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C#教学改革探索_实践教学

时间:2011-06-11  作者:秩名
3.实践教学实施方法

要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必须突出技能训练,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我们的实践教学实施方法由原来单一的课程设计,扩展为“多元”实践模式,并且规范了操作流程,加大了执行力度[3][4]

(1)严抓课程设计。我系的毕业设计时间安排在大四第1学期的11月份至第2学期的6月初。而这段时间考研的学生忙于考研、复试,非考研的同学忙于实习、培训、找工作实践教学,所以找别人代做、花钱买设计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我们将此学期的课程设计定位为将来毕业设计的缩影,必须加大力度,严格要求。另外,在开设《C#程序设计》的同时,也开设了《数据库系统原理》和《软件测试技术》,这三门课程摘要条件。

教学计划中,在学期末安排2周时间集中完成课程设计任务。但由于学生自觉性不够、平时理论知识和实践联系不够紧密、2周时间太紧迫等原因,往往不能圆满完成课程设计,所以我们在实际操作时按如下流程进行:①第7周开题。第7周时,学生已经学习了结构化程序设计、类和对象、Windows基本控件、数据库操作等核心内容,而《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已经学习了SQL语句的相关内容,学生已经具备了开发简单应用程序的能力。此时趁热打铁,将学生4人左右分成小组,每组认真筛选一个题目。并明确系统分析师、数据库设计师、软件设计师、测试工程师、美术工程师等几种角色的主要任务,根据小组成员的兴趣点选择主要扮演的角色,在软件开发的每个阶段以主要扮演这个角色的学生为主,其他同学为辅。一人可以扮演多种角色,在体验分工合作的同时,尽量积累更全面、更丰富的开发经验。②第13周期中检查。期中检查是质量监控的重要措施。各小组选一代表陈述作品的总体规划,展示已完成的部分,讲解遇到的技术难题。每组选一个成员和任课教师一起组成专家小组,评分结果按30%的比例记录到课程设计的总分中。专家成员及旁听人员均可对作品进行评价,并提出合理化建议。③期末提交作品和课程设计报告。期末2周集中课程设计时间的最后一天安排学生答辩。答辩委员会由5位教师组成,各小组选一名代表,就作品的设计背景、主要研究内容、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法、作品的创新和不足等方面进行陈述,回答答辩委员会提出的问题。答辩委员会的评分结果按70%的比例记录到课程设计总分中。

(2)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校横向课题和课外科技竞赛。为了积极号召、鼓励和大力支持学生踊跃参与国家级和省级各类科技竞赛,我校制定了《德州学院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管理办法》。办法中规定实践教学,学校每年预算安排20万元活动经费,用于参加全国、省和组织学院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有关的调研、资料、复印、交通、食宿、耗材及小型设备购置、试验费,参赛报名等费用,教师培训费用,获奖学生、指导教师的奖励;同时规定了对在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中取得的优异成绩的学生实施学分奖励。此办法提高了学生参与赛事的积极性,解决了学生资金不足的后顾之忧。

学生参加的与C#有关的国家级或省级科技竞赛主要有:“英特尔杯”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中国大学生(文科)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大赛、齐鲁大学生软件设计及外语竞赛等。

通过参与各种赛事,参赛学生、指导老师、命题老师之间可以就所做题目、创意、设计、技术等问题进行切磋、交流,共同进步;通过团队合作开发,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通过作品互评、现场答辩、编写诸如《需求规格说明》、《概要设计说明》、《详细设计说明》、《测试计划》和《软件测试分析报告》等软件开发文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口头表达及灵活应变能力,提高了文档编写能力。同时也有了一个展现个人才能的机会,为将来的就业奠定了基础。

同时,我系积极倡导学生参加我系教师的横向课题项目。例如我校已经启用的《科研统计系统》、《校园网监控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均有学生参与。通过参与横向课题,学生的实践能力、软件开发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3)与公司合作,对学生进行专业高端培训。我系与浪潮、天津MSDN乐知公司多家培训机构进行合作,由我系教师进行C#基础课程内容教学,而由公司进行基于实战项目的高端C#培训。

(4)利用成果作品展示平台,提高学生参与热情。我系提供了一个成果作品展示平台,并制定了成果作品展示平台的奖励政策。政策规定,凡参加国家级、省部级以及地市院校级的各类比赛获奖作品、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优秀作品均可提交到我系成果作品展示平台上论文格式范文。根据每件作品的实际运行、浏览情况,系里分别进行奖励。

(5)充分利用学生个人资源,提高实践效率。通过调查发现,我系90%的学生拥有个人电脑,且72%以上拥有笔记本电脑。我系鼓励学生自带笔记本上实验课,实验室留有电源、网线接口及桌椅。这样避免了因实验室机器因安装还原卡、实验室机器和个人电脑版本不兼容、程序拷贝或优盘出错等各种原因带来的诸多不便,利于学生的连续性学习。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合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我系还安排了一个自由实验室实践教学,我系学生凭借校园一卡通或学生证自由出入。

4.考核评价方法

考核评价方法是学生努力方向的直接向导,是整个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要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要反映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将考核评价方法制定为:

总成绩=平时成绩(10%)+课程设计成绩(45%)+期末成绩(45%)

平时成绩主要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是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和平时小实验的提交情况给定成绩。而课程设计主要反映学生的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课程设计成绩的计算公式为:小组课程设计成绩=期中考评成绩*30%+期末考评成绩*70%。而个人课程设计成绩=小组课程设计成绩*个人贡献系数。个人贡献系数由小组内成员按1:2:2:1的比例分配个人贡献系数为1、0.9、0.8、0.7的原则互评决定。这种评定方式既可以促使学生团结一致、增强协作意识,同时又避免了某些学生一心加入到一个有高手的小组而吃“现成饭”的现象。期末成绩主要反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由期末的笔试成绩决定。

在新的考核方式中,平时成绩和课程设计的成绩由原来的30%提升至55%,已经超越了期末笔试成绩。这就促使学生更加注重课程设计项目的实践与创新,达到培养学生利用C#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结束语

此教学模式于2007年在我校计算机系科学与技术专业中开始探索实施,期间不断验证修改,如今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近3年的实践证明,此教学体系下,教学内容取舍得当,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方法行之有效,考核评价方法公正合理。学生的参与热情、课程设计质量、大赛成绩、10届毕业生毕业设计质量均有大幅度提高,达到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因此,此教学体系对应用型院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7.
[2]王国胜,刘攀,尼春雨.C#基础与案例开发详解[J].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07.
[3]席平,杨洋,王春洁.机械类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7):14-18.
[4]于延,张军,周国辉,孙惠杰.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0,(16):127-130.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谈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_学习效果
下一篇论文:以词块教学理论来指导大学英语口语课_教育论文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教育教学论文
最新教育教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