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计算机论文

基于人机交互的界面设计研究_原型构建

时间:2011-06-05  作者:秩名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交互设计流程中,原型构建是迭代进行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现在所倡导的要以用户为中心进行设计,就是要将用户包含到设计流程中去。设计师通过不断构建各种原型,将其作为系统表象的某些特性与用户进行交互,通过观察用户与原型之间的交互过程与用户访谈,有经验的设计师将得到进一步迭代设计的有价值的线索,这就是通过系统表象反馈设计师的箭头所指。

在软件界面设计中,控件是最主要的交互手段,所以控件是否具有良好的引导用户操作的效果尤为重要。许多界面设计师喜欢寻找合适的隐喻作为引导,他们认为,如果界面充满用户熟悉的实际对象图案,用户会更容易学习。但是,刻意遵照隐喻会将界面和物理世界的事物不必要的绑在一起。而且,没有那么多好的隐喻,它们的可扩展差。其次,用户对隐喻的认知能力经常值得怀疑,特别是在跨越文化边界时。隐喻,尤其是物理隐喻和空间隐喻在设计大多数基于软件的产品时,有着很大的局限性。这时,习惯用法提供了一个好的选择。所有的习惯用法都需要学习,但好的习惯用法只需要学习一次[5]

图2-3 各种拖拉条

图2-3是几种不同类型的拖动条,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一个方块加一个长条原型构建,人们就会想去拖动它,这是基于习惯用法,只要用户使用过一次,就不会忘记。甚至从来没有使用过的用户,也很容易发现这一操作方法。

2.4反馈原则

反馈是控制科学和信息理论中一个常用的概念,其含义为:向用户提供信息,使用户知道某一操作是否已经完成以及操作所产生的结果[5]

打开一个软件或执行一个命令,我们习惯性的看到鼠标呈沙漏状态。如果有一天我们双击了某个软件,却没有看到软件被打开也没有发现鼠标有任何的变化,那么我们会认为双击太慢或者是其他某种原因导致我们并没有成功的传递打开的命令,而再次执行双击操作。相信大多数用户都会这么做。这样的结果是,导致系统运行更慢,最后一下打开多个相同的窗口,给用户更多没有意义的附加操作,甚至会吓到用户。所以,反馈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非常重要的。

3.交互设计中的原型构建

相对于传统工业设计关注于产品的功能和形态而言,在交互产品设计实践中,设计师更加关注影响用户行为与习惯的各种因素,如何使用户在交互过程中获得良好的体验。为此,设计团队往往需要根据创意概念构建出一系列的装置,以不断验证想法,评估其价值,并为进一步设计深入提供基础与灵感。

在交互设计中,一般把这样的帮助我们与未来产品进行交互,从而获得第一手体验,并发掘新思路的装置,称之为“原型”,这个构建与完善的过程,称之“原型构建”。 事实上,原型的范围相当广泛,任何东西都可以被认为是原型。从纸面上的图表到复杂的电子装置,从简陋的纸板模型到精密加工而成的金属装置。总之,原型是任何一种帮助我们尝试未知,不断推进以达到目标的事物。

原型作为一种设计工具与方法,自身有着一定的客观规律,遵循这些规律原型构建,有利于我们理清思路,提高设计效率,在具体实践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1原型构建的方法

1人物角色

人物角色的设定是现在交互设计中最常使用的原型构建方法。我们最有效的工具很简单:精确描述用户和用户想要完成的事,技巧在于如何确定和使用这些描述。实际的解决方法看似无关紧要,但是在每个案例里都非常有力且有效。我们编造虚假用户,然后为它们进行设计。我们将编造的虚假用户称为“人物角色”。这些角色是进行良好交互设计的基础[9]

人物角色是针对系统目标群体真实特征的勾勒。每个人物角色都是一个原型代表的是一群真实的人物。人物角色概括了用户研究的发现,并使得研究成果栩栩如生。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企业可以根据这些人物角色,而不是企业本身的需求,来做出相关的决策。但是,很重要的一点是,人物角色的根基是调查研究。如果您没有证据来支撑人物角色的创造,那么您创建的这些用来代表用户的虚构人物就是单薄、虚假而最终难逃失败命运的[9]

2场景脚本

通过构建场景原型,可以为设计师提供一个快速有效的方法来设想设计概念的发生环境。一个典型的场景构建需要描述出人们可能会如何使用所设计的产品。并且在场景中,设计师还会将前面设定人物角色放置进来,通过在相同的场景中设计设置不同的人物角色,设计团队可以更容易发现真正的潜在需求。构建场景原型可以通过比较常用以及简便的方法是直接通过文字表述,记录下关键点。

4.交互设计实验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和逐渐普及,不仅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也改变了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网络化生存的理念正在变得不可或缺期刊网。笔记软件悄悄进入了人们的生活。现市场上已有多种笔记软件,如Onenote、Evernote、Mybase 、Surfulater和考拉宝等。它们在文件管理,信息获取,速度,软件大小上各有自己的优势。91Note是由网龙公司研发推出的一款新的笔记软件,在功能和交互设计上,都还不够完善。在这里,先对其功能点进行提取,再重新整合,改善交互设计方案。

图4-1 91note功能框架

根据对91Note功能点的提取,可将该软件的功能分为如图4-1所示的4个大功能模块:

1、文件管理模块。

2、速记模块。

3、软件设置模块。

4、信息提取模块。

其中,每个大模块又包含多个小模块。文件管理是笔记软件最重要且最基本的功能。在91Note中,文件管理主要由阅读界面实现,可是阅读界面在交互设计上存在许多问题,不利于用户快速、有效管理文件。视频管理是信息提取下的一个功能模块,在操作流程和操作界面上都显得杂乱无章。所以,以下根据对功能模块和详细功能点的详细分析原型构建,对91Note笔记软件的阅读界面以及其下几个功能界面和视频管理界面的交互设计方案进行改进。

4.1 91note阅读界面交互方案设计

图4-2 91Note阅读界面

图4-2为现有91Note阅读界面,其分为标题栏,工具栏,侧边栏,列表区,浏览区和状态栏。工具栏分为三个子目录,但本文作者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这不仅给用户带来附加操作,功能上的组合也杂乱无章,很多功能根本没有必要放在工具栏上。浏览区的评论设计与QQ聊天窗口相似,而实际上它并没有与其他用户共享该文件,这里的评论类似于看书时在旁边写下的一条注释。这样的设计容易让用户产生错误的心智模型。

在文件查找流程中,我添加了类型查看的操作,因为文件本身有类型的不同,而且在许多软件中都提供了按类型分类的功能,用户想要根据类型来查找文件是符合情感与逻辑的,所以,本文作者认为操作上应该要有按类型查看的功能。

图4-5 修改后的91Note阅读界面

图4-5为修改后的91Note阅读界面,与原91Note阅读界面相比,修改后的界面更为清晰简单。这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改进。

1、功能分类

91Note的功能点并不是很多,完全可以在一个界面内完全的表现出来。修改后的界面将三个菜单下的功能提取到一级界面,一些普通的文件编辑命令,如重命名、删除、全选等,放到右键菜单中,对于长期使用Windows系统的用户,相信都很习惯这一用法,也习惯了在右键菜单中寻找某些属性。原搜索功能被隐藏在“笔记”菜单下,这是非常不符合逻辑的。搜索是一个十分常用的功能,但是在原设计中不但操作过程繁琐,也不易于发现,在功能分类上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在改进后的界面中,将搜索功能放在界面的右上角,这符合用户的习惯用法。将导入、导出文件和截图等功能归到同一个子菜单下,只要鼠标经过就弹出子菜单,在不增加用户点击次数的情况下,简化页面复杂度原型构建,并且分类明显,易于用户查找。

2、功能简化

在改进后的界面中,还取消了文件“修改时间”的功能,原修改时间功能包括:创建日期和主题日期(即最后修改日期)的修改。而修改日期在编辑文件内容后会自动修改,完全没有必要手动修改,增加此功能反而容易让用户感到困惑。

3、交互模式

在改进后的界面中,只要鼠标经过笔记列表中的文件,标签列就会出现一个加号。这样一个简单的符号很容易让人意识到是添加标签,这不但简化了操作,而且该符号只有在鼠标经过时才现,简化页面复杂度。

之前已经说过,这是一个单用户操作界面。虽然有网络同步功能,但其他用

户并不能共享该用户所拥有的文件。所以,以对话框的形式出现容易使用户产生错误的心智模型,以为可以和其他用户交换意见。按照大多数用户的阅读情况可以知道,用户不会频繁地对同一篇文章做出不同的评论。所以这里将发表评论的文本框隐藏了起来,增大用户的阅读空间。但是,“发表”按钮放在显而易见的地方,易于用户发现点击。

4.2 91note笔记属性界面交互方案设计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指纹图象灰度处理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论文: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中的应用_期刊网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计算机论文
最新计算机论文
读者推荐的计算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