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90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若干思考_对策

时间:2011-05-22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和重要目标。推进“90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对策
 

项目来源:南京工业大学2010年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作用分析(编号:SZYB2010042)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始终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强领导。”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和重要目标,高校必须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扎实推进大学生尤其是“90后”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

一、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内涵及意义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阿尔蒙德认为,“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 [1]。一方面,从社会成员个体的角度讲,政治社会化是一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有关政治体系的知识、价值、规则和规范的过程,通过这种学习和实践,一个自然的人转变成为一个具有一定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倾向的社会政治人;另一方面,从社会整体的角度讲,政治社会化是一个社会将政治文化(普遍的政治知识、价值、规则和规范等)通过适当的途径广泛传播过程,通过这种传播,社会中人们所具有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倾向传授给新一代社会成员。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就是大学生在与社会的互动中接受社会政治文化教化、学习政治知识、掌握政治技能、内化政治规范、形成政治态度、完善政治人格的辩证过程。

大学生是社会的特殊群体,他们相比于同龄人知识更丰富、思维更活跃、能力更突出,他们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希望。因此,重视并合理引导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对策,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流政治意识形态与政治制度的传播者和继承者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首先,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有利于自身成长成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具备科学素质,健康成长需要掌握思想方法。政治知识学习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其核心就是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明辨是非、分析形势。通过对政治知识的学习,大学生既学会做事,又学会做人;既打开视野、丰富知识,又增长创新精神,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做到知行合一、德才并进[2]。通过对形势政策的分析,大学生才会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才能顺应国家政策的发展抓住机遇,实现个人价值。其次,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有助于社会稳定。社会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稳定压倒一切。大学生将来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中流砥柱,他们会成为国家公务员承担着政府的日常运转和应急处理,他们会成为教师担负着培养下一代、培养祖国建设接班人的使命,他们会成为企业的精英和骨干承担着创造越来越丰富的社会财富。如果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不成功,没有明确的政治立场,没有坚定的政治信念,缺乏敏锐的政策观察力,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和谐以及经济的持续发展将得不到保障毕业论文范文。政治社会化通过教育大学生遵守系统的规则,履行其应承担的义务,有助于维持政府的运作和社会的稳定。

二、“90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90后”大学生正逐步成为高校学生的主体,他们的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社会大环境日新月异,市场经济、网络文化、知识爆炸,因此他们个性张扬、乐于表现、思维活跃、目标明确。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3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整体上保持了积极向上的良好态势,热爱祖国、关注时事,但也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与偏差。

第一,政治信仰淡化。信仰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也是教育工作者的伤痛。“信仰危机”、“堕落的一代”长期困扰着“90后”大学生。针对共产主义信仰的调查显示,只有6%左右的大学生坚信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60.6%的大学生根本不相信共产主义。对于中国的社会制度选择上,48.3%的大学生相信“只有走有特色的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富民强国”,同时也有相当比例的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各有利弊,没有优劣之分”。这与社会主义之花只在中国开得绚烂而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占据绝对主导的现状密不可分,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缺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政治信仰的淡化从对思想政治教育“两课”的调查也可见一斑。只有45.3%的大学生表示会认真听讲“两课”对策,68.3%的大学生认为“两课”枯燥乏味。

第二,政治情感冷漠。“冷漠”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是消极的政治态度在政治行为上的表现,即由于对政治问题和政治活动的冷淡和不关心而不参加政治生活。通过政治参与,可以提高个体对国家的责任感和对政治体制的宽容精神,可以使个人成长为更具民主观念和民主能力的公民,可以使个体更加关心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3]。有54%的受访学生曾经参加过班委竞选或学生组织竞聘,同时数据也显示年级越高参与的积极性越低。在班委选举、向党组织推优等投票过程中,有49.6%的大学生认为选举“只是走形式,人选已经定好了”,有44%的大学生认为“谁当选无所谓,反正与我无关”,认为选举投票是“个人的权利民主的表达方式”和选举“能真正代表集体的利益”的大学生仅占22.3%和12.3%。有62%的大学生是根据平时的关系也即“人缘”进行投票,甚至有15.3%的大学生经常选择弃权。

第三,政治取向功利化。在经济体制快速转型的和西方个人主义思潮的冲击下,“9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强烈、社会责任意识相对淡化,在人生追求上重视物质和实用,忽视理想和长远,导致“90后”大学生的政治价值取向带有不同程度的功利主义色彩。一些大学生把“有用”与否作为政治价值判断的标准和政治行为的决定性因素,如一些大学生将课程按照“有用”与否分成两类,采取两种不同的态度对待,思想政治教育“两课”通常被归为“无用”之列。调查显示77%的大学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其中36.7%的大学生出于盲从、跟风,21.7%的大学生明确表示希望入党为将来评优评先以及毕业找工作增加砝码,这种行为深深地刻上了实用主义的烙印。

第四,政治认知与政治行为时有冲突。大学生口述出来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往往是积极、正面的,但是在政治实践中难以完全一致,有时甚至是扭曲的。80.3%的大学生认同官员腐败问题是当前我党的最大威胁,对弄虚作假、贪污腐败的行为非常痛恨,但是也有14.3%的受访者表示曾经在选举中拉过私票,更多的大学生表示如果行贿能解决难题,“肯定会”或“可能会”去行贿。这既是社会不良风气的一个缩影,更是推动了不良风气的蔓延。

三、推进“90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对策

造成“90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存在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涉及家庭、学校、社会、大众传媒等多种媒介。高校作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最为正式、系统的媒介,有责任不断优化体制和机制、完善教师队伍、浓厚校园氛围,从而扎实推进“90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一)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充分发挥其主渠道作用。目前各所高校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都设有“思想道德修养”、“中国近现代史”、“毛泽东思想概论”等课程,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教育对策,传授大学生必备的政治知识、政治规范,培养大学生的政治情感,但是这种课程正遭遇着不大不小的尴尬。很多同学觉得这种课程空洞乏味,与初高中所学课程存在较多重复,于是“两课”成为旷课最多的课程,考试几乎靠突击记忆,甚至少数理论课教师政治信仰淡化,课堂教学脱离大纲胡乱吹嘘。

首先,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应该紧紧围绕国内外形势政策,寻找和培养大学生的政治兴趣点,重点探讨和解决“90后”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以及现实生活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4]。其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毕业论文范文。苏联政治家加里宁曾经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那样地影响全体学生”[5]。因此,理论课教师必须具备正确的政治信仰,用饱满的政治情感、博学的政治知识和良好的道德操守感染学生,言传身教。再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必须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广泛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选择课堂讨论、小组辩论、专题讲座、调查报告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另外,在课程考核中可以采取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笔试与论文相补充、个人答题与小组合作相关联的方式,尽量减少死记硬背的知识点。

(二)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浓厚校园政治氛围。“两课”教学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明示方式,而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暗示方式也是不可替代的。校园里的不正之风已经影响到“90后”大学生的政治取向,一部分大学生开始对现实政治失望,对惩处腐败、扭转风气丧失信心,原有的政治信念发生动摇。因此,必须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利用校园文化的政治内容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在活动组织上,需要结合各种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利用国旗、国徽、国歌、政治领导人的讲话等激发“90后”大学生,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制度层面上,需要加强学校和班级的民主管理,让大学生感受公平、公正、公开,以遏制不正之风在学校的蔓延。

(三)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引导对策,树立正确的政治取向。学生社团是同辈的群体性组织,成员之间交流融洽、关系密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往往趋于一致,社团中也容易形成普遍认可并遵循的价值取向。但是囿于认知能力、人生阅历、心理状况等多方面的因素,当少数人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时,很容易使整个社团成员引上错误甚至极端的方向,产生有害于同学、学校甚至社会的行为。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对价值取向的引导,社团活动必须“立足学校和学生,面向社会”,以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作为社团活动的基本形式,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三下乡”,引导学生把服务社会、奉献祖国与个人价值的实现相结合。

(四)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由于“90后”大学生缺乏政治分析力和政治辨别力,网络上多元化的思想容易引起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混乱,甚至少数大学生会被“有心之人”利用而做出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行为。因此,很有必要加强网络监管,对校园论坛、西祠讨论版等主要阵地上的信息进行筛选和适当屏蔽,避免有害信息扩散蔓延。归根到底还是要培养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辨别力,增强信息敏感度,做到主动隔离。


参考文献:
[1](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著.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91
[2]高明等著.形势与政策[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
[3]赵丽.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7(5)
[4]李木柳.新时期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思考[J].山西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8(1)
[5](苏)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177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VFP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_课改
下一篇论文:“90后”大学生特点剖析及管理对策研究_教育论文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教育教学论文
最新教育教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