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探究_教育学论文

时间:2011-06-26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优质高效的化学教学必须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深化非智力因素的研究和探索。
论文关键词:化学教学,非智力因素

 

赞可夫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动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由此,强化学生的心里活动调节效能,深化非智力因素的研究和探索,从而使其直接有效作用于学生的认知活动,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这一专题研究已成为了化学教育工作者重要课题之一。

非智力因素指人在智慧活动中,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包括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由此,优质高效的化学教学必须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化学学习内化为主观需求,将对非智力因素的探究坚持到底。在此,我从激发兴趣的角度,谈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一、通过化学教师的个人魅力感染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开发非智力因素。

首先,从人性美的角度教育学论文教育学论文,感染学生,激发兴趣。

苏联作家康巴马斯托夫斯基所说:谁知道一次邂逅,一句记在心中的话、梦,远方传来的声音,一滴水珠里的阳光或者船头的一声汽笛不就是这种刺激。兴趣的激发是平时师生相处的一种无意识的心灵交流的过程。

冬天里的问候、偶遇时的称呼、雨天的小伞、感冒时的热水、考试失败后的慰藉、网上QQ聊天、课堂上适时的鼓励、篮球场上共同PK的身影,等等,或许来自于生活上的关怀更能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亲其师,信其道”的真理才能更好地得以贯彻。这是一种大爱,是一种在人性关怀的熏染下激发学生感性认识的一种有效途径。学生从情感上亲近了老师,也从感性上亲近了他所教的学科――化学,以此种关系为基点,学习兴趣得以了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了更好的开发,化学教学也才能更加顺利有效地开展。

其次,从知性美的角度,感染学生,激发兴趣。

对于目前处在一个个性张扬的年龄阶段的高中生而言,理性需求是他们对于教学的一种个性体现。他们需要友善的老师,但是他们更需要智慧的老师。由此,富有知性美的老师能更加长效激发学生的兴趣。

A、提高化学老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关注表达方式的幽默性。拉西曼说:“不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而企图教授学生的教师,等于在打冷的铁。”而幽默的语言能够刺激学生产生兴奋区间,撞击平静的思维从而产生求学的欲望。例如:我对爱情化学反应类型的小结

(1)一见钟情型=化合反应 A+B=AB

(2)别人牵线型=催化反应 A+C+B=AB+C

(3)挖人墙角型=置换反应 A+BC=AB+C或A+BC=AC+B

(4)相互挖墙角型=复分解反应 AB+CD=AC+BD或AC+BD=AD+BC

(5)感情破裂型=分解反应 AB=A+B

如此特别而幽默的总结,能够缓解学生对于化学课单一的教学语言的审美疲劳,对大脑皮层产生更为强烈的冲击,记忆的周期更长,程度更深刻。

B、提高化学老师的综合素养,关注跨学科教学模式的综合运用。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在通过构建知识的过程中,学得好,动机就能够得到强化。例如:对于侯氏制碱法的讲解和引导。不仅讲了制作的过程,发明创造的意义和价值,还讲了侯德榜一生在化工技术上的三大贡献,以及他的爱国情怀。如此,将历史和化学结合在一起,渗透了德育教学,激起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更加有力于学生对于本科内容的了解和掌握。

二、通过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兴趣教育学论文教育学论文,开发非智力因素杂志网论文格式范文。

首先、通过老师实验的演示和引导,激发学生探究心理。

A、通过老师实验的误区设置,引发学生的理性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在此,要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必须提高学生的对实验的注意力和观察力,而对于可能性的实验,设置实验误区却是更能够引导学生的思考、促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加强学生对实验的感悟,避免学生自己实验不必要的麻烦。

例如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这一实验中,可由数个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掌握一定的实验技巧后,先在全班学生面前展示溶液配制过程,操作过程中动作适当放慢,这期间必然会出现错误的实验操作,由其他学生仔细观察实验过程,指出实验中错误操作,并根据实验原理推断错误操作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如何变化。最后由学生吸取演示学生的教训动手改进实验操作配置溶液。通过错误教学,从而达到深刻领会实验要点的目的。

B、通过趣味性实验演示,引发学习的乐趣,探索化学反应现象。化学实验的目的性太强,基于课程内容的安排,实验成为了理论知识的必要补充,和锻炼动手能力的必要手段。但是,如果抛开功利的因素,摈弃学习的目的,以娱乐的心态来面对一些有趣的现象,或许所谓的实验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演示“液体里的星光”的实验。在一支较大的试管中,加入几毫升无水乙醇(或者是90%的乙醇),再慢慢滴入等量的浓硫酸,在试管背面衬一张深蓝色的纸。摇振试管后,关闭电灯,用小匙挑一些高锰酸钾晶体,慢慢撒在液面上,晶粒在溶液中逐渐下落,你就可以看到火星点点,恰似秋夜的星光,还有轻微的炸裂声。那么,高锰酸钾、酒精的混合液里,为什么会发光呢? 如此教育学论文教育学论文,这种有趣的实验,更能够让学生轻松而愉悦地面对化学教学。

其次、通过化学实验的模拟,诱发学生解读生活、创造生活的好奇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回归生活”,“贴近生活”的教学越来越显得重要。生活是课堂的外延,寻找生活与化学的契合点,通过化学实验拓展学生的生活体验,促使学生关注生活、了解生活并创造生活,这是新课改对化学教学的又一指导原则。

A、关注生活中的常见的化学反应现象。例如I铁锅生锈中就存在原电池的原理;用超强力油烟机洗涤剂洗涤油烟机;炒菜时加碘食盐要最晚放,是为了防止其中的碘的挥发;瓶胆水垢的去除也是碳酸钙与醋酸的复分解反应等。

B、关注来源于生活的简单魔术中存在的化学反应现象。例如,鸡蛋入瓶现象、玻棒点火、江南春色。 一吹即燃的蜡烛、清水九变,等简易操作的魔术。

C、关注生活低碳原则和化学反应的关系。低碳生活是目前环保内容的一个重要主题,上海世博会也处处体现低碳节能意识。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1)烧97号汽油(2)烧饭先泡10分钟(3)看电视把电视机开暗一点(4)乘地铁上下班

总之,“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教学和实验中,关注意志、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不但对造就人才有利,而且能够在化学教学中使更多的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并能掌握终身学习的本领。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动态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应用研究初探
下一篇论文:食品类基础化学教学模式尝试_教育学论文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教育教学论文
最新教育教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