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这一大背景为东营市商业银行发展国际业务提供了历史机遇和市场源泉。大力发展国际业务对于改善银行收入结构、推进银行战略转型具有现实意义。区域经济开发带来契机。
论文关键词:东营市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区域经济
一、引言
国际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获取中间业务利润和向国外拓展营销的重要手段,对改善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有效增加银行利润、提高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推进、传统存贷利差不断缩小的背景下,大力发展国际业务对于改善银行收入结构、推进银行战略转型具有现实意义,是银行迎接国际经济金融一体化挑战、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东营市处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双重国家战略叠加地区,这一大背景为东营市商业银行发展国际业务提供了历史机遇和市场源泉。抓住这一历史契机,加快国际业务的发展,更好地满足客户特别是高端客户不断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不仅能够带动东营市商业银行人民币业务的创新和发展,更有利于该行调整客户结构、控制金融风险、创造新的业务发展空间和利润增长点,从而使其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东营市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经营现状及问题
(一)东营市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发展现状
东营市商业银行是于2005年9月挂牌成立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尽管成立时间不长,但发展势头强劲。截至2010年末,全行资产总额达到221.01亿元,各项存款188.17亿元,各项贷款130.7亿元,全年累计实现经营利润5.19亿元,资本利润率和资产利润率分别达到29.13%和1.70%,不良贷款率0.66%。各项综合指标体系在山东省城商行系统中名列前茅区域经济,经营指标体系位居全国同质同类银行前列,先后获得多种荣誉称号,更在2010年被评为“2010年度最佳中小企业服务银行”。
2007年7月,东营市商业银行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国际业务部并对外营业。经过四年的发展,其国际业务的开展不断完善,积累了大量经验。目前,该行的国际业务主要经营范围包括:外汇存款、外汇贷款、外汇汇款、国际结算、外汇票据的承兑及贴现、同业外汇拆借、外汇担保(融资性担保除外)、结售汇、代客外汇买卖业务以及经批准的其他外汇业务等cssci期刊目录。其国际业务的主要指标包括:国际结算量、外汇存款、外汇贷款、结售汇、外汇利润、中间业务收入等。这些指标的完成情况可以基本反映出一家银行国际业务的发展水平,其中国际结算量和外汇利润这两个指标是国际业务的基础性指标,能基本反映出一家银行国际业务在当地同业中的竞争地位。
表1 2008-2010年东营市商业银行国际业务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主要业务指标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国际结算量(亿美元)
|
1.92
|
2.75
|
6.2
|
中间业务收入(万元)
|
413
|
481
|
1041
|
资金存放利息收入(万美元)
|
5
|
7
|
2
|
外汇存款(万美元)
|
897
|
913
|
1814
|
外汇利润总额(万元)
|
481
|
841
|
1376
|
外汇贷款(万美元)
|
1010
|
994
|
1015
|
对外贸易融资额(万美元)
|
62
|
396
|
1440
|
资料来源:东营市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
由上表可见,东营市商业银行国际业务自开办以来,业务量不断提升,各主要国际业务指标呈增长趋势,尤其是国际结算量、对外贸易融资额、外汇利润总额均出现大幅度增长。但是该行的外汇利息收入水平偏低,中间业务收入有待提高,这表明在其国际业务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二)东营市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存在的问题
1. 思维观念落后,市场定位单一。东营市商业银行开办国际业务只有四年历史,受城市商业银行经营地域的影响,目前只在东营地区开展业务,现有国际业务客户资源十分贫乏。由于国际业务在所有业务中占比规模小,对利润的贡献率低,因而全行普遍存在“重人民币、轻外币”的观念,仅将发展国际业务作为吸引重点客户或发展其他业务的手段,没有真正将国际业务视为打造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之一。在目标客户的定位上,该行主要把精力放在业务量大、风险小的大型客户身上,而忽视了一些业务、市场较为稳定的中小进出口企业客户。这种做法不仅使其在与全市同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还会流失大量客户。在思维观念下,全行的客户经理更加注重人民币业务的客户,而对国际业务客户的关系维护不够,这就导致了大客户有所流失,而新客户增加不足。
2. 管理模式落后,业务效率低下。东营市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业务一直采取“行中行”的管理模式,导致本外币分开管理,缺乏部门之间的有效协调与合作,无法充分实现全行资源共享、形成部门合力发展国际业务的局面。在信贷审批过程中,由于大部分二级分行没有信贷审批权限区域经济,拥有信用证的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时,办理行要逐步通过营业部门人员、主管甚至是分行行长向上与国际业务部门的主管行长、主任和审评人员进行沟通,在经过为期二周的层层审批过程后,才能批下贷款,但如果稍有错误,还要延长时间。
3. 产品种类单一,营销策略缺乏。东营市商业银行目前办理的国际结算业务主要为汇款、托收、信用证、贸易融资等传统结算方式,而远期外汇买卖、远期结汇售汇、外汇理财等一些新产品没有推出,涉及币种仅包括美元、欧元、港币和日元,汇款线路仅有六条,难以满足客户的全方位需求。国际业务开业以来该行进行的专项宣传较少,其网站上对产品的介绍也极为简单,这使国际业务客户对其开办的国际业务认知度较低,在选择业务合作银行时大多偏向经验丰富、知名度高的国有银行或股份制银行。
4. 风控机制缺乏,避险措施没有。东营市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业务仅有四年,在国际惯例的理解与运用、境外金融形势的研究与判断、外汇政策的解读与把握、解决纠纷的途径与技巧、新产品的研发与推广等领域与全国性银行存在不小的差距,开展国际业务基本上靠同业间的横向沟通来实现信息交流、产品引进等,具有明显的盲从性和滞后性。最值得关注的是,该行受自身实力的局限,目前不仅没有设立针对外汇政策和国际业务的专门研究机构,甚至没有专门规避风险的措施,这等于是将其国际业务全部暴露于风险中。在汇率变动等因素的影响下,每年国际业务的利润都有部分被风险吞噬。
5. 专业人才匮乏,激励机制不足。由于外汇业务的专业性较强,市场上外汇业务专业人才有限,且同业间争夺激烈,以此东营市商业银行此类人才尤为短缺cssci期刊目录。尽管近几年该行加强了对这类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但是随着国际结算业务多元化趋势的加强,原有的国际结算人才定义不断扩展,使银行对业务人员的选拔与培训仍显不足,新型国际结算业务操作人员和专业营销人员严重匮乏,国际业务职能部门一人多岗现象十分突出,阻碍了国际结算业务竞争力的提升。另外,该行对国际业务的考核还仅仅集中于对部门的考核区域经济,个人评价机制仍未完善,对从业人员个人长期的发展没有明确的规划与措施。这种情况造成员工动力不足,很难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最终导致国际业务经营效率和技术效率的损失,致使整个银行资源配置无效。
三、东营市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业务的SWOT分析
本文在对东营市商业银行进行实际调研的基础上,认真研究该行开展国际业务所面临的内外部条件,分析其具有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以制定出推进国际业务开展的战略及措施。具体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2 东营市商业银行SWOT分析
外部机遇与挑战
|
内部优势(S)
1.经营条件良好
2.“总——分”体系自主灵活
3.多方强有力的支持
4.在东营当地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
内部劣势(W)
1.市场定位单一;管理模式落后;营销策略缺乏;专业人才匮乏
2.风控机制缺乏,避险措施没有
3.市场占有率低;国外认可度不高
4.难以为客户提供增值和避险服务;受经营地域限制
|
外部机遇(O)
1.区域经济开发带来契机
2.对外贸易持续扩大,经济结构逐步优化
3.国家政策日益宽松
|
SO战略
1.借鉴原有经验,发挥优势
2.充分利用国家及省内的优惠政策
3.创新管理模式
4.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
WO战略
1.加快金融产品和业务的创新
2.提高运行效率
3.改变营销策略
4.树立良好形象,培育品牌忠诚度
5.增加国际业务营业网点
|
外部挑战(T)
1.同业竞争日益加剧
2.金融体制的制约
3.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大
|
ST战略
1.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
2.加强科技支撑,采用新型营销模式
3.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完善激励机制
4.关注国内外宏观经济政策
|
WT战略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风险管理
2.创新业务模式,弥补网点不足,加大和当地中小企业的交流
3.加强与当地银行的合作
4.规避风险
|
四、东营市商业银行发展国际业务的战略措施
(一)积极开发新产品
东营市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水平要得到快速发展,必须积极实施技术、制度、产品、品牌、管理等方面的创新,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针对客户需求推出适合客户业务特点的新产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以新业务的推进为手段,增强发展后劲,实现外汇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拓宽汇款线路,加大对福费廷、国际保理、结构性存款等国际业务产品的开发推广,大力拓展非贸易结算业务,加强汇率、利率走势分析,积极发展个人外汇买卖、代客理财等新兴业务,健全业务品种[1]。
(二)提高运行效率
国际业务涉及银行、税务、外管、海关等多个部门,为了进一步做好国际业务,银行有必要就操作当中遇到的问题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以提高效率区域经济,防范风险。例如,东营市商业银行在处理报关单时,需要登录海关核查网对每一份报关单进行核查、核注,在核查的过程中经常由于网络故障等问题影响工作效率,如果能和海关的技术部门取得沟通,掌握一些保障通信质量的手段,对提高银行业务处理效率将非常有益。其次,国际服务贸易项下付汇,客户需要向银行提交相关的税务凭证,由于对纳税法规、程序不熟悉,客户往往要在银行与税务部门之间多次往返才能办成业务。如果在银行、税务之间建立一条快捷通道,方便银行就实际问题与税务部门沟通,可以为客户办理业务带来便利。另外,外汇管理局作为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直接管理部门,是制定各项管理制度的机构,银行应积极参与该机构对银行从业人员的培训,并就日常操作当中碰到的问题向外管寻求正确的答案[2]。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