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兵千日,用在一时”,被称为地震震出的“最牛校长”——四川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因为平时对全校师生安全意识的常抓不懈,使全校师生在大震来临时无一伤亡的例子很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2.关注细节。我们往往关注到建筑的质量,设备的可靠,但对于一些细小的变化我们经常容易疏忽,如下雨天地板滑,我们是否对地板的防滑做出相应的对策,是否及时用警示标语对师生进行提醒;再如很多校园的大门都是电动的推拉门,我们是否在门上安上警示灯和提醒注意的标语等,这些都是细节。对细节的关注应该成为我们安全意识的组成部分。
事故经常是由细小的疏失引起的,在进行相关安全教育时也需要我们关注细节。例如进行安全演练,学校要对演练的逃生路线和平时学生体育课间集合的路线进行统一的规划,让学生懂得这两者的路线一致,法学论文范文使学生的每一次疏散集合的路线一致,每天都在重复这条路线,一有紧急情况学生不用任何的提醒,就懂得找到自己的疏散路线。在安全演练中要对疏散原则、演练要求进行详细的布置,特别是在一些容易出现危险的地方——上下楼梯的拐角处等地方进行细致、到位的安排。为增强演习的逼真效果,适当在不同位置放置烟幕弹,让师生感受危险的氛围,让学生能够正确地“弯腰低头,手捂口鼻”等动作要领。在演练过程中,关注细节可以让我们防止在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
361004 福建省厦门市 厦门市槟榔中学 郑志生(副校长)
手机号码: 电子信箱:xmzzs@126.com
“有本事你跟我单挑!”
郑 志 生
( 厦门市槟榔中学 福建厦门 361004 )
1993年7月,我大学毕业后,走上了中学的讲台,开始了教书育人的生涯。
在这之前,我在大学里系统地学习了教育理论,参加了教育实习,跟学生接触了一个多月,对教育的感觉挺美好的,特别是实习结束时师生的依依惜别颇让人怀念。
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走上讲台后,日子因为学生而变得琐碎,之前对教育的美好感觉很快就因为琐碎而荡然无存。
根据学校的安排,我承担初二年段四个班政治课教学任务,兼初二(3)班的班主任。初二学生,正是长身体时候,成长使他们变得蠢蠢欲动,加上没有太多的学习压力又使一些学生无所事事,很多时候,他们好像喜欢变着法子让老师不开心来获得自己的快乐,我教的政治又因为学科的特点加上自己初出茅庐没经验,不是很受学生欢迎,每次上完课我都有一种进行了一场艰苦战斗的疲惫,感觉如坠入一个看不到底的深渊……
偏偏在这个年段还有一个名气很大的学生,他叫陈翔。除了班主任,几乎所有科任老师的课,陈翔都无法安安静静地坐着听讲几分钟,他一会儿钻到课桌底下,一会儿跟同学说话,一会儿摆弄玩具,一会儿发出怪叫,几乎没有片刻的安宁,整堂课常常因为他而变得支零破碎;课外他带着同学,翻过学校围墙,到校园附近邻居庭院中的枇杷树上偷摘枇杷,被邻居拎到学校告状;因为太调皮,在乒乓球桌上跳来跳去,以致一个不小心从桌子上摔下来,头破血流,真可谓是“英雄事迹”层出不穷。
他的家长也因为他的“英雄事迹”经常被班主任及各个科任老师轮流请到学校来配合教育,父子俩都成了学校教师办公室的常客。他的父亲脾气急躁,恨铁不成钢,在家里经常因为教育陈翔而经常上演“单打”或者“混合双打”。甚至有几次,他的父亲因为愤怒之极而直接在学校办公室当着老师的面狠狠地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给他几个巴掌甚至踹上两脚,直让旁观者怀疑这孩子是不是他亲生的。他父亲有时也跟老师诉苦:对这个小孩的教育他也很重视,从不偏袒护短,孩子犯错误,他都会配合老师进行耐心的教育,甚至不惜拳脚相加,但屡不见效,在教育这个孩子的问题上,他既无奈又疲惫。
对于我的困境,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也及时伸出帮助之手,他们无私地把经验倾囊相教,教我如何维护课堂纪律,如何备好课,如何有效地教育学生。教导主任柯佩治老师和指导老师柴玉良老师经常听我的课,及时指出我存在的问题,告诉我解决的办法。一段时间以后,我的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开始走上正规了,教育对我而言又有了些许的温情和美好的感觉。
但对陈翔的教育,我仍然束手无策。我也学着其他老师的样子对陈翔破坏纪律的行为给予一定的教育和惩罚,有时也请班主任协助教育。当陈翔有情节比较严重的破坏纪律的行为时还会请他的家长来配合教育,当然每次他的家长到校,陈翔免不了又被他的父亲一顿臭骂甚至加上一顿拳脚。我所使用的这些教育手段对别的老师来说或许有点效果,可我使用起来却效果不显著,甚至有适得其反的效果,这也许是因为我的年轻和陈翔对年轻的我的轻视所致。
有一天,陈翔又在我的课堂上,当面顶撞我对他破坏课堂纪律的批评。于是,我在下课后将陈翔带到办公室。
在办公室里,他一脸的不在乎,双手插在裤袋中,身体不停地抖动着,斜着眼光盯着我,对于我的教育,我说一句他顶一句,压根不把我放在眼里。我被激怒了,就怒不可遏地告诉他:“在我把这个事情报告给班主任之前,我先把你爸请过来好好地‘教育’你”。于是,我找出他爸爸的电话号码,走到办公室的一角给他父亲打电话。没想到陈翔这家伙看到我在找电话号码准备给他父亲打电话,赶快趁我不注意的时候溜了出去,我发现以后,马上跟了出去,并在后面叫道:“你到哪里去?你给我回来!”没想到这家伙听到我的叫喊非但没有停下,反而更快的往外跑,我也飞快的从楼上冲下去追他,一直追到校门口,追不上,我气急败坏喊道:“你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有本事你跟我单挑!”陈翔远远的回过头来挑衅地向我喊道。
“有本事你跟我单挑”,逐渐冷静下来的我开始琢磨着他给我留下的这句话。我倒不是怕和他“单挑”,这时,我只是突然发现了自己在教育陈翔这件事上的某些不恰当,觉得自己在处理陈翔的这个事情上,不知不觉的陷入一种无效的循环状态。我总是习惯于学着其他老师的做法,把犯错误的陈翔带到办公室语重心长地教育一番,完了就将他交给班主任去处理,或者是习惯性地通知家长过来配合我们教育,紧接着家长再带回家去继续‘教育’,久而久之,孩子知道了我机械的处理问题的方式,这样的教育当然没有了效果。而且最不应该的是我明明知道陈翔父亲处理孩子问题态度粗暴,对孩子最多只有威慑的作用,而没有教育的效果,还以配合教育的借口让陈翔饱受皮肉之苦。我的内心深处是不是有一种借陈翔父亲之手替自己解恨的潜意识呢?这样的教育方式能会有什么好的效果呢?市场营销本科毕业论文说不定陈翔已经在内心深处看不起甚至是仇视我这样的老师。
看来我得正视跟陈翔“单挑”这个问题,当然,跟他“单挑”不是武力意义上的“单挑”,而是教育策略上的“单挑”。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育的对象是一个年段的二三百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个独特的个体,而我却忽略要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单挑”提醒着我教育学生要在“单”字上下功夫,我想:“所谓的‘单’要求我在教育学生时要针对每个不同的学生,分析其问题的成因,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也许才会有好的效果。在陈翔不断违反纪律这个问题上,我恰恰忽略了“单”的问题。
“有本事你跟我单挑!” 使我这个初出茅庐的教育新兵对教育的理解有了醍醐灌顶的感觉。我们有的时候面对实际所思考出来的道理远比书本上写的理论来得生动,来得有用。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