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

时间:2016-02-23  作者:袁媛

摘要:本文对《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和探讨,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方面进行了探讨.
论文关键词:微机原理及应用,教学改革

1 理论教学改革

该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中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汇编语言和接口技术,课程设计的内容多而广,而几年几次调整对微机原理理论课时的压缩,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上好一堂课,突出课程的重点、讲清课程的难点、保证教学质量,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1注重知识的前沿性

8086/8086微处理器及其体系结构,为实施16位微机为主、32位微机为辅的教学体系,兼顾基础性和先进性、前沿性要求,应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但对当今新型的微处理器也作了很好的介绍,尽管PC机 的存储容量已经成几何级数增加,外设也越来越丰富,但它们的基本存储单元的工作原理并没有变,构成存储器的原理没有变,存储器与CPU的接口原理和方法也没有变,PC机与外设的接口方法没有变,中断的工作原理和处理方法亦没有变,因此,在教材讲解过程中仍然以16位为主。采用对比法介绍32位微处理器的区别,比如80386芯片中的保护虚地址方式,在80486以上芯片中增加的数字协处理器指令等。

1.2合理调整教学内容

我校开设本课程的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量控制与自动化、机械工程和材料工程4个专业。不同专业教学大纲课时的安排也是不相同的通常一个老师要同时授课2不同专业的学生,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例如:对于机械工程和材料工程的学生要加强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模块化程序设计技术)的学习。针对测量控制与自动化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这部分内容在前序课程汇编语言有详细介绍,可与相关课程的教师沟通,划分好各课程的边界关系,以减少重复。本课程中可将此部分内容压缩讲解其重点,引导学生去回忆或者复习。测量控制与自动化同时也要加强对数模转换和模数转换的学习。

1.3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形象、生动的比喻有助于学生对枯燥、抽象内容的理解;微机原理的概念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我们可以考虑把这些概念和现实中的事情联系起来,用现实的事例来比喻那些枯燥的概念,让学生较轻松的接受。例如:中断的概念书本上介绍了很长一段。学生一看就觉得繁琐,那我们就可以去比如上课时突然有个电话。那上课这段时间是我们正在完成的一个事件,在上课途中来个电话,那么如果接了电话这个事件,说明产生了中断,如果没有接电话,说明不响应这个中断时间。也就是说电话这个事件它必须是个紧急的电话。也就是它的优先级要高于我们正在上课的这个事件,否则不响应。

归纳法、对比法等把复杂、枯燥的问题简单化、形象化,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在认真分析后面几章有关接口技术的介绍,主要是对芯片的学习,涉及的芯片有8237、8259、8255、8253等等,芯片种类繁多,很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抽象难学,于是就会有避重就轻的畏难情绪。因此要注意各种芯片的归纳,可以有效的将各种知识点串起来。芯片的学习只要芯片内部寄存器的组成、外部引脚功能、芯片的初始化编程三方面的内容,在介绍各芯片时都可以采用“两侧分析法”。因为接口芯片的处于CPU和外设之间。与CPU连接即是和系统的三大总线来分析它的引脚功能,和外设的连接是区分与它们的功能的不同。其次要采用新旧知识对比法,例如:我们要求掌握的芯片有8237A.这种芯片的学习可以参考CPU的学习加以对比,这是因为它们都可以成为系统的主控制,控制系统总线,所以在8237学习时会介绍它的引脚功能、工作时序都和CPU类比记忆。

2 实验教学改革

微机原理及应用实验包括两部分:软件实验通过编写程序、上机调试、运行的过程,来提高学生程序阅读和编写的能力;硬件实验主要是通过对接口芯片的编程控制,来培养学生硬件设计和接口程序编写的能力.通过实验可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和综合运用能力。

2.1精选实验项目、合理设置实验内容

长期以来《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实验是以验证型为主的。实验课时,教师统一讲解,学生按实验指导书的步骤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实验指导书上有详细的电路连接图和编写程序,有些学生就直接按照书本的程序编写、调试,没有对实验进行分析。这样虽然能保证学生完成实验,但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行,不能使学生理解实验中的真正内涵,很难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抑制了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采取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步骤实现理论知识传授到实际应用、综合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转变。例如:中断实验要求每次响应外部中断IRQ7时,显示字符7,中断10次后程序退出。这个实验的核心就让学生学会中断向量的装入以及学会屏蔽和开放中断的程序编写;在此可以将书本上给出的题目加以改动,将响应中断变为IRQ6,显示字符6,中断5次退出,这时学生不再盲目的按照书本程序来做,将会认真去思考如何编写改动后的题目,进行程序设计,从而达到对独立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

2.2创建开放性实验环境

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设计实验,解决实践教学时间短这一难题,我校尝试创建开放性实验环境,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验室一般是在课程快要结束时安排实验教学,在前面半学期和期末结束的几周实验室都是空闲的,可以用来建立开放性的实验,允许各个专业、年级的学生结合课程学习及自己的专业特点、时间安排或兴趣爱好提出实验题目、设计实验方案或实验构想,并可在一个较宽松的实验环境和时间内完成,实验室全天开放,供学生自由选择实验时间,这就弥补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争时间的问题。设置这样的实验环境和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自己动手连接硬件,编写一些自己喜爱的模拟实用程序,如电子发生器实验、模拟报警系统的中断控制器实验、模拟交通红绿灯的定时器实验等。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2.3实验成绩的考核

对实践教学的每一环节都应该制定详细的教学目标、任务和考核方式。目前,在我院教师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就是以实验报告的成绩作为最终实验成绩。这样的考核方式导致很多学生缺乏实践的积极性,来到课堂的不积极主动,没来做实验的交了报告也能过关,因此,实践一直处于一个不被学生重视的位置。例如,在每一实践教学环节,做出如下考核形式:编写出正确的程序占60%;实验报告占30%;平时表现及出勤占10%;并且每次实验严格按照这样考核形式执行,如果有一半以上的实验任务没有完成,最终考核指标没有达标就需要重修,给学生一定的压力,使学生能够认真对待该环节,提高实践效率。

3 结束

总之,微机原理及应用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多而广,要求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硬件的开发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春玲.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武汉科技学院学,2007,20(10):75-77
[2] 胡建华.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3):152-154
[3] 陈莹.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改革.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21(12):172-174
[4] 马礼.计算机类实践性课程的改革与创新[J].计算机教育,2007:43-45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五笔字型输入法教学刍议
下一篇论文:武汉市中学女教师职业压力分析研究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教育教学论文
最新教育教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