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环境影响评价方法。非点源污染对水环境污染的贡献正在凸显出来。等标污染负荷的物理意义是:把排放介质稀释(或浓缩)到排放标准时的体积。非点源,饮用水源保护区非点源环境影响评价—以梅溪水库为例。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非点源,等标污染负荷
水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饮用水水源污染问题已经是影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随着点源污染得到了逐步和有效的控制改善,非点源污染对水环境污染的贡献正在凸显出来。综合评价各种污染源和污染物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环境影响,是对污染物总量进行控制和削减的重要依据,是制定各项对策和规划的前提。因此,在进行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源治理和污染物削减之前,需要对会环境的污染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其对水环境的影响程度和主次地位。
1非点源污染
非点源(nonpoint source,NPS)污染是指在降雨径流的淋溶和和冲刷作用下,大气中、地面和土壤中的污染物(城市垃圾、农村畜粪便,农田中的化肥、农药、重金属及其他有毒物质或有机物)进入江河、湖泊水库和海洋等受纳水体造成的污染(Line D E,1998;Parry R,1998)。农业活动被认为是非点源水质问题的最主要的原因,城市地表径流居其次。非点源污染有一下几类特征特征[1]:
(1)随机性 从非点源污染的起源和形成过程分析,非点源污染与区域的降水过程密切相关。此外,非点源污染的形成还受其他许多因素影响,如土壤结构、农作物类型、气候、地质地貌等。论文格式,非点源。降水的随机性和其他影响因子的不确定性,决定了非点源污染的形成具有较大的随机性。
(2)广泛性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工生产的许多为自然环境所无法接受的化学物质逐年增多,在地球表层分布广泛,随着径流进入水体的污染物遍地可见,其所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更是深远而广泛。
(3)滞后性 影响非点源污染的因子复杂多样,由于缺乏明确固定的污染源,因此在判断污染物的具体来源时存在一定的难度。农田中农药和化肥的施用造成的污染,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降雨和径流决定的,同时也与农药和化肥的施用量有关。当刚刚施用化肥后,若遇到降雨,造成的非点源污染将会十分严重。并且农药和化肥在农田存在的时间长短也将决定非点源污染形成的滞后性的长短。通常,一次农药或化肥的施用所造成的非点源污染将是长期的。论文格式,非点源。
(4)模糊性 以农业非点源污染为例,农药和化肥的施用是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但农药施用量、生长季节、农作物类型、使用方式、土壤性质和降水条件不同时,所导致的农药和养分的流失将会有巨大的差异,而不同因子之间又相互影响,因而使得非点源污染的形成机理具有较大的模糊性。
(5)潜伏性以农药、化肥施用为例,施用之后,在无降水或灌溉时,形成的非点源污染十分微弱,在更多的情况下,农业非点源污染直接起因于降水和灌溉的时间。城市地表径流污染也有同样的特点,在无降水条件下,散落在城市空间的许多固体污染物、垃圾对水体的危害十分有限,但在降水时,随着径流进入水体将会形成严重的非点源污染。城市中的垃圾或其他附着于建筑物表面的污染物均是潜在的非点源污染源。
(6)研究和控制难度大 由于非点源污染源的复杂性,机理的模糊性和形成的潜伏性,在研究和控制非点源污染方面具有较大的难度。
从成因上看非点源污染可以分为城镇地表径流污染、农业非点源内污染、矿区地表径流污染、林区地表径流污染和大气降雨降尘污染等类型
2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2.1评价原理
等标污染负荷的物理意义是:把排放介质稀释(或浓缩)到排放标准时的体积,以使各种污染物具有可比性[2]。
由于不同的污染源和污染物具有不同的特征、不同的环境效应、不同的危害性质和程度,为了使其能在同一尺度和标准基础上加以比较,采用一个共同的指标来衡量各类污染源或污染物对外环境负面影响的贡献度的大小,需要对污染物和污染源进行标准化计算,最普遍应用的就是等标污染负荷,用来确定主要污染源或主要污染物。
(1)等标排放负荷[3]计算公式如下:
(1)
其中, 为第j个污染源第i种污染物等标排放负荷(t/a); 为第i种污染物单位时间的排放量(t/a); 为第i种污染物环境质量标准(mg/L), 为换算系数。
(2)某污染源的等标排放负荷计算公式[4]如下:
(2)
其中, 为第j个污染源的等标排放负荷,n为第j个污染源中污染物的种类个数。
(3)某区域中的等标排放负荷计算公式为:
(3)
其中,A为某区域的总等标排放负荷量,m为某区域内的污染源的个数。
(4)第j个污染源中,第i种污染物的等标排放负荷比:
(4)
其中, 是第j个污染源中,第i种污染物的等标排放负荷比。将各污染物的等标排放负荷比从大到小排列, 时,为次要污染源; 时,为主要污染源; 时,为最主要污染。
(5)各污染源在区域中的污染负荷比计算公式如下:
(5)
其中, 为某污染源在区域中的排放负荷比。将区域内污染源的等标负荷按大小排列,分别计算百分比及累计百分比。当累计百分比大于80%时,确定为最主要污染源。论文格式,非点源。
2.2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在污染源调查与分析中,都涉及污染物排放量、排放浓度等等的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是污染源调查的核心。确定污染物排放量的方法有多种,有实测法、物料衡算法、排放系数法、非点源输出系数模型等,在这里,采用最常用的非点源输出系数模型。
非点源污染模型多采用非点源污染物输出系数模型[5]的一般表达式为:
(6)
其中,L为各类污染物的总输出量();m为土地利用类型的总数;为第i种污染物输出系数(); 为第i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 )或人口数量或畜禽数量。
3 实例分析
梅溪水库位于宁波市鄞州区塘溪镇沙村上游,属于大嵩江流域,集雨面积40km2,流域内常住人口2500人左右。水库周边人为活动剧烈,上游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水源水质受到明显影响。据调查,梅溪水库流域主要污染源为农业非点源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少量的畜禽污染源,水库水质呈现中度富营养化水平,营养物质明显超标。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