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观念创新为前提,强化岗位职责,增强服务意识
当前我国正处在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需要我们以新思路、新方法去认真加以解决。逐步实现机关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而要完成这一转变,人们思想观念的创新是首要的。所谓建设服务型机关就是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改进服务方式,规范服务行为,创新服务载体,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人具有自觉的服务意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逐步将机关建设成为廉洁、务实、高效的服务型机关。在高校建设服务型机关必须以党的十七精神为指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加强高校机关干部马列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教育、党风廉政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使高校的机关干部牢固树立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责任感、使命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以培养高素质的机关干部队伍为基础,快速提高机关干部队伍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机关干部素质是机关建设实效性的关键。建筑论文只有一流的管理,才能创造一流的工作效能。一流的管理水平需要一流的管理者。努力提高干部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服务能力大小、水平高低,取决于人的素质,素质的高低取决于人的学习的成效和经验的积累。它反映机关的精神风貌。机关作风是机关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的外在表现,高校建设服务型机关必须以培养“公正、务实、精干、高效”的高素质机关干部队伍为基础,提高机关干部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要倡导“终身学习”和“工作学习化,学习研究化”等理念,积极将这些理念融人到机关日常工作中。我们要把学习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第一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机关营造出一个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团队学习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要广泛开展读书教育活动。要在落实各项学习教育培训制度的基础上,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和措施,组织机关干部开展“读书月”活动,同事之间相互推荐1、2本好书,提高机关干部学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学经济、科技、法律及各种相关的有用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打牢理论功底,提高理论素养,实现个人标与组织目标的统一,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夯实服务基础。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注重机关干部的适应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强化能力训练。把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检验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准,把深人调查研究作为培养机关干部全新、前瞻、开阔的思维方式的重要途径,实现机关干部由服从型向服从服务型、知识型向知识能力型、规范型向规范创新型转变,使每个机关干部、每个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服务水平和能力在学习和实践中都得到升华。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