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不可忽缺的审美教育

时间:2011-04-24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大自然是人类艺术之源,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最好课堂,可以起到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体现了一定的美学原则,这些都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材料。还可以通过观察、分析、启发,使孩子们渐渐能够发现周围事物中蕴涵的自然美,培养其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美术教学应该力求给学生以一双敏锐的眼睛,用它去发现美,还力求给他们一双灵巧的手,用它去创造美、表现美,从而达到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的目的。
关键词:培养,学生,发现美,审美教育
 

1.让学生领略自然美

大自然是人类艺术之源,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最好课堂,可以起到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自然界中的许多物体生动形象、绚丽多姿。一望无际的稻田、硕果累累的树枝、湛蓝的天空、青翠的小草……给人在视觉和心理上带来愉悦感。体现了一定的美学原则,这些都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材料。我常常带学生到大自然中,让学生从身边的一草一木开始观察,由浅入深地引导孩子注意观察对象的外形美,讲解某些自然画面为什么美的原因。还逐渐引导孩子注意对象的内在美,使学生获得美的感知,得到美的享受,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论文检测。如教学《春天的花》一课,我就带着学生观察校园内的花,边观察边讲解,了解各种花的名称,认识这些植物的形状、颜色、生长环境等。这样,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体验,不仅能圆满完成学习任务,而且能学到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令学习兴趣更浓厚。还可以通过观察、分析、启发,使孩子们渐渐能够发现周围事物中蕴涵的自然美,培养其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

2.在艺术作品中发现美

艺术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体现出来的美比生活中的自然美更集中、更强烈。我们经常选择一些符合学生认识特点的优秀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发现蕴涵其中的美。如初次给三年级学生欣赏油画《天鹅湖》时,学生只说好看,却说不出为什么好看。再次观察时,我让他们观察这幅画的内容、色彩,说说画家是如何表现安静的气氛的。通过启发,孩子们发现灰蓝色的天空、深绿色的湖水、白色的天鹅在视觉上给人以宁静的感觉,而平静的湖水、姿态优美的天鹅在形态上形成一种静谧的气氛。这些特点构成了整幅画面的静态美,给人一种恬静闲适的情绪体验。

经常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能使学生逐渐从感知表面形式美过渡到理解作品的内在美,提高审美能力。与此同时,学生的艺术兴趣越来越浓厚,教师要抓住时机,设法将头脑中丰富的美感知觉体验引入到美感体验的表现阶段,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实际生活对象作进一步的观察,使学生所创造的作品富有美感。

3.在技能中溶入美

在基础技能中,首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把美育溶进基础技能的训练中,才能使美术教学和审美教学水乳交融,自然渗透,达到课堂教学之目的。论文检测。譬如说在进行山水画教学时,可先让学生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录象或图片,激发起他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用画笔来表现的欲望,然后再进行勾、皴、染、点的技法进行教学,学生进入了角色,对技法学得很用功,就容易掌握山水画的表现方法。事实证明,“美”的溶与不溶其训练结果是有质的差别。在审美感受得到强化后,学生作画不再是被动枯燥地学习,而是带有一种自觉性。表面看是积极性的提高,实质是审美情趣得到了升华并促进了技能的提高。

4.在自我创造中表现美

美术教学应该力求给学生以一双敏锐的眼睛,用它去发现美,还力求给他们一双灵巧的手,用它去创造美、表现美,从而达到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的目的。基于这种出发点,我在上美术课时,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并积极加以培植,引导,鼓励,使其创造能力得到发展。论文检测。前不久,我让学生画想象画《放风筝》,一个学生当场画了一幅《放风筝》的画,画面上的风筝、人物形象都很美,但构图不够美,主题不够突出,于是我启发他说说自己想表现的是美丽的风筝还是放风筝的孩子。接着,我引导他通过取镜框分段观察风筝、人等。在此基础上,这个学生重新创作了两幅画,一幅是《美丽的风筝》,风筝的图案很美,而且色彩鲜艳、形态各异,布局错落有致,富有层次感;另一幅是《放风筝的孩子》,画面上的孩子形态各异、喜形于色,而风筝只用几根线来表现。于是,我抓住机会出示这三幅画,让全体学生加以比较、分析,使他们领略到构图要考虑主次、大小、远近。由此可见,教师善于发现学生作品的闪光之处,抓住学生的审美情趣加以引导,既剔除作品中多余、重复之处,又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比较,还让学生加强对美的理解,进而促进学生素质和审美修养的提高。

此外,还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审美实践机会。美育不仅是培养孩子对美的欣赏力,还要培养创造美的能力。这就要求家长引导孩子多参与审美实践活动。如让孩子进行绘画、泥工、折纸、剪贴、制作小玩具等活动。当学生在绘画中出现一色到底或盲目用色的现象时,我就让学生观察色彩搭配和谐的绘画作品、工艺品,让他们用染色、涂色等游戏形式进行多种尝试,从中体验色彩上的浓淡、明暗变化带来的美感,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

5. 教师自身素质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作用,是因为教师担负着在知识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尽可能少遇困难,少走弯路。好的教师应通过仪表、语言、板书、范画、演示、辅导,评定成绩等一系列活动得到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同时,教师要通过对学生情感上的交流影响感染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活动,试想:面对一个面目冷冰冰的教师,一个不负责任的教师,学生怎敢各抒己见呢?在课堂上,教师也要以一个探求者的身份出现,对有些问题,可以回答“我也不清楚,我们一起来琢磨”。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性,提高学生的兴趣。

实践告诉我们,只有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美的,美在什么地方,才有可能创造美、表现美。因此,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想象、临摹等基本技能训练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内在美的认识,学生体会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内涵,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增强对美的追求和美的表现力。只要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美,那么学生的审美能力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

总之,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千百年来的教育者一直在勤勤恳恳传学生知识,认认真真育学生成人。然而,翻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教育史,几乎每个时代的教育者都在生硬地传授着知识,空洞地讲解做人的道理,而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近一个世纪前,教育界出现了审美教育,这个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把培养具有高尚情操和完善人格的人作为根本任务的全新的教育内容。

美育的本质属性是情感教育,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认知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情感教育。作为基层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应该丰富他们的情感,让他们拥有一颗悲天悯人之心,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这样,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又不增加他们的负担,让他们学得开心、愉快、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家祥,审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05月
[2]王岗峰,美育与美学,厦门大学,2003年07月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努力建设实训中心,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下一篇论文:普通本科院校编译原理教学改革探讨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教育教学论文
最新教育教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