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本文从教育发展状况的角度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教育发展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利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
关键词:教育发展,主成分分析,教育现状,建议
21世纪的竞争就是知识的竞争,但说到底是教育的竞争。当前,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疆“科教兴新”战略正在积极实施,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已成为新疆赢得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免费论文参考网。免费论文参考网。
教育是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基础工程,不同的教育层次对人力资源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各层次的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向和力度也存在差异。因此研究新疆教育人力资源发展状况对新疆教育的发展及经济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免费论文参考网。
一、研究综述
许多学者在教育经济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并作出了重要贡献。Romer 强调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社会中的重要投入,同时,Nelsonand Phelps也宣称,初期高水平的人力资本会使劳动力有创造性思维,从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能力。 Psacharopoulos在教育经济领域的研究广泛而深入,他认为,在不发达国家,小学教育的投资回报率比发达国家高。Esim的研究得出相同的结论,他区分了处于发展阶段的亚洲国家的初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作用。McMahon也认为,东亚的突出成就关键在于发展了小学和初中教育,因此,每个层次教育对于经济增长作用存在差异,这一结论或许为 Kim and Lau的发现提供了一种合理解释。
我国不少学者也致力于从人力资本角度探究原因。吴玉呜、李建霞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区域综合实力强弱归根结底体现在教育竞争上,而高等教育对于GDP增长率的贡献,表现出由东部、中部到西部逐步减弱的梯次分布。因而各地区应根据自身的教育、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采取差异的针对性政策,政府可大力投资地区的“优势教育”,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财政促进经济增长的效率。
二、研究方法
本文从教育发展状况的角度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教育发展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新疆教育的发展方向、经济的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依据。
本文选取了十九个教育发展水平的指标: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X1)、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X2)、教育经费年增长率(X3)、平均每个高等学校教师负担学生数(X4 )、平均每个普通中学教师负担学生数(X5 )、平均每个小学教师负担学生数(X6 )、研究生在校生数(X7) 、研究生在校生年增长率(X8)、高等教育在校生年增长率(X9)、中等教育在校生年增长率(X10)小学教育在校生年增长率(X11)、每万人中在校大学生数(X12) 、每万人中中学生数(X13)、每万人中小学生数(X14 )、初中学校毕业生升高中学校比率(X15)、小学毕业生升学率(X16)、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X17)、各类学校在校生占全疆人口的比重(X18)、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X19)。
所用数据均取自《1995―2006年新疆统计年鉴》及《新疆教育年鉴》,由于要使统计口径一致,教育经费选取的是地方财政支出中教育的支出,财政支出选取地方财政总支出。
本文试图从十九个指标中找到影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利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
方差分解
|
X1 |
X2 |
X3 |
X4 |
X5 |
特征值 |
12.618 |
2.712 |
1.604 |
0.753 |
0.494 |
贡献率(%) |
66.411 |
14.271 |
8.441 |
3.961 |
2.602 |
累积贡献率(%) |
66.411 |
80.682 |
89.124 |
93.085 |
95.688 |
|
X6 |
X7 |
X8 |
X9 |
X10 |
特征值 |
0.324 |
0.267 |
0.103 |
0.076 |
0.049 |
贡献率(%) |
1.703 |
1.408 |
0.544 |
0.402 |
0.255 |
累积贡献率(%) |
97.391 |
98.799 |
99.343 |
99.745 |
100 |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十九个指标中可以提取三个主成分,这三个主成分可涵盖教育发展的89.124%的信息。进一步分析,可得因子载荷矩阵,从矩阵中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在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X1)、平均每个高等学校教师负担学生数(X4 )、平均每个普通中学教师负担学生数(X5)、研究生在校生数(X7 )、研究生在校生年增长率(X8)、每万人中在校大学生数(x12) 、 每万人中中学生数(x13)、初中学校毕业生升高中学校比率(x15) 、小学毕业生升学率(x16)、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X17)、各类学校在校生占全疆人口的比重(X18)、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X19)指标上有较大的正载荷,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X2)、平均每个小学教师负担学生数(X6 )、小学教育在校生年增长率(x11)、每万人中小学生数(X14 )有较大的负载荷,由于第一主成分涵盖了教育经费状况、学校老师及学生的大多情况,无论是教育经费还是老师及学生数都是教育的资源,因此第一主成分称之为教育资源因素。第二主成分在在校生年增长率(x9)、中等教育在校生年增长率(x10)上具有较大正载荷,把第二主成分可以称之为政策影响因素,第三主成分在教育经费年增长率(x3)上有较大的正载荷,因此称之为教育投资增长因素。
通过以上分析可看出新疆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了教育资源、政策影响及教育投资增长三个主要因素。
三、新疆教育现状分析
1.新疆教育资源的现状分析
第一,教育层次发展不平衡,从全国比较来看,新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受过高中教育的人数只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8.43%,为东部平均水平的46.11%,为中部平均水平的52.22%,为西部平均水平的95.19%;受过初中教育的人数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8.15%,东部平均水平的32.52%,中部平均水平的31.79%,为西部平均水平的60.82%。这种“倒金字塔”式的状况直接导致了生产一线和广大基层普通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较低,制约了生产力的解放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第二,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由于经济因素的影响,新疆高等教育的学校中有90.32%集中在北疆,而相对于南疆等欠发达地区,教育支援严重不足的现象长期存在。
第三,高校师生比严重失调,高层次师资严重短缺。由于国家高校扩招,从2000年至2005年高校教师负担学生数上涨了58.67%,这对于本来就师资严重不足的新疆来说无疑是使老师学生比更加严重失调,
第四,中等教育力度不够。从1995至2005年,虽然小学升学率在提高,而且都在90%以上,但初中升入高中的比率却一直在35%左右。这种教育状况表明,有大多数适龄人口不能正常接受高中层次的教育,这对新疆实施“科教兴新”和“人才强新”战略非常不利。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