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职业规划论文

论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

时间:2015-09-30  作者:尹良成 刘贤利

【摘要】经济复苏与发展,各企业生产由衰落转向兴旺,需要大批技术工人。这就为高职院校毕业生提供了就业去向。就业是高职教育的生命线,这是由职业教育的性质决定的。为此,高职院校应坚定不移地贯彻以就业为导向原则,做到:夯实基础,保障就业条件;多措并举,开拓就业市场;改革创新,提高人才质量;诚信服务,扩大社会影响;就业指导,大力推进改革;校园招聘,搭建求职平台。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就业,导向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必须扎实推行就业“一把手工程”,加强校内教学内涵和校外就业基地建设,通过综合考察,增进与企业联系,加深友谊,扩大合作;了解分析企业用人需求状况,科学评估就业形势与市场,鼓励实习和就业学生,增强信心;为毕业生就业和自主创业创造条件;校内通过就业指导,心理咨询,弱势帮扶,创业教育,职业规划大赛,校友报告会等多种途径和形式,让毕业生做好就业或创业准备,保持良好心态,自我恰当定位;就业管理机构要努力搭建校园招聘和网上求职双向选择两个平台,开通毕业生顺利就业的绿色通道。

一、夯实基础,保障就业工作条件 以就业为导向,首先要为就业工作创造条件,提供保障。

一是组织保障 学院要建立就业指导工作委员会,一把手任组长,各系书记为成员。下设就业指导办公室;各系也应相应建立就业指导小组,由书记任组长;就业办应设立心理咨询中心,配备专职咨询师。

二是机制保障 就业机构制度要健全,分工要明确,运行要规范,既分工又合作,各环节有机链接,使工作顺利进行。就业指导委员会最好半月一次调度会,掌握动态,分析形势,帮助各系解决就业中的重大问题;系就业指导小组每周一次碰头会。一把手应经常深入基层,及时帮助排扰解难,解决实际问题。

三是设施保障 学校应改善就业办公条件,扩大招聘场地。保证各种器材配套齐全。学校应建设校园数字化平台,实现校园信息化,保证就业信息快捷畅通。为招聘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四是经费保障 学院应每年提前安排就业工作专款,保障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管理与工作条件是以就业为导向原则贯彻的基础。

二、多措并举,开拓就业市场

以就业为导向,要求全院上下齐心协力,采取各种措施落到实处。

1、领导重视 学院主要领导应坚持走“亲家”,搞调研,及时了解企业用人情况,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根据动态的就业形势和企业用人需求情况,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巩固校企合作,扩大就业市场。与企业建立教学实习和毕业生供需关系,满足毕业生就业需求。学校领导应主动领导就业工作,积极参与实践,适时调整战略。将毕业生送到经济发达地区实习锻炼,并与就业有机结合。

为提高就业指导质量,学院应编写校本就业指导教材,一把手应亲自参加就业指导课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活动。企业来院招聘,一把手应亲自动员;毕业生被录取,亲自送行,并提出殷切期望。做到毕业生文明离校,并鼓励他们常回校看看。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就业工作人员积极性。就业工作人员开展大量工作,安排就业岗位,有时却遭报怨,不被人理解。一把手应关心、体谅他们,为之排忧解难,改善工作条件,解决家庭困难,学习进修、评先进优、职称晋升等应优先考虑。

2、政策激励 学校应规范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制度,实现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专业化管理,制订量化管理标准,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局面。发动全院职工,人人为推荐毕业生就业做贡献。把推荐毕业生就业数量和质量与年终绩效、评先进优挂钩。对积极参与毕业生就业推荐者,可给予适当奖励。

3、开展创业教育 学生成功创业,可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实现群体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学院应坚持创业教育,激发学生创业意识,培养创业能力,鼓励毕业生大胆创业。学校可视情况拨出专款,鼓励、指导学生创业社团活动,让他们走向社会,勇于实践,体验创业的甘苦。

4、帮扶弱势群体 学院应重视帮助弱势群体,采取奖、贷、助、免、勤等多种办法,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并顺利就业。对残疾生更应采取特殊措施,给予更多关爱,帮助他们联系企业,寻觅合适岗位,让他们顺利就业。多种有效措施可使就业导向原则落到实处。

三、改革创新,提高人才质量

贯彻就业为导向原则,不能墨守成规,必须大胆改革,勇于创新。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一定要开展工学结合。重点是搞好顶岗实习工作。某些专业课搬到生产一线教学,由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共同实施教学与管理,教学过程要做到五个对接,即课堂与车间对接;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教学与管理对接;企业文化进教材,思品教育与企业道德规范教育对接;校企领导思想理念与感情对接。五对接教学可密切校企关系,深化校企合作,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企业所需技能,了解企业文化,建立人脉关系,做到学以致用。

工学结合还可采取学工交替方式。根据企业生产需要,坚持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专业课开课前,先到企业见习,了解企业对技术、技能的要求,然后回校上课。这种交替教学方式,可融合校企两种环境和教育资源,课堂车间交替,理论实践结合,打破狭小课堂天地,开阔学生社会视野。学生学到先进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经验,尝试角色转换,历练吃苦耐劳品格,学会与人交流沟通,对走向社会,拼搏人生大有裨益。高职院校一定要通过顶岗实习或学工交替,达到能力素质培养和岗位需求零距离。如条件具备,可推行“2+1”办学模式,保证学生毕业前至少有半年或一年顶岗实习时间,实习与推荐就业有机结合,不仅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还可使他们上岗就能熟练操作,一定会受到企业欢迎。

2、提升“实训基地”建设水平 高职院校应以培养学生熟练技能为重点,为此应想办法筹资,建立自己的实验楼和实训楼,实现校内实验实训和生产实践一体化,如有先进设备,可与企业合作,进行社会化生产与加工,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扩大就业空间创造良好条件。

3、建设“三师化”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师资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力军,应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专业教师应达到“三师化”、公共课教师应达到多面手标准。即专业教师集“三师”于一身:是教师能教好一门专业课,是实验师能指导专业课实验,是工程师能带领学生进行生产实践;公共课教师应拓宽教学领域,掌握一门专业技术,更好地为专业课教学服务。现有教师可通过多种形式培训锻炼。同时也要引进专家教授和工程技术人员,不断优化师资结构,形成以老带新的格局,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和技术技能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贯彻以就业为导向原则的根本保证。

四、诚信服务,扩大社会影响

贯彻就业为导向原则,除进行硬件建设外,更重要的还要增强软实力,加强就业指导,推行质量保障就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1、实施“质量补救”。高职院校应成立校企合作信息沟通小组,及时反馈毕业生就业信息。对个别表现差或学有缺陷,上岗困难的学生,要及时派人进行跟踪教育,帮助他们排解生产技术难题。通过“质量补救”,增强学校的诚信力。让企业感到用该校毕业生放心。

2、积极开展科技服务。高职院校可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组织教师主动参与本地区课题研究,开展多种形式科技服务。如有项目为地方发展发挥效益,一定会受到普遍赞誉,学校影响会越来越大。诚信为本是就业为导向原则得以长期贯彻的社会保证。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对职业指导问题的思考
下一篇论文:浅析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就业挫折教育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职业规划论文
最新职业规划论文
读者推荐的职业规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