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上半年厦门房地产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时间:2011-04-23 作者:秩名 |
|
|
由于厦门目前大部分的地产公司是本省的民营企业或是国有企业,在一个基本上是卖方市场的背景下,很多企业只是把大部分精力和财力花费在土地获许上,在住宅的户型、社区环境、配套设施、物业管理等草率了事,很大程度上只是按照传统的建筑模式,产品缺乏创新。而且地产公司更愿意在岛内高利润的项目开发投资,这就导致了岛内岛外的投资关注度相异甚大。所以政府一方面应该鼓励国内外一流的房地产企业进入厦门市场,让这些一流企业的进入给厦门业界带来一些新的开发理念——技术含量、人员配备训练、产品的设计营销方式;另一方面,不仅需要政府做好前期规划和基础设施配套,如交通、教育、商业等多方面的配套,同时还要引导实力房企到岛外开发大盘,提升岛外的居住环境,引导消费者的置业观念。
(四)房产各部门的责任界限模糊
由于房地产业的管理涉及到地方政府的多个部门,房地产市场调控需要政府多个部门协调,协调成本较高。这样,职责不明确会大大降低调控效果,更何况到底房价涨幅多少叫过快上涨,怎样追究领导责任,也没有明确规定。房地产涉及计划、土地、金融、房管、建设、税务等多个部门,各部门之间容易互相推卸责任。所以为了规范市场管理,增强市场信息透明度,建议政府建立严谨的房产管理系统,明确各部门的职责。
本文是从分析市场主题预期行为的角度出发,在新政颁布实施的背景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探讨房地产未来市场价格坚挺的原因。由于理论知识的不足,所涉及的只是房地产市场机制很浅显的一小部分,对于利率在房地产的作用机理、地价与房价的关系以及市场规范具体措施等问题没能做详细的分析思考,数理方面的模型欠缺,这些都是笔者在今后的学习中应该不断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房地产业协会:《2005年江苏省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报告》,载《中国房地产信息》,2006年第2期
[2] 广东省房协市场分析课题组:《2005年广东省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载《中国房地产信息》,2006年第2期
[3] 卢新海、王玥:《地价与房价的关系及稳定地价的对策》,载《决策参考》,2006年第1期
[4] 范剑平:《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人民出版社,2001年
[5] 孙志诚:《住宅经济学》,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
[6] 李雅静、杨毅:《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对我国房地产投资的影响》,载《西安财经经济学报》第18卷第5期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