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我与徐斌老师零距离—赏读《走近徐斌》一书有感-论文网

时间:2013-11-30  作者:黄厚瑄

论文摘要:我与徐斌老师零距离赏读《走近徐斌》一书有感-论文网
论文关键词:老师,零距离,赏读,走近,有感
 

其实仅凭欣赏徐老师的一节示范课和一个半小时的讲座,是无法谈上与徐斌老师的零距离接触,充其量只能算是自己在班门弄虎罢了。但是,也就是这千载难逢的机会让我有幸知道:我国小数界有这样一位年青有为的教师。也许是他朴实无华的教学风格,深深吸引着我;也许是他永不止步地追求教育理想,深深触动了我;也许是他真诚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品质,深深感动了我;也许是他发自内心深处不断涌动出来的教育才华与魅力,深深感染着我;也许……也许我天生就跟徐斌老师一样,让人看起来有点木讷,套着眼睛的脸上总是带着一丝腼腆的微笑;也许自己得意因为与他有几层相似,而且皆为人民教育工作者,故感倍加亲切、倍加兴奋;也许……总之,有种无形的力量、莫名的冲动,触使我有了想了解、学习徐斌老师的念头。

那么,只有这短暂的学习研讨时间,一个与他相差十万八千里的我,一个“只认识他,他不认识你”的我,真的能与徐老师零距离接触?能学习到他精湛的教育教学艺术吗?显然是不现实的,也太片面了。幸运的是我有《走近徐斌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一书,让我能够尽可能多的来了解、学习徐斌老师。说来也真巧,原本此书只参加研究会的一般成员是没有的,只有会员而且是要凭写有本人名字的会费发票,还要是会员本人才有赠送,那时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糊里糊涂借着林校长和李校长的威信要来了两本,就在那边沾沾自喜。更令人喜出望外的是,两位领导欣然将此书送给我们,要知道想靠我们这种“懒虫”自觉去买书是不容易的,所以真的很难得!

听完徐老师的示范公开课和讲座,意犹未尽的我当天下午回家后,又迫不及待捧起徐老师的书,津津有味地品读着每一行、每一字。尽情地在徐老师的书海里遨游,自由地在徐老师宁静致远的心灵空间飞翔,快乐地在徐老师精心耕耘的教育热土中汲取养分,陶醉在徐老师潜心追求的数学乐园里学习……

执着,让徐老师把握住了机会

说道徐老师,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他才华横溢、年青有为,而且彬彬有礼非常朴实厚道,毫无张扬傲气之势,使人倍感亲和。我与徐老师只相差八、九岁,然而,我的各方面表现却与徐老师相差甚远。在徐老师的身上有许多东西真值得我学习。同样是刚入门时也认为“男人真的不适合做小学教师!”、“是否选错了职业?”我是一想了之、得过且过,甚至还会自暴自弃,所以从教十年来总是平淡无奇,缺少一些年轻人应有的激情与活力。而风华正茂的徐老师却是学会了在平淡中如何去突破,懂得在宁静中寻找心灵的乐园,用常人无法比拟的毅力耐住了孤独、忍住了寂寞,脚踏实地慢慢整理,潜心钻研储蓄能源。“魔鬼式”的训练享受其中的益处,深深陶醉于数学的美丽。

在短短的几年里,徐老师阅读了50多部理论书籍和2000多本教育期刊,撰写了100多万字的笔记;与众多教育家“亲密接触”,那充满人的气息和爱的光泽的经典之作,打开了徐老师的视野,提升了徐老师的理念,更奠定了徐老师做一个真正的教师的精神底子。“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运气不是与生俱来的。幸运的人往往在不知不觉间,通过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创造了好运。”同样是幸运儿,而徐老师善于执着不断追求,充分准备把握住了机会,把别人的谆谆教诲视精神上的“满汉全席”,“蹒跚学步”珍惜每一次机会,牢牢把握住每个机遇,让徐老师获得了比别人更多的机会,不断地实现着自己的教育理想。

耐心,提升了徐老师的教育理想

跟许多成长中的教师一样,徐老师同样经历了“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唯独徐老师比我们这些普通教师,更具有耐心,善于思考不断反思,所以他给我们展现的“村庄”更是“桃花源”般的美景。对于常人来说,常常会沉浸于一次次小小的“惊喜”,迷恋于一个个“桃花源”而无法自拔,以至于迷失了方向。而徐老师从不满足于现状,结合新课程改革,他不断学习、不断思考,用崭新的理念和鲜活的实践不断滋养着自己,使自己永远站在改革的前沿。这里不用列举太多的例子来证明,用徐老师关于他对好课堂的理想三境界的论述就是强有力的证述。

这里我们插一段徐老师虚心指导他徒弟教学的戏曲,就一目了然了。听徐老师说,在上《认识乘法》一课时,一开始他徒弟就出示了一个像动画画面“动物圆的一角”。他徒弟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后踊跃发言(节选部分):

生:我发现这儿真好完!有小动物,有房子、大树、白云、河流、小桥。

生:我发现小河里的水还在不停地流动呢!

生:我发现小河里还有鱼儿在游呢!

生:我发现小兔们在开心地跳动着。

……

生:远处的白云在飘动着,好像在欢迎我们小朋友呢!

……

至此,十多分钟过去了,学生不断有新的发现,老师在肯定中不断提问:“你还发现了什么?”于是,学生又不断有新的发现。

下课后,徐老师给弟子许多建议和意见,而他徒弟似乎有点委屈,至理力争是按徐老师批改的教案来上,可徐老师也不知会让他上成那样。很难能可贵的是,徐老师一个大师级的教师,亲自上了一节示范课。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细节决定成败—以新课程背景下,观察学生完成作业与答题的过程为例-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浅谈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论文网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教育教学论文
最新教育教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