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对近年来出现的新词语“山寨”进行多角度分析,并探求新“山寨”的发展脉络。意义和色彩方面,新“山寨”的意义是通过比喻产生的,在此基础上又通过词义的引申和缩小等方式产生新义;新“山寨”的色彩一开始带有很浓的贬义色彩,但在某些情况下贬义色彩已淡化而趋于中性。词性和词法方面,词性从旧“山寨”的名词词性转变为区别词并衍生出新的用法。语用和修辞方面,新“山寨”的使用范围广泛但又有所限制,并孳生出了一些相关的词语;新“山寨”的主要修辞效果是得体性,使言语表达更加形象、委婉和诙谐。本文认为,新“山寨”的出现为语言增添了新的色彩,对新“山寨”的研究则能为新词语研究的理论发展提供佐证。
论文关键词:新词语,山寨,多维透视
一、“山寨”的词性和词法分析
1、词性分析
“山寨”原本是个名词,能在句子中单独使用,但当它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时,它的词性和语法特征也有了一些变化。
首先,新“山寨”基本上是一个区别词,在实际运用中往往是以“‘山寨’+名词”的形式出现,而较少单独使用,有“山寨机”、“山寨U盘”、“山寨相机”、“山寨客车”、“山寨明星”、“山寨电影”等等。例如:
(1)如今,“山寨”的地盘正在急速扩张,不仅有山寨手机、山寨相机、山寨电视、山寨化妆品、山寨地板等各种消费品,甚至还出现了山寨网站、山寨明星、山寨电影……可谓流“毒”甚广。(《北京晨报》2008年10月24日)
从名词“山寨”转变为区别词“山寨”,这与词义的变化不无关系,旧“山寨”是建筑的名称,是能在句子中单独出现的名词;新“山寨”表示某些事物的属性,常常被置于这类人或事的前面起区分作用,因此随着词义的变化而转变为区别词。
其次,“山寨”有时也可单用。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仍是区别词。例如:
(2)“山寨”产品在消费者心中到底是什么位置?某网站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对“山寨”持中立态度的网民占到了约五成,赞成“山寨”的占到三成,有大约两成的网民投了反对票。持反对意见的网民对“山寨”的质量表示不满,外观“盗版”行为,也是他们反对的原因之一,而“便宜、好用、功能齐全”则是赞同“山寨”的理由。(《经济参考报》2008年10月21日)
“山寨”独立使用的情况更多出现在文章的标题中:
(3)《“山寨”突袭“正规军” 周杰伦没法告“周杰伦”》(《金鹰报》2008年10月31日)
(4)《力挺“山寨”,捍卫反垄断精神》(《扬子晚报》2008年8月5日)
从上述例句中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山寨”一词单独使用,但并没有完全改变其区别词的词性。例(2)中单独出现的“山寨”实则是“山寨产品”的省略;例(3)中的“山寨”指的是“山寨明星”,例(4)中的“山寨”可以是指“山寨产品”,也可以指“山寨企业”或“山寨工厂”。当然,随着这种省略用法的发展,区别词“山寨”也可能又一次转变为名词,但这种情况下,其内涵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第二种情况,作形容词或动词使用,但不以简单形式出现,词的前后一般带有附加成分。
首先,“山寨”作形容词,前面一般有程度副词修饰,如“很、更、有点”等。例如:
(5)由湖南卫视打造的青春偶像喜剧《丑女无敌》虽然很山寨、也很雷,但是目前却取得了全国卫视同时段排名第一的收视成绩。(《北京晨报》2008年10月15日)
(6)《十全九美》存在的问题是它其实可以更山寨,其中莫名其妙的爱情段落完全可以去掉,让段子和台词来得更密集猛烈些。(搜狐娱乐网 2008年10月27日)
(7)如果看不到Mwg的贴纸,只从扬声器以及摄像头区的设计来看,Atom V在这里确实有点山寨了。我们只能期盼它在质量和性能上为自己转来更多的青睐。(人民网手机频道 2008年5月7日 )
“山寨”的这种用法与有些名词如“淑女”、“专业”等受程度副词修饰的情况相似。这种情况的出现,应该是在区别词“山寨”脱离了所修饰的心语而单用的基础上,再出现的与这类名词相似的情况,使它有了形容词的用法。
其次,“山寨”作动词。例如:
(8)商家盈利,山寨明星赚钱,气愤的只剩被模仿的明星和身后的粉丝了。被“山寨”得最多的周杰伦,一会卖复读机,一会帮学校管招生,拙劣的广告让周董苦不堪言。(《金鹰报》2008年10月31日)
(9)当你看着那个以神似周杰伦的小伙子为主角的广告会心而笑的时候,就在无意之间又“山寨”了一把……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如果说得夸张一些,我们的生活中简直是无处不“山寨”了。(《天津日报》 2008年10月19日)
(10) 如果排除版权方面的利益纠纷和对“山寨”行为的道德判断,笔者觉得,“山寨”得好就是一种借鉴,也是一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人民网文化频道 2008年9月22日)
这三例中,“山寨” 单独出现时都是作动词用,但一般也是以复杂形式出现,或是前面加“被”、“不”等词作状语,或是后边跟“(了)一把”、“得好”等补语。有时“山寨”也可以不加任何状语或补语,以简单形式作动词使用,但这种情况比较少,如:
(11)由此说来,“山寨”本身并无“原罪”。我们“山寨”他们,他们也“山寨”我们。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是全球化时代之必然。但怎么个“山寨”法,其中大有讲究,或者说学问。(《沈阳日报》 2008年10月6日)
“山寨”作动词,目前还只能看作是一种活用,其意义相当于动词“模仿” ,当然,如果这种用法依然保持并得到加强的话,“山寨”也可能成为一个稳定的动词。
2、词法分析
“山寨”还能与“版”、“式”、“化”等语素组合成词。其中“山寨化”的独立性较强,区别词“山寨”与类词缀“化”附合成词,“山寨化”一般在句中可以单独使用,并且能作动词用。
(12)高度的集成是上游企业的“阳谋”,这种阳谋既为他们自己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控制力甚至垄断,也开始把一些行业彻底“山寨化”,如联发科(MTK)几乎“革命”整个手机行业的方式,扯掉这个行业中几个国产手机的最后虚假“尊严”。(《中国经营报》2008年9月15日)
(13)业内人士指出,高清播放机技术含量高,如果“山寨化”,那将是市场的灾难,也是消费者的灾难。(《中华工商时报》 2008年10月21日)
“山寨版”、“山寨式”等词的独立性则没那么强,常常附着在名词的前面:
(14)继重庆一名大学生突发奇想自拍山寨版《红楼梦》后,又有一群爱好电影的重庆80后网友自编自导自演山寨版《倩女幽魂》,电影中多处恶搞名人,历时一月将其完成。(《长江商报》2008年10月30日)
(15)李嘉诚去了塑胶裤带制造公司。在现代人的眼里,这是一间小小的山寨式工厂。(《中国证券报》2007年12月28日)
二、“山寨”的意义和色彩分析
1、意义分析
首先,新词语“山寨”有“隐蔽”和“规模小”的意思。这两个新义与“山寨”的本义有着深层联系:“山寨”一词的出现,最早是用于形容那些作坊式的地下工厂,这些工厂不仅规模小、技术落后,而且无牌无证、偷税漏税,躲开政府部门的视线生产劣质产品,因此带有隐蔽性。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