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式中: ——主动土压力合力标准值(KN/M); ——主动土压力系数;
——地表均布荷载标准值 (KN/M2 ); ——土的内摩擦角 (°) ;
C —— 土的粘聚力 (KPa); ——填土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支挡结构墙背与水平面的夹角(°); ——土体重度(KN/M);
——挡土墙高度(M); ——土对挡土墙背的摩擦角(°)。

对于高大边坡,出现发挥主动土压力所需的位移量通常是不允许的,上述土压力理论计算值小于实际土压力值,因此按下式进行修正:

——修正的土压力标准值(KPa); ——土压力增大系数。
土压力按库仑或朗肯方法的三角形分布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在保持 不变的条件下按图(2)分布形状进行调整 。
; =H1/H ; =1- ;
——土压力水平分力强度标准值KPa ; ——调整系数,一般取0.2~0.5;
——修正土压力水平分力标准值KN。
2.2 块状岩体边坡
沿优势面交线下滑,优势面倾角不同,摩擦系数和粘聚力不同的条件下,按楔形体极限平衡分析 :
下滑力
抗滑力
式中 Q——岩体重量 (KN) ——交线倾角(°)
、 ——两组优势面面积 (M ) 、 ——两组优势面粘聚力(KPa);
、 ——两组优势面摩擦系数
当 时安全;当 时,力差值 由支护结构承担。
3.桩锚式支护结构有限元静力分析
3.1 受力平衡方程的建立
用有限元方法对抗滑桩挡墙进行内力分析时,首先将其离散化,划分成有限个平行四面体,同时建立直角坐标系,确定单元模型,建立各节点上外力与内力的平衡方程,从而建立了基本未知量和外荷载之间的关系。令抗滑桩挡墙所划分出的各单元的节点,位移为:

作用在节点上的荷载为: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