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毕业论文 > 大学毕业论文

当代大学生创造心理发展分析与对策的研究

时间:2011-04-24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对大学生创造心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索。把握当代大学生创造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及表现。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创造心理,对策研究
 

“创新是不断进步的灵魂”,“如果不能创新,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很根本的一条就是要靠教育,靠人才。”创新的关键是要有创造性的人才,必须要有一批又一批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年轻人才脱颖而出。高等学校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摇篮,肩负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大学教育中的一个突出课题。因此,对大学生创造心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索,把握当代大学生创造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及表现,以便采用正确的教育策略,对我们进行教育改革,修订培养目标,为国家输送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创造心理发展特点及表现

1.当代大学生创造心理发展特点

(1)独特性或新颖性。创造心理的独特性在于或者在思路的选择上,或者在思考的技巧上,或者在思维的结论上,具有“前无古人”的独到之处,具有一定范围内的首创性和开拓性。免费论文参考网。由于创造心理在心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能够超出思维常规,对事物进行重新认识,一般都会产生新的见解、新的发明和新的突破,因此新颖性也是创造心理的一大特点。

(2)发散性和灵活性。创造心理并无现成的轨迹和程序可寻,它的方式、方法、轨迹、程序、途径等都不可能有固定的框架,而且是多方向发散和立体型的。免费论文参考网。在思维活动中,它表现为可以灵活地从一个思路转向另一个思路,从一种意境进入另一种意境,多方位地试探解决问题的办法。

(3)非逻辑性。创造心理是一种开放的、灵活多变的思维活动,它的发生伴随有“想象”、 “灵感”、“直觉”之类的非逻辑性、非规范性的思维活动。“灵感”、“直觉”往往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问题和对象而异,所以创造心理活动具有极大的特殊性、随机性和技巧性,不能完全按逻辑来推理。创造心理活动的上述特点同艺术活动有相似之处,即创造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金项目: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金项目《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与对策的比较研究》(课题批准号04JYC024)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子课题。

作者简介:刘凯(1966-),男,汉,江苏徐州人,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理的精髓和内在的东西只属于个人,创造心理活动的结果不可能是雷同的。

(4)对象的潜在性。创造心理活动从现实的活动和客体出发,但它的指向不是现存的客体,而是一个潜在的、尚未被认识和实践的对象。例如,在西部大开发中,无论是四川,还是其他省区,都在寻找适合本省、本区的开发之路。那么,这条路究竟怎么走,各地都正在探索,即各地分别依据本地区所面临的各种现实情况,进行创新思维,大胆实验。但是,这条路至今还不太清晰,还是潜在的,至多是处在由潜在向现实的不断转变之中。所以,创新思维的对象或者是刚刚进入人类的实践范围,尚未被人类认识的客体,人们只能猜测它的存在状况;或者是人们虽然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认识尚不完全,还可以从深度和广度上加以进一步认识的客体。这两类客体都带有潜在性。

(5)风险性。由于创造心理活动是一种探索未知的活动,因此要受着多种因素的限制和影响,如事物发展的程度及本质暴露的程度、实践的条件与水平、认识的水平与能力等。这就决定了创新思维并不能每次都能取得成功,甚至有可能毫无成效或者作出错误的结论。创造心理和创新思维的风险性还表现在它会对传统势力、偏见产生冲击,而传统势力、现有权威都会竭力维护自己的存在,对创造心理和创新思维活动的成果抱有抵触心理。

同时,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具备发展特点,即思维的深刻性不断增强,思维的发散性不断增多,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能动性不断提高。此时他们思维敏捷,精力旺盛,思想开放、活跃,对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掌握最为快捷;此时他们已不满足于现成的结论,对事物的因果关系的规律性探索越来越感兴趣,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逐步地得到发展。他们思维方法已不是按照中学生阶段的思路去考虑解决问题,对那些公认的真理和权威的东西不再盲从,而是突破原来的思维框框,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提出各种假设,以某些新的观点或新的理论来论证假设,从而采用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别人未曾采用过的新方法来解决问题。

2.当代大学生创造心理发展欠佳的原因及表现

(1)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至今没有变革。我国的应试教育,造就了学生跟着教师走、跟着标准答案走的思维模式,教师固守课堂阵地,以传授知识为己任,学生以接受知识为目的,教师是主宰,学生是“奴隶”。墨守成规的学生往往得到教师的好评,而思维活跃具有扩散思考能力的学生不但不被重视,反而被认为不听话,扼杀了学生对没有指定的、没有现成答案的课题进行扩散思维的发展。

(2)应试教育、以分数论英雄带来的副产品是知识面狭窄。教育管理中对学生统得太死,要求学生的行为都遵循一种模式发展,以学生的分数高低论优劣,考分已在一定程度上异化为“评优”、评“三好”的基本标准。建立在这种思想上的管理制度,不但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和思路,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长期的应试教育和一考定终生的指挥棒,使得学生只学习要考的知识,对课堂以外的知识,没有精力也没有兴趣学,久而久之造成了理论修养差、知识面窄、综合能力弱等缺陷。

(3)当代大学生独生子女比例直线上升,心理、意志脆弱是他们普遍的弱点。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处于受宠的地位,自我中心主义严重,往往不需要竞争和努力就能得到家庭所能给予的一切。形成了他们意志薄弱、心理脆弱、怕受挫折、怕担风险的性格。大学生中的独生子女在生理上趋于成熟,而在心理上还不够成熟,虽然成了大学生,从学校到学校的简单经历,使他们在意志方面没有得到更多的锻炼,既想取得成功,又缺少脚踏实地、锲而不舍的意志和精神。

二、当代大学生创造心理培养对策

1.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培养大学生创造心理思想基础

一个人的创新精神是在正确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在情感的激励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目的明确是事业成功的思想基础,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有效动力。创新能力培养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注意的焦点。高校在制定21世纪发展战略时,要把教育放在世界新的科技革命的大格局下来考察和研究。新的教育思想不仅要反映基础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渗透创新思想,为学生学习提供自由选择、主动探索的空间和机会,突出方法指导,使学生的大学学习真正成为一个主动积极进取的过程,创新的过程,使学生主动适应“三个面向”,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高科技创新人才。大学生只有将追求真理作为坚定的信念,将为社会服务作为自己永恒的信条,才会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出自己智力和忍受力的最大潜力,才会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才会有献身事业的动力和坚强意志。免费论文参考网。

2.科学构建大学生创造心理知识能力结构框架

培养大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同时,不能忽视知识的作用。创新不能凭空产生,有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创新才有牢固的基础。在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上,应造就网络型的知识结构。因此,应认真提炼各门课程的基础性内容,选择出有内在联系的最基本的知识,构成能够吸纳新知识的知识框架。使学生学成后,具备多学科综合的优势,具有很强的知识衍生能力,能以某一知识领域为基础,向外迅速吸收各种文化领域的营养,用一种适应时代的文化内容充实自己,拓展自己的知识范围,使心灵的内涵不断拓宽加深;能在自身所受的专业教育中保持自由和开放,在精神上不致变成专业所束缚的奴隶。

3.设计评价手段,进行学习评价

改革评价制度,创设学生发散思维的情境,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而不是单纯地重视系统的理论阐述。把学生的发言也作为学习内容的一个方面,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发言中充分表现自己,重点是锻炼学生的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独立思考、发言表达、胆量、快速反映能力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上,学生不只单纯地去追求一种正确的答案,而是重视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老师要求每个问题都必须由同学们自己进行分析、解释和讨论,而不采用固定的教科书。教学的是否成功,有赖于学生的参与,而能否参与,又与学生是否为每个问题做了充分的发言准备有关。对一个问题的讨论,只要是参加讨论的学生说得有道理,能把自己的观点阐述清楚,表达明白,就给予高分。

4.造就一个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育人环境

一是进一步完善学分制。增加选修课比例,开设包括自然科学类、人文社会科学类、艺术类、体育类等公共选修课程,给学生更大的学习自主权,让学生可以跨(院)系、跨专业选课,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把学生带到科学发展的前沿,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最新科技发展动态和最新成果,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并使他们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和应用,培养他们独立探索和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能创造性地、独立地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是举办高水平的学术活动和讲座,作关于学科发展前沿问题、科研与创新能力及热点问题的专题讲座。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工作者工作的艰苦,感受成功的喜悦,陶冶为国奉献的情操,激发对科学研究工作的热情;四是积极开展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竞赛活动和课外科技活动,使学生能置身于创造的氛围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和欲望。鼓励学生参加全省、全国性的各类竞赛活动,在活动中培育创新能力,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

5.加强教学科研的基础条件建设

为了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加强这方面的物质条件的建设,以给学生提供自由选择、主动学习、多方实践的机会与平台,从而发展他们的创新本领,这些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开放教学实验室、科研实验室、计算机房以及机械、电子车间等,以保证学生从事实验与工艺技能训练。(2)加强信息网络、图书资料及其服务手段的建设,使学生广泛获取资料与信息。(3)加强文化艺术展厅、标本陈列室以及相应技术手段建设,使学生能通过实物展品感受文化。(4)扩大自学、研究、交流、讨论的公共活动场所,使学生经常参与社交文化活动。


参考文献:
[1] 关艳玲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高等农业教育,1999,(3)
[2] 周昌忠编译 创造心理学[M]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版
[3] 庄寿强 普通创造学[M]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 刘凯 艺术教育应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J] 教育现代化,2006,(7)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分析研究
下一篇论文: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与培养
毕业论文分类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护理毕业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法学毕业论文
相关大学毕业论文
最新大学毕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大学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