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教育管理论文

浅论伊斯兰的教育观

时间:2015-10-20  作者:马全龙 马少彪
阅书者既有学生,也有王公贵族,还有各类学者,馆长都是有学问的学者,向阅书者介绍书籍,同时答疑解惑。图书馆,大多附属于清真寺,图书来自于大家的捐赠和遗赠,特别是宗教文献方面的藏书。美国学者菲利普·希提(Philip K. Hitti)在《阿拉伯通史》中写道:“由高官显宦或富商巨贾捐资兴建的其他许多半公开式的图书馆,收藏着关于逻辑、哲学、天文学和其他科学的书籍……在十世纪中叶以前,摩苏尔有一所图书馆,是一位公民捐资兴建的,到那里去抄写资料的研究者,由图书馆免费供给纸张。” 可见,中世纪以前就已有伊斯兰的图书馆,收藏的图书种类繁多,而且图书馆对前来学习者“免费供给纸张”,鼓励人们学习。

 

(四)高等教育

伊斯兰的高等教育,大都是在清真寺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如埃及的艾资哈尔大学,就是在原艾资哈尔清真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在已发展成为独立的艾资哈尔大学,原来教授的主要是宗教学科,现在已发展成包括宗教学在内的综合大学,世界排名在前50位,位于我国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之前。公元11世纪塞尔柱王朝建立于巴格达的“尼采米亚”大学,是当时伊斯兰世界的最高学府,中世纪著名的伊斯兰学者伊玛目·安萨里曾担任过这所大学的首席教义学讲座教授。现在还有埃及的开罗大学、巴基斯坦的伊斯兰堡国际大学、沙特阿拉伯的麦地那大学、伊朗的德黑兰大学、科威特大学等,都在宗教学科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综合性大学。为世界各地培养各类人才,既有宗教人才,也有语言类人才,还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人才。这些伊斯兰大学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是,大多数都是免费教育。学生不局限于穆斯林,非穆斯林只要愿意,都可以参加,美国著名学者菲利普·西提、我国伊斯兰教研究资深专家金宜久等,都在伊斯兰高等学校学习过。

在中国,自1955年11月,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在北京成立起,又先后成立了北京伊斯兰教经学院、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昆明伊斯兰教经学院、兰州伊斯兰教经学院、郑州伊斯兰教经学院、宁夏伊斯兰教经学院、沈阳伊斯兰教经学院、青海伊斯兰教经学院、河北伊斯兰教经学院等九所地方性伊斯兰教经学院,这些伊斯兰教经学院为中国穆斯林培养了不少既有宗教知识,又有汉文知识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五)中国古代经堂教育

伊斯兰教自唐代传入中国,起初是以父传子受式的家庭教育为主,伊斯兰在中国以这种方式延续了几百年。 “明代统治者禁止胡服、胡语、胡姓,禁止色目人在其内部同类自相嫁娶……清代对穆斯林的压制、歧视变本加厉。”“由于明清政府推行‘汉化’、‘儒化’政策,加上穆斯林居住分散,长期处于儒、师、道文化的汪洋大海之中,新一代穆斯林子弟难免受到影响……在西北地区,也有‘经文匮乏,学人寥落,既传译之不明,复阐扬之无自’的危机。”一种不同于以往的中式教育,也不同于伊斯兰国家的寺院教育,将中国的私塾教育与伊斯兰国家寺院教育相结合的新的教育方式——伊斯兰经堂教育在西北穆斯林中产生了,由陕西咸阳人胡登洲(1522-1597年)创办。胡登洲朝觐归来后,感觉到中国穆斯林所面临的教育危机,便将伊斯兰国家的寺院教育与中国传统的私塾教育相结合,在自己家中设帐讲学,后将之移到清真寺,逐渐形成一套伊斯兰教育体系,并产生了一种自成体系的语言——经堂语,求学者络绎不绝,至今相沿400余年,经堂教育在清真寺中至今沿用,为中国伊斯兰培养了无数的宗教人才,更为中国穆斯林的信仰传承,道德建设,伦理培养,使之成为合格的穆斯林,成为道德健全的人,其历史功绩无可替代。

(六)中国近现代新式教育

伊斯兰经堂教育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在传承伊斯兰的信仰方面功不可没,经过300多年的发展,由于相沿成习,没有进行充实和改进,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经堂教育的历史局限性也暴露出来。对此,原北京大学著名伊斯兰学者马坚先生在他所译的《回教教育史》的“译者序”中,有一段精辟的论述:

中国回教的寺院教育,只注重宗教教育,而不注重普通教育;又宗教学校的学生,只学阿拉伯文而不学国文;这种寺院教育,有种种的缺点。

回教社会,固然需要精通回教教义和教律的专门人才,来主持宗教的事务……

回教社会,不但需要宗教师,同时还需要教员、医生、法官、律师、裁缝、木匠、石匠、泥水匠、铜匠、铁匠、银匠……

我们既是回教的信徒,又是中国的国民;我们应该认清回教信徒所应尽的义务……中国国民的义务,是认识中国的语言、文字、历史、地理、国际地位和国民的权利、义务……像先贤王岱舆、马文炳、刘介廉、马复初,那样杰出的学者,真是凤毛麟角……

民国以来,回教有识之士,深信回教的寺院教育,不足以满足新时代的要求,乃于宗教学校外,另设普通小学校,而于宗教学校内,添设国文、史地、博物、数理化、公民等科。

鉴于经堂教育的这种历史局限性,中国伊斯兰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仅靠经堂教育,不能满足发展了的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先后在全国范围创办北京回教师范学堂、武昌清真小学、兰州清华小学、银川蒙回师范学校、沙甸鱼峰小学、蚌埠成达小学、济南成达师范学校、晋城崇实中学、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万县伊斯兰师范学校……等等, 一大批包括小学、中学、师范学校在内的伊斯兰新式学校,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发展,为中国伊斯兰培养了像马坚、纳忠等穆斯林学者,为中国培养了阿拉伯语专家学者,新中国建立后与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在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各领域的交往中,弥补了新中国的阿拉伯语人才不足,对阿拉伯语人才的需求,穆斯林学者在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四、伊斯兰教育的内容

(一)信仰的教育

信仰的教育,是伊斯兰教育的核心内容。建立在“认主独一”前提下的六大信仰,信真主、信天使、信使者、信经典、信末日、信前定等,是伊斯兰信仰教育的主要内容。真主在《古兰经》中说:

“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确信真主和使者,以及他所降示给使者的经典,和他以前所降示的经典。谁不信真主、天神、经典、使者、末日,谁确已深入迷误了。”(4:136)

“你们把自己的脸转向东方和西方,都不是正义。正义是信真主,信末日,信天神,信天经,信先知,并将所爱的财产施济亲戚、孤儿、平民、旅客、乞丐和赎取奴隶,并谨守拜功,完纳天课,履行约言,忍受穷困、患难和战争。”(2:177)

伊斯兰的五大功修,念、礼、斋、课、朝等,同样是信仰教育的一部分。

(二)伦理道德的教育

真主在《古兰经》中强调:

“且能拗怒、又能恕人。真主是喜爱行善者的。”(3:134)

“故你当饶恕他们,原谅他们。真主确是喜爱行善者的。”(5:13)

“你要原谅,要劝导,要避开愚人。”(7:199)

“你应当以最优美的品行去对付恶劣的品行,那么,与你相仇者,忽然间会变得亲如密友。”(41:34)

“真主的确命人公平、行善、施济亲戚,并禁人淫乱、作恶事、霸道。”(16:90)

像这样的道德教诲在《古兰经》中不胜枚举。

先知曾说:“我的使命是完成一切美德。” “宗教就是良好的品德。”“你们中最优秀者,乃是你们中道德最高尚者。”《古兰经》也赞美先知穆罕默德说:“你确是具备一种伟大的性格的。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内涵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枣庄经济学校尝试以新的职教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下一篇论文:浅谈大学生实习导游的心理压力及心理调试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教育管理论文
最新教育管理论文
读者推荐的教育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