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院校教师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好的激励机制可以激活整个组织;但如果做法不当,可能会产生许多不良后果,可能成为消极怠工、情绪低落甚至离职的导火索。有些民办高校中,有些教师工作积极认真负责,教学效果好,但所获得的工资待遇却较低;有些高职称,高学历的人他们平时上课少,学校工作任务承担少,上课并没有全身心投入,所获得的工资却非常高。一些民办高校为了通过国家的检查和评估,大幅提高教师的职称、学历,跨越式引进人才,使得学校原有教师心理失衡而降低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影响凝聚力。有的教师想方设法从事第二职业。对于民办高校自身而言,应通过设计良好的薪酬福利体系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同时,应加大资金投入,使员工待遇保持较高水平。
参考资料:
[1]黎利云.湖南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之软环境调查与分析[[J].民办教育研究,2008(4)28
[2]张剑波.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研究[M].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
[3]程正方.现代管理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4]张德.人力资源管理[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5]彭云峰.非政府组织的人力资本激励模式[J].人才资源开发,2008年5月
[6]罗莉.如何合理有效地开发和激励人力资源[J].人才资源开发,2008年6月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