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基于专业案例驱动的经济数学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_高职

时间:2011-07-03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高职经济数学结合学生的专业,引入专业背景知识进行教学,必将增强学生在专业领域对于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从认知灵活性理论出发,通过对“随机通达教学”理论的研究,认为基于专业案例驱动的教学模式是符合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目标的教学模式,并结合教学改革实践,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模式上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
论文关键词:高职,经济数学,专业案例,案例驱动,教学模式

 

0引言

经济数学,是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经济数学教育仍停留在传统的纯理论知识灌输阶段,学生停留在简单模仿解题阶段,缺乏与专业的有效结合。这种教学模式无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新型财经类专门人才的要求,也无法满足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构建与专业结合的经济数学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传统教学模式下经济数学教学与专业需求相脱节

Brown,Collins,&Dugid (1989)认为,知识是具有情境性的,而且是其被应用于其中的文化、背景及活动的副产品,知识是在情境中通过活动与合作而产生的。学习者、知识以及知识在其中得以挖掘和展开的活动三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1]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经济数学教学缺乏与专业的有效结合。

1.1经济数学的教学内容缺乏专业背景

目前,高职经济数学的教学内容普遍过于注重数学体系内的演绎推理,尽管很多数学教师也意识到要引入专业案例教学,但由于没有适当的专业案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较少引入专业案例教学,导致高职数学知识的教学缺乏专业背景,与专业结合不够紧密。

作者以我校物流专业2006、2007和2008级为样本,采用Eviews软件对三届学生的经济数学成绩与主要专业课成绩进行相关性系数分析高职,结果如表1。

表1 《经济数学》期末成绩与主要专业课成绩相关性统计表

 

年级

经济学原理

市场调研

统计学原理

物流管理

采购管理

2006级(81人)

0.41

0.16

0.31

0.33

0.13

2007级(95人)

0.20

0.23

0.29

0.19

0.21

2008级(104人)

0.56

0.28

0.45

0.34

0.54

由表1可见,经济数学成绩与专业课成绩均成正相关关系,然而,两者之间的联系程度并非大家预想的那样紧密,这说明当前经济数学的教学与专业课程的教学结合还不够紧密,经济数学的学习还不能很好地为专业课学习服务。

1.2教师教学方法落后,缺乏应用意识

在一些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将数学知识从复杂的背景中隔离出来进行孤立地教学,只强调数学公式的简单套用,而忽视数学知识在具体情境下条件的应用[2],这种教学方法将难以提高学生在数学综合知识及数学应用方面的能力。

1.3学生学习方式多停留在初级学习阶段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一旦与专业需求相脱节,势必导致学生的学习多停留在初级阶段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者对我校2010级的185名文科生进行问卷调查,部分问题调查结果如表2。

表2 《经济数学》教学情况问卷调查表(发放问卷185份,回收有效问卷174份)

 

序号

问题

选项A比例

选项B比例

选项C比例

1

经济数学课对学习专业课程的学习是否有帮助?

“非常有帮助”占28.7%

“有一定的帮助”占59.2%

“没有帮助”占12.1%

2

你对社会经济问题是否感兴趣?

“非常感兴趣”占27.6%

“有些兴趣”占63.2%

“不感兴趣”占9.2%

3

你能否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观察社会经济问题?

“基本可以做到”占55.8%

“不能做到”占44.2%

 

 

由问题1可见,多数同学都认为数学课对其学习专业课有帮助,说明数学结合专业的重要性;问题2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对社会经济问题感兴趣,说明引入专业问题的必要性;从问题3则可以看出,很多学生无法主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实践问题,这说明当前很多学生无法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来学习数学。
 

2认知建构主义与案例驱动教学模式

认知灵活性理论是建构主义的一支,它主张,教学一方面要提供学生建构理解所需的基础,同时又要留给学生广阔的建构空间,让他们针对具体情境采用适当的策略。

2.1结构不良领域的知识及随机通达教学策略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乔纳生(Jonassen,1991)等人提出新的知识类型的划分方法:结构良好领域的知识(以概念和技能为基础)、结构不良领域的知识(以相互联系的知识为基础)与精细结构领域的知识(图式化的模式)。结构良好领域的知识对于学习者来说,是一些识记复述与简单推理的知识,在测验中只要求他们将所学的东西按原样再现出来(如背诵、填空、简单的练习题等)。结构不良领域的知识对学习者的要求比较高,要求学习者把握好概念间的复杂联系,能够广泛而灵活地提取相关认知结构与认知经验,并且有效地运用到具体的情境之中。[3]

据此观点,斯皮罗等人(Spiro et al.,1991)对学习进行分类:初级学习与高级学习。初级学习是学习中的低级阶段,教师只要求学生知道一些重要的概念和事实,在测验中只要求他们将所学的东西按原样再生出来,这里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结构良好的领域。高级学习则与此不同,它要求学生把握概念的复杂性,并把它广泛而灵活地运用到具体情境中。[4]而传统教学混淆了高级学习与初级学习之间的界限,将初级学习阶段的教学策略(如将整体分割为部分、着眼于普遍原则的学习、建立单一标准的基本表征)不合理地推及到高级学习阶段的教学中,将事物从复杂的背景中隔离出来进行孤立地学习,忽视具体情境下条件的应用,忽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联系等,使教学过于简单化。

斯皮罗等人(1991)根据对高级学习的基本认识提出了“随机通达教学”。这种教学方式避免抽象地谈知识的一般运用,而是把知识具体到一定的实例中高职,并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这种教学有利于学习者针对具体情境建构用于指引问题解决的图式。[5]

2.2案例驱动教学模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衡量人才的标准不再拘泥于你学过了多少书本知识,而是要看你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经济数学课教学不能满足于简单的数学概念和重复单调的基本练习,而是要积极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迁移于自己专业领域或是日常生活应用,增强学生在专业领域对于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案例驱动教学模式,就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新方法,它从问题的定义或解决方法出发,结合具体实例展开论述,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问题的定义或解决方法。

案例驱动教学模式不是教“案例”,而是以案例为工具让学生获得有血有肉的知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的探究能力和获得的知识原理是他们进一步探究的保证,从而实现一个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认识过程。

3 基于专业背景的案例驱动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

我校的教学改革是从2003年开始,经过了6年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遵循“必需够用,淡化推理;专业结合,突出应用;案例驱动,问题导向;融入建模,体现人文”改革思想[6],找到了一条以“面向专业、突出应用能力培养”为理念的数学课程改革之路,取得一定的改革效果,改革成果于2009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3.1契合专业需求,整合课程内容

经济数学教学与专业相脱节,其症结在于现行教学内容的应用性不够突出,没有将经济数学的教学内容很好地与学生的后续专业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此应从后续专业课程内容出发寻找教学改革切入点,以服务学生的后续课程为经济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改革传统教学内容,以突出经济性和应用性。

从我校的实践来看,能否编写出合适的教材,是实现案例驱动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的关键。我校专门组织教师广泛收集和整理案例资料,同时对专业教师、企业管理人员进行走访,根据专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在此基础上组织教师进行编写系列教材和案例专辑,并开展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初步完成以专业需要为主的新的数学教学体系的重构。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证明,通过系列教材、专辑和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一方面,数学教师的案例驱动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另一方面,学生学习经济数学不再感到枯燥,以探究解决问题的创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3.2推进案例驱动教学方法高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数学教学本身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在案例驱动教学中,教师将专业案例在课堂中进行分析、解决示范,使知识发生、发展到结论的导出过程与学生的思维活动统一起来,揭示了数学的思维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同时大大缩短了数学教学情境与专业问题情境的差距。

案例驱动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问题解决式的创造型学习形式,是比较符合广大初学者特点的方式,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3改革考核方式,综合考评学生的数学能力

传统的数学考试仍采用“一卷定终生”的模式,很难综合考核学生的能力水平。目前我校采用“平时成绩30%+上机实验14%+期末考试56%”的评价模式,其中,平时成绩主要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课堂表现等因素进行评定,上机实验主要考察学生应用数学软件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期末考试采用教考分离、题库组卷的方式进行。这种评价模式改变了传统评价模式的弊端,但还缺乏对学生创造能力的测评环节。

创造能力测评主要考察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是否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学生撰写小论文的形式来评测。评测工作甚至可以与专业老师合作完成,由专业教师评定其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的运用是否正确,数学老师则评定其方法、算法是否正确以及方法的优劣等。这将是我校今后数学教学改革一个方向。

当然,经济数学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模式上进行切实的改革,形成专业案例驱动的教学模式,关键是教师要完成角色转变,即从“信息提供者”转变成学生的“教练或学习伙伴”。


参考文献
[1]Brown,J. S.,Collins, A.,&Duguid, P.(1989). Situated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Vol. 18.no. 1.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4第二版:103.
[3]顾黄初,张悦群.结构不良领域与随机进入教学[EB/OL].新课程教学网课改综合资源高端论坛论文,2001-10.
[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4第二版:101.
[5]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4第二版:102.
[6]陈笑缘.经济数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电子技术课的教学再探索_自主学习
下一篇论文:商务模拟公司_教育教学论文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教育教学论文
最新教育教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