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独立学院单片机教学中的应用_教学改革-论文网

时间:2014-12-01  作者:周炼,湖南,湘潭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经过总结有如下的特点:

(1)任务为主线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核心是任务设计,任务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课堂教学以任务为主线,师生间围绕任务互动,学习以任务完成为标志。教师要在教学总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

(2)任务驱动式教学教学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原则。教师将由传统的知识讲解者、传递者、灌输者的角色转变为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任务驱动式教学中,上课地点直接安排在实训室进行。选择贴近工程实际的案例,通过完成案例的每项子任务,展现单片机技术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体验成就感的过程,这就使得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从“以老师为主”向“以学生为主”转变。因此,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转变后,学生就会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巨大的学习动力。

从学生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学习方法,特别适用于实践操作类知识和技能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后首先想如何去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会遇到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这个过程就调动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目标会想方设法读教材、查资料、互相交流、互相合作,经过不断修改和完善,最终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实际上,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学生能体验到任务完成后的成就感,从而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提高了老师的专业技能水平。传统的教学模式依赖于教材,以教材为纲编写教案讲稿,同一门课程每年的变化不大,导致教学思维僵化,难以推陈出新,一本教案可以照本宣科的讲好几年,这不但对学生不负责,而且教师的水平也止步不前,无益于提高。任务驱动式教学是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一从讲授、灌输,转变为组织、引导;从讲台上讲解转变为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共同学习。通过这样的角色转换,教与学已经融为—体,在对以具体案例组成的任务单元的推进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必定会作出这样那样新的尝试,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技术性难题,教师在指导学生解决这些难题的同时,自己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提升日。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任务驱动教学法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具体比较见表l。

表l任务驱动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

传统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

教学目标

传授知识和技能

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形式

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学习

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交流方式

单方面,互动较少,学生被动学习

双向互动,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参与程度

学生参与程度较小

学生有兴趣积极主动学习

特色

教师挖掘学生的不足以补充授课内容

老师利用学生的优点开展活动,易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任务驱动教学的具体实施

任务设计时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

1.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核心,它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因此任务的设计异常关键。首先选择合适的“任务”,然后剖析案例将单片机的知识点契合到它的各个子任务中。学生在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完成子任务的过程同时也是掌握理解知识和概念的过程,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独立学院教育的目的。顺利完成任务驱动教学法需要遵照以下的实施过程:

(1)选择合适的案例,分解案例,编排任务,编写课件讲稿。

由于任务驱动教学法并不围绕教材为主心进行教学,因此必须专门编写合适的课件讲稿,重点安排案例的分解和任务的分析。这里选择了“多功能电抢答器的设计与制作”和“单片机温度测控系统”作为任务驱动教学的案例,安排它们作为初阶案例和高阶案例。案例一的实施情况如表2所示,相关电路图如图1。

图1多功能电子抢答器电路图

表2多功能电子抢答器任务分解表

任务名称

多功能电子抢答器

任务分解

任务难点、重点

涉及知识点

任务目标

时钟电路的设计

晶振作用,外接时针电路

时序,单片机外围电路等

实现外围时钟电路

复位电路的设计

多种复位电路

单片机复位电路

实现单片机复位

LED显示电路的实现

显示电路设计,相关指令,外部中断

共阳极与共阴极接法,中断系统

实现LED显示,人机对话

LED指示电路的设计

显示电路设计,相关指令,外部中断

共阳极与共阴极接法,中断系统

实现LED显示,人机对话

按键电路的设计

按键电路设计,扫描法

按键电路,相关指令,子程序

实现按键输入

蜂鸣器电路的设计

蜂鸣器电路,相关指令

蜂鸣器电路设计,数模电知识

实现蜂鸣器报警

系统软件实现

总体设计,子程序设计

中断程序设计,子程序设计等

实现系统功能

案例一是针对初级入门学生,主要围绕学习单片机的基本知识而设置,重在尽可能涵盖单片机的全部知识点,因此相对来说任务要求不复杂,学生一旦投入精力,容易上手,很快能够掌握单片机应用技术。案例二则是针对已经对单片机技术深入理解,熟练掌握的学生,侧重单片机在嵌入式领域的控制方面应用,有涉及到自动控制原理及控制算法相对来说有难度,这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的更深层次实践机会。

(2)实施一体化教学,充分利用实训的优势。

实现寓“学”于“做”,以“做”辅“学”教学目的。任务驱动式教学还要有足够的硬件资源支撑,很显然传统的教室教学无法满足这一系列要求,必须借助实验室。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的设置,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是实训课,单纯的理论讲解不复存在。教师只需安排任务,讲解一下任务的要求,所涉及的知识点,大概的解题思路,以及典型的程序演示例子,其它交由学生自己摸索,自主完成任务。学生如果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现场一对一的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这比讲台上的泛泛之谈效果要好的多。教师还可以将普遍遇到的问题集中起来,重点讲解。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新课程下的数学探索性问题类型_解题思路-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论文网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教育教学论文
最新教育教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