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经济学论文

新疆人口发展状况与可持续发展

时间:2016-01-29  作者:童荟颖
到2007年,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和GDP比重十分相当。

 

二.新疆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即“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 可持续发展主要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五大因素。其中发展是前提,资源、环境是条件,经济是基础,而人口是关键,尤其在我国人口问题更为重要。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实质,人类只有主动控制自己的行为,才能真正实现人地关系的协调,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过程中,针对新疆人口现状(主要是人口质量、数量和就业结构三方面)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一)有效促进生育水平的降低与稳定

降低、稳定生育水平是新疆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首要任务。要实现“到2010年末人口总数控制在2200万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以内”[4]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因此,要在科学测算的基础上,将自治区党委确定的11%的自然增长率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地、州、市。抓住农村和流动人口这两个重点,针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建立以法律约束为核心,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以奖励少生为突破口,行政约束、利益导向和服务保障为辅助的人口管理模式,逐步提高领证率,降低、稳定政策生育水平。建立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和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利益导向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 支持计划生育家庭少生快富, 使其在政治上有地位, 经济上有实惠, 生活上有保障。

针对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的宣传和实施,应该充分发挥宗教人士的作用。新疆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非常严肃,在群众中,宗教人士是德高望重的,其言行具有非常强的感召力和说服力。首先,要对少数民族宗教人士进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政策、婚姻法等方面的系统、全面的培训,转变他们的观念,让他们去对广大群众进行宣传,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应把对宗教人士的计划生育宣传纳入宗教统战工作范畴,建立健全的宗教人士例会、监督以及宗教界与计划生育部门沟通协调的制度,促使宗教人士积极参与计划生育。

(二)努力提高新疆人口素质

1.提高新疆人口的文化素质

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重点普及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扫除文盲、扩大基础教育的范围和提高教育层次。新疆人均教育投资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由于投资效益不佳,且历史上教育不发达,教育资产积累较少。基础设施差, 教学条件落后,师资力量薄弱。由于教育部门从业人员非教学人员比例过大, 同时师生比小,对软、硬件的投资不足。因此要加大教育部门的改革力度,精简机构,缩减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加速各类学校后勤改革力度。通过改革提高教育投资效率,将有限的资金更多地投入到教学中。教育投入是最佳的经济投入, 其投资回报是长期的,回报率肯定是丰厚的。要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力争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度重视对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以及师资力量特别是少数民族师资力量的培养,提高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师资队伍。

2.提高新疆人口的身体素质

提高人口的身体素质,要加强医疗保健服务,尤其是农村基层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开展生殖健康教育与服务,大力普及青少年性教育,全面开展生殖健康和优生优育知识咨询服务,为育龄妇女提供避孕节育、生殖保健、出生缺陷干预服务。深入开展艾滋病宣传、监测、防治工作,增强全民的生殖保健意识。大力普及优生优育知识,建立婚前医学检查制度;为婚前医学检查和出生缺陷干预的开展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对农村地区实行免费筛查和技术服务。

(三)正确引导农业劳动力向非农转移

由于第一产业(农业)就业人口比例与其所对应的GDP贡献率极不相符,要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要合理正确的引导农业劳动力向非农转移。政府部门应积极发展服务业,创造就业机会,为农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提供市场引导机制,从政策上保证农业劳动力的顺利转移。主要包括: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的调查收集、统计汇总、分析报告和公开发布等。并通过多种形式,如信息栏、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在当地公开发布季度分析报告,以帮助用人单位找到合适的雇佣工和求职者参加培训进入技能人才短缺的行业。

农业人口向非农顺利转移,就要要加快消除社会对农民工的歧视,也就是要加快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逐步剥离依附于户籍制度上的各种权能。[5]一是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农民工子女入学教育问题, 当地学校在收费项目和标准上要一视同仁,不再收取借读费、择校费或要求农民工捐资助学及其他费用。而留在农村的子女, 当地政府应建立相应的组织。 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其上学和生活,免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二是要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改善农民工的劳动、生活环境,使其与城镇职工享有同等待遇。三是要加强进城务工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参考文献:
[1].新疆统计年鉴[Z]新疆统计局(2008)
[2].谢其元、苏成.新疆人口形势报告[M]新疆社会科学(2008.01)
[3].云洁、毛克贞.新疆区域人口发展状况分析[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7.02)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N]
[5].明拥军、陈彤.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政策导向探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8.04)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新“山寨”的多维透视
下一篇论文: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之我见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经济学论文
最新经济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