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经济学论文

台资农业企业投资大陆的溢出效应分析_经济学论文

时间:2012-04-29  作者:李萍

论文导读::来大陆发展创业的台资农业企业不断增多。台资农业企业投资大陆的现状与特征。农业是台商对大陆投资起步较早的领域。在祖国大陆改革开放的80年代初期。农业技术溢出效应显著。
论文关键词:台资,农业企业,投资,大陆,溢出效应
 

一、 引言

农业是海峡两岸交流与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在两岸关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农业投资在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两岸关系还未达到完全正常化的形势下,农业投资几乎是台湾农业技术、农业资金和农业人才与大陆农业生产要素直接结合的唯一途径和载体。农业是台商对大陆投资起步较早的领域,在祖国大陆改革开放的80年代初期,就有台商开始在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试探性的投资创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来大陆发展创业的台资农业企业不断增多,台商投资大陆农业的规模和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两岸农业交流从大陆沿海地区拓展到中西部、北部地区,从畜牧业、种植业等向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等二、三产业延伸。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逐步形成了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双赢的发展模式,成为两岸合作当中最活跃和重要的领域。

二、台资农业企业投资大陆的现状与特征

1、台资农业企业投资大陆农业的步伐不断加快。目前,在大陆发展的台资农业企业日益成为大陆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09年底的不完全统计,在大陆投资发展的台资农业企业有6100多家经济学论文,投资大陆农业的台资达72亿美元。截至目前,大陆在16个省(区市)设有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已发展成为台湾农业资金、优良品种、技术、设备、管理经验以及人才进入大陆的持久、稳定的高效合作平台。目前,进入园区发展的台资农业企业已达5000多家,占在大陆台资农业企业总数的82%左右,实际利用台资58亿美元,占台资投资大陆农业实际金额的81%左右[1]。来大陆投资的台资农业企业普遍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为优化大陆农业生产结构、建设现代农业做出了贡献。

表1:1991-2009年大陆吸收的台资农业直接投资额(单位:万美元)

 

年份

合计(万美元)

1991

1741.6

1992

12469.9

1993

331684.1

1994

39622.1

1995

10927.1

1996

12292.4

1997

43343.1

1998

20346.2

1999

12527.8

2000

26071.4

2001

27841.5

2002

67230.6

2003

76987.8

2004

69406.6

2005

60069.5

2006

76423.4

2007

99705.5

2008

106913.9

2009

71425.9

资料来源:台湾地区经济主管部门。

2、台湾对大陆的农业投资波动较大,与非农投资相比占比较低

根据表1统计数据,1991-2009年,台湾对大陆的农业投资金额并非持续增加,而是呈现出较强的增减变动。台湾对大陆的农业投资金额在绝对值上并没有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而是有明显的波动起伏,表现出农业投资受两岸关系等不确定性外部因素的影响较为显著论文怎么写。从总体投资规模来看,1991-2008年,台湾对大陆涉农行业的投资总量显著低于对非农行业的投资。台湾对大陆的非农各业投资项目共计32366件,投资金额715.87亿美元;同期台湾对大陆四类涉农行业[②]的投资项目共4815件,投资总额为39.74亿美元[2]。原因之一是农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较工业为少,因此大大降低了其总投资规模。因此,从数据对比反映出,台湾对大陆的直接投资中农业投资所占比重很低。

表2:1991~2008年台湾对大陆涉农与非农行业投资情况(单位:件、百万美元、%、万美元/件)

 

年份

项目

涉农行业

非农行业

各业合计

1991~2008

件数

4815

32366

37181

 

 

金额

3974

71587

75560

 

 

金额占比

5.26

94.74

100

 

单件金额

83

221

203

资料来源: 根据“台湾地区经济主管部门”的数据整理计算。

3、在大陆投资的台资农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

在大陆投资的非农行业的单件项目平均投资规模远大于涉农行业。从1991-2008年的合计数据来看,涉农行业的单件项目平均投资金额为83万美元,约为非农行业单件项目平均投资额221万美元的三分之一。而在涉农行业投资中,对大陆的农林牧副渔业的投资总量又显著低于对其它涉农行业的投资。据台湾地区经济主管部门的统计, 2009年大陆吸收的台资农林牧渔业直接投资平均规模为48.37万美元,农产品加工业的平均规模为104. 81万美元。其中,纸浆、纸及纸制品制造业的项目平均规模最高,达到223. 98万美元,第二是饮料制造业(147.09万美元),第三是食品制造业(100. 76万美元)。另据2007年台湾经济主管部门对台湾地区从事对外投资活动的制造业者进行的抽样调查,从投资规模来看,在祖国大陆投资的农业企业中,未满100人的小企业为72家(占54. 5% ), 200人以上的为44家(占33. 3% ),二者合计占总数的87.8%[5]。在大陆投资的台资农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与农业自身特性有关。涉农行业,尤其是农林牧渔业,所需的期初投资比许多非农行业都低,相应地,其回报率也较低,因此,更加适合经济能力有限的小农灵活投入。

4、台资对大陆农业投资的地区分布

台资农业企业对大陆的农业投资分布并不均衡。台资农业企业对大陆的农业投资主要集中在沿海省(市),尤其是广东省、福建省、江苏省、上海市、海南省。通过观察表 3中各省份比重,可以发现台资农业企业对大陆农业投资的最偏好区位是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广东、福建、江苏、上海等省份,它们占大陆台商农业直接投资总额的72. 18%,而整个东部地区则达到了 93. 21%[3]。这种区位分布与农业的地域性和对自然资源禀赋的高度依赖性(如农业需要更多的土地面积以供流转等)有关。但台湾方面发布的数据与祖国大陆的统计数据有有一些出入,据福建省农业厅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福建省农业利用台资的数量和规模继续位居全国首位。2010年福建共新批台资农业项目75个,合同利用台资1.6亿美元经济学论文,实际到资0.8亿美元;累计批办台资农业项目2252个,合同利用台资29.5亿美元,实际到资16.8亿美元[4]。福建作为台资农业企业投资最早、最多的省份,是大陆对台农业引进和合作的密集区。

表3:台资农业企业对大陆各地农业直接投资( 1991-2008 年)

 

省份

各省份比重(%)

省份

各省份比重(%)

北京

2.377

江西

0.934

河北

2.000

山东

5.224

内蒙古

0.347

湖北

0.826

辽宁

1.080

湖南

0.386

黑龙江

0.101

广东

27.264

上海

9.167

广西

0.588

江苏

11.109

海南

7.936

浙江

2.423

重庆

0.016

安徽

0.039

四川

0.100

福建

24.639

云南

2.112

资料来源:由台湾“投审会”《1991-2008 年台湾投资年报》计算而得。

三、台资农业企业投资大陆的溢出效应分析

台资农业企业在大陆发挥的积极作用主要是借由投资项目的落地发展,将台湾农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到大陆,对本地区甚至整个大陆农业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和带动作用。相对大陆农业而言,台湾农业在实用技术的开发、新品种的培育和改良、农产品的加工运销以及生产经营管理方面较具优势,这些方面也正是台资农业企业投资对大陆农业发展产生正外部性效果的重点。纵观20多年的合作历程,台资农业企业对大陆农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贡献,有力地推动了大陆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进程。

1、台资进入促进了大陆农业经济增长

台湾地区农业发展到现阶段,面临着农业资本要素充裕、土地和劳动力资源有限、资金要素使用效率下降的困境。而大陆农业的发展现状正好与台湾农业相反,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却苦于资金不足的发展约束。因此,台商投资大陆农业是一个双赢的合作过程,一方面台资进入大陆农业大大提高了台湾农业资金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引入的台资缓解了大陆农业发展资金存量不足的难题。

从表4可以看出,台资农业企业在大陆的农业投资累计额呈现了平稳上升的趋势,从1991年的0.174亿美元左右一直上升到2009年的72亿美元论文怎么写。与此相对应,大陆的农业总产值也实现了较平稳的增长。从1991年的8157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60361亿元。由于农业投资转化为效益具有周期较长、相对滞后等特点,因此无法看出台资与大陆农业总产值增长之间精确的对应关系,但我们仍然可以从总体增长趋势中看出台资投入增加对大陆农业GDP增长是具有一定贡献的。

表4:1991-2009年大陆农业总产值及吸收的台资农业企业直接投资额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台商农业直接投资额 (万美元)

1991

8157.000

1741.6

1992

9084.700

12469.9

1993

10995.50

331684.1

1994

15750.50

39622.1

1995

20340.90

10927.1

1996

22353.70

12292.4

1997

23788.40

43343.1

1998

24541.90

20346.2

1999

24519.10

12527.8

2000

24915.80

26071.4

2001

26179.60

27841.5

2002

27390.80

67230.6

2003

29691.80

76987.8

2004

36239.00

69406.6

2005

39450.90

60069.5

2006

40810.80

76423.4

2007

48893.00

99705.5

2008

58002.20

106913.9

2009

60361.00

71425.9

资料来源:各年农业总产值来源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台资农业企业直接投资额根据“台湾地区经济主管部门”的数据整理

以福建省为例,据该省农业厅介绍,福建是大陆最大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30年来,闽台农业合作从引进台资农业企业从事初级农产品的小规模生产开始起步,逐步向资金、品种、技术、市场、经营管理等一揽子引进转变,从种养等第一产业,向农产品加工、运销以及旅游休闲等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并已拓展到农业科教合作、农业经营管理、水土保持、渔工劳务合作等领域。学者黎元生根据统计实证分析表明,从产出弹性来看,台资农业企业直接投资实际金额每增加1%,农业总产值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将分别增长0.499%和0.487%,乡镇企业总产值增长0.312%;台资直接投资协议金额每增加1%经济学论文,农业总产值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将分别增长0.46%和0.45%,乡镇企业总产值增长0.291%[6]。台资农业投资总体上对福建农业增长、农民增收和乡镇企业总产出增长具有明显的经济增长效应。

2、 农业技术溢出效应显著

从20多年的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历程来看,台资农业投资是台湾农业技术引进大陆最主要的一条途径。台湾在品种改良方面居于世界先进水平,通过台资农业企业的投资与合作,大陆在工厂化育苗技术、畜产品综合深加工、速冻保鲜、包装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等领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台资农业企业在大陆投资,带动了台湾优良品种向大陆的引进和扩散。1997年1月,海峡两岸第一个农业技术合作项目——福建“永春芦柑”和“漳州香蕉”栽培技术综合改进项目正式实施。截止目前,福建省从台湾引进种植业良种累计达2500多个。另外,台资农业企业对大陆种养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产销管理方式都有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台资农业企业的项目投资,大陆许多地区都引进了生物菌肥、喷灌、套袋、草生栽培等台湾农业先进实用技术,以及产销一体化、产品分级包装等先进理念,对大陆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和带动作用。

台资农业企业投资通过竞争效应、示范与模仿、产业关联效应和人力资本流动等四种方式,具有明显的技术溢出效应[7]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瓦格纳法则”在中国适用性的研究_经济增长
下一篇论文:基于DEA方法的江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效率评价_经济论文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经济学论文
最新经济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