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建设服务型机关的实效性 |
时间:2016-08-02 作者:来秋红 |
|
|
四、以创新和竞争为动力,改进服务方式,创新服务载体
优质服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出现,特别是在新形势下,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比科技成果、比教学质量、比管理水平、比校园环境、比服务质量,这些都对高校机关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高校机关的管理服务工作也应与时俱进,切不可总抱着旧框框、仅凭老经验处理问题。建设服务型机关必须以创新和竞争为动力,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牢牢抓住为教学科研、为师生员工服好务这一主题,改进服务方式,数学论文创新服务载体。通过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把弘扬创新精神、提高干部素质和服务能力、营造团结进取、求真务实、敢为人先的人文环境作为机关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五、以制度为保证,引进监督机制,强化服务效果规范服务行为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建设服务型机关必须以制度为保证,建立和完善各项行之有效的机关工作制度和机制,规范服务行为,接受群众监督,强化服务效果。把机关工作人员行为规范作为机关干部在履行职责和学习生活中所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使机关干部明确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提倡什么,禁止什么,自觉的从政治要求、思想品德、廉政勤政、文明服务、组织纪律、行为举止等方面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地接受群众监督。以考核为抓手,要科学合理地制定考核指标体系、考核程序和办法,增强考核评价的科学性、权威性,行之有效的考核可以激励约束我们积极向上。同时,要把业务工作和党建工作统一起来,同检查、同考核,充分发挥机关干部的主观能动性,保证在思想观念、工作思路、工作体制机制、工作内容、工作方式方法上不断有新的突破。大力推行处务公开制度,实施透明服务。采取多种形式征求意见,保证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和选择权,增强工作的透明度,使决策更趋客观、准确并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健全完善监督制约机制,畅通监督渠道,可通过各种渠道充分发挥党内监督、群众监督的作用。对各处、科室的服务意识、履行职责、规范管理、工作效率、创新意识等多个方面进行测评,不定期地了解和掌握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提出意见和建议。
建设服务型高校机关的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根本上讲,这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要求的具体体现,除需要领导重视,加强指导,还需要充分发挥机关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广泛参与,形成合力,才能保证高校服务型机关建设的顺利进行。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