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科技小论文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消防工作发展的对策研究

时间:2011-04-26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村消防工作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已日渐突出,广大农民的生命财产不断受到火魔的侵扰,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因素。农村消防工作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新农村,消防工作,对策研究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村消防工作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已日渐突出,广大农民的生命财产不断受到火魔的侵扰,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因素。此外,农村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用火、用电、用气、用油随之大量增加,火灾隐患急剧增多,然而农村的基础消防设施和消防管理体制未能及时更新,这就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笔者经过十几年基层消防工作经验的积累和对农村消防工作现状的深入调查,掌握大量真实的第一手资料,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研究和探讨如何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农村消防工作的对策。这对找准当前农村消防工作发展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工作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一、当前农村消防工作发展现状及其分析

我国农村消防安全工作发展起步晚,工作效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很多的农村企业中,愚昧无知和急功近利致使消防安全根本得不到重视,致使农村消防安全工作发展缓慢,集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火灾频频发生,严重威胁农村社会安全。

当前农村火灾形势严峻,农村火灾所占比例高。农村火灾的规律为:一是季节性明显,火灾多发生在春防、冬防期间。春季风大物燥,火险等级高,冬季用火用电量增加,容易发生火灾。二是时段性突出,火灾多发生在夜间,发现火灾晚,扑救不及时。三是场所集中。由于建设部门对乡镇、农村建设缺乏统一规划,致使广大乡村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户户紧接,纵横交错,没有留出足够的消防通道和防火间距,再加上农村建筑可燃材料比例大,耐火等级较低,生活用火习惯落后,柴草乱堆乱放,用火随意性很大,增加了火灾荷载,若遇火源,极易形成火烧连营,危害极大。此外,耐火极限低,民房普遍是土木、砖木结构建筑而且屋里木材,衣物等可燃物堆积如山,耐火极限低;各家房屋没有防火间距、防火墙,没有消防通道、消防车道,草垛多、电线比较低。因此,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火灾联营的后果。

2、农民消防安全意识、消防法制观念淡薄。

当前,大多数农民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对应掌握的消防法律知识和消防应急常识了解甚少。许多农民仅仅知道可以用水来灭火,不会使用灭火器等常见的灭火工具,甚至“119”报警电话都不清楚。另外,有些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制度不健全,乡(镇)、村消防管理薄弱,甚至存在无人抓的现象;农民消防安全意识、消防法制观念淡薄,缺乏必要的安全用火、用电、用气常识。

3、消防基础设施薄弱,灭火力量微小。

农村防火安全条件差,消防基础设施和火灾扑救力量基本空白,滞后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步伐。消防安全布局不合理、消防通道不畅、消防装备严重落后已成为制约农村消防工作发展的主要难题。加之,取水不方便,灭火难。大型水罐消防车在农村道路上难以通过,小型轻便车又不自备水,只有靠现场取水灭火。但由于大多数农村没有建造水池,小河、小池塘又不具备消防车辆停靠的条件。这就导致火灾发生后无消防水源可取、无消防装备可用,只能依靠锅、碗、瓢、盆舀水救火,无疑是杯水车薪。

4、农村消防监督力量不足, 消防安全责任制未真正落到实处。

近年来,虽然消防实行三级管理,把部分消防监督权限下放到派出所,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农村消防监督工作,但由于基层派出所警力有限,治安防范工作任务重,消防监督工作在农村仍是一个“盲点”,致使农村消防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农村公安派出所第三级消防监督管理责任不落实,缺少健全完善的工作机制,缺乏消防监督管理知识等问题,造成农村第三级消防监督管理薄弱,是农村火灾多发的一个主要原因。虽然《消防法》已实施多年,也实施了乡镇消防工作责任制考评,但是各级政府、各部门和各单位内部上下级之间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很大程度上仅是履行一种形式,未真正落到实处。

5、地方政府领导对农村防火工作不重视,缺乏正确引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三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当前农村地方政府对各级干部的领导不够重视。一是一些领导干部对农村消防工作认识不够,责任心不强。认为农村活在不会造成很大损失,不会对社会稳定造成很大危害,而且农村消防工作搞得好坏与否又不列为政绩考核的指标,与各人前途利益不挂钩,因而抓消防的动力不大,致使广大农村的消防工作成为盲区,乡镇一级基层政府对消防工作的重视不够,没有将消防安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往往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重部署,轻落实,重发展,轻安全。消防工作越到基层一级越不落实,存在“上熟下冷”现象。二是基层干部对农村消防工作存在畏难情绪。由于目前农村已实行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大集体已不复存在,都是一家一户,独立经营,难以统一协调组织,使基层干部产生了畏难情绪,抓消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6、农村消防组织及其兼职人员消防业务水平低。

在广大农村由于消防工作起步比较晚,观念落后,一方面是消防部门对农村消防宣传工作不到位,另一方面是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以及村小组对村民消防宣传工作不到位。论文发表。目前,大部分乡(镇)设立了综合治理办公室,村委会和村小组成立了治安巡逻小分队,担负起了农村防火工作的任务,但由于缺乏消防业务培训,造成农村消防监督检查得不到落实,火灾隐患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整改,乡(镇)政府、村委会、村小组的日常防火工作得不到具体性的指导,导致消防工作一直未落到实处。

二、加强农村消防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发生的火灾事故情况来看,农村火灾事故有逐渐上升的势头,农村消防安全形势愈来愈加严峻。在城市消防建设逐步走上正规化、规范化、法制化道路过程中,发生在农村的一起起触目惊心的火灾事故,给我们做好农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敲响警钟,改进和加强农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显得更加紧迫和刻不容缓。

农村消防工作关系到广大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人身安全,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消防工作的具体任务是预防和扑救火灾,它是人们在与火灾作斗争的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项专门工作,具有广泛的社会性、群众性和保障性,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公共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稳定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重要措施。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是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地方政府及消防部门应切实加强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认真做好乡村和集镇建设规划,大力发展以公安消防队为主体的多种形式消防队伍.逐步改善农村落后的消防安全条件,努力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农村消防工作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消防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是社会安全工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论文发表。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平安农村,构建和谐农村,就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因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农村消防发展新格局,对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障农民切身利益有着重大意义。只有不断加强农村消防工作,为农村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安全条件和环境,才能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农村消防工作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稳定,构建和谐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保证。所以,当前加强农村消防工作尤为重要。

三、加强和改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消防工作的对策研究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应该切实消除一切安全隐患,全民齐抓共管,多措并举努力构建立体化农村消防工作格局,大力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努力提高村民的防火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等方面寻找突破口才是上上之策。

(一)立足农村实际,加强消防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履行法定职责;各乡镇党委政府要立足农村实际,把消防工作全面纳入了各乡镇整体发展规划中。一是要提高农村消防工作责任主体意识,强化农村消防工作责任制落实。要全面落实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乡镇村民委员会为主体的消防工作网络。坚持“谁主管理、谁负责”的制度,做到防火工作常抓不懈。有条件的乡镇可成立消防安全委员会,村委会可成立村消防工作组。总之,各乡镇政府、村委员会,要根据本地实际经济状况,尽可能做到花小钱办大事,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把农村消防安全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是要层层建立消防管理网络,进一步推动农村消防工作的社会化。农村消防工作点多面广,单靠公安消防机构管理是不行的。要做好农村防火工作,消防机构必须深入调查研究,摸清现阶段农村消防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并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及时向政府领导汇报,使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了解和支持农村消防工作。为保证防火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县、镇(乡)、村三级政府要把防火安全责任纳入任期责任目标之中,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防火责任制,形成齐抓共管、全方位、全过程的社会化消防管理网络。

三是强化分级管理,采取“双向参与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规定,应明确各级政府、公安机关及同级消防监督部门以及各辖区派出所在消防工作中的职责,强化分级管理,各尽其责。政府是消防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在消防工作中起着宏观指导和决策作用。而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则应为政府当好参谋,同时也是消防监督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农村派出所则对辖区内的消防工作按照分工具体实施。所谓“双向参与制”就是要把消防工作纳入各行政职能部门的工作内一道管理,将消防管理和其他行政管理合二为一,变消防监督部门独家管理,为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整体合力。如在农村收获季节,农业、农机、电业、公安、交通、保险等部门联手进行麦收防火安全检查;工商、劳动、城建等部门联合进行石油化工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专项治理;农户安全用电问题可由电业部门对农村电工加强业务培训和管理,严格用电制度等。通过这些管理手段,扩大消防工作在社会上的影响。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新建指挥中心工程消防系统设计
下一篇论文:制约动物检疫工作提升的因素分析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科技小论文
最新科技小论文
读者推荐的科技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