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4)
伊斯兰认为,先知穆罕默德是人类道德的楷模,因此在方方面面都以先知的言行举止为模范,体现在伊斯兰教育中,就要求建立各种美德:搞好人际关系、行为高尚、性格温和、积极行善、款待客人、探望病人、与邻居和睦相处——不管邻居是穆斯林还是非穆斯林、尊重老人、原谅他人、排难解纷、慷慨、大度、宽容、制怒、谅解他人;还要远离伊斯兰禁止的恶德:说谎、吝啬、小气、冷酷、耍阴谋、骗人、中伤、断绝亲人、骄傲、自鸣得意、自负、目中无人、傲慢、过分、淫乱、怀恨、嫉妒、占卜、霸道、侵犯、残暴,等等。
(三)技能的教育
伊斯兰讲“两世吉庆”、“两世幸福”,所以在宗教教育、信仰教育的同时,并不放弃或放松生活技能的教育和培养。真主在《古兰经》中说:
“或旅行四方,寻求真主的恩惠。”(73:20)
“当礼拜完毕的时候,你们当散布在地方上,当寻求真主的恩惠。”(62:10)
“有知识的与无知识的难道相等吗?”(39:9)
中世纪伊斯兰哈里发国家,非常重视文化建设、教育工作,除了《古兰经》学、圣训学、教法学外,文学、语言学、逻辑学、修辞学、历史学、地理学、建筑学、天文学、医学、物理学、化学、哲学等,都很发达。伊斯兰的建筑学、天文学、医学曾在宋元时期和明朝初期,在中国有很大的影响,中国农历与伊斯兰历曾一度同时使用,回回医学,为中国病患者减轻了痛苦,不仅简便易行、花费不多,而且治疗效果显著,至今沿用,如“拔火罐”。
现在,埃及爱子哈尔大学等伊斯兰高等学校,已发展成为综合性大学,既有宗教学专业,也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专业,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以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
在我国各地举办的各类阿拉伯语学校,培养的主要是外语类人才,初中、高中毕业后,由于现行的教育体制,近一半的学生就不能继续升学,这些学生要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在阿拉伯语学校经过一至三年的学习,已能熟练对话。我国现在正变成世界工厂,轻工业产品在伊斯兰国家很受欢迎,中国和伊斯兰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日趋紧密,伊斯兰国家的商人,来中国义乌等地区采购的越来越多。这就为受过阿拉伯语教育的人,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就业机会。从这一点来说,各类阿拉伯语学校,就充任了职业学校,为社会培养的是外语职业人才。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