五、工艺
用烹饪原料经过艺术加工,可制成的工艺菜肴如喜鹊登梅、松鹤延年、丹凤朝阳、孔雀开屏等等。工艺菜多用于筵席,它能丰富筵席内容,增加筵席美感,活跃宴会气氛,增添人们的生活情趣,也能显示厨师的艺术才华。
综上所述,配料、烹调方法、调味、刀工,以及工艺这五个方面,并不是可以随心所欲,只有遵循一定的规律,才能烹调出色、香、味、形俱佳的菜肴来。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