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与实际动手能力,提升他们毕业以后在人才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学校除了自身的实验实训条件外,还可通过与企业的联合培养来加强核心课程建设中的实践环节。因此,核心课程要依托相应企业和行业来联合落实,通过校企结合的教学实践资源,构筑校企之间“双向介入、互助双赢、工学结合”的核心课程培养模式。
五、结束语
高职院校首先要对各个专业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然后根据这个定位做好充分的技术调研,在相关企业的配合下,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重点突出专业核心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教师讲授核心课程,在核心课程的实训过程中,充分做到校企结合、工学结合,通过核心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无疑将会使学生在实现初次就业、优质就业、自主创业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拥有更强的竞争优势。因此,要不断研究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不断地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促进高职学生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 高翔.改革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核心竞争力[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0卷第3期2003年9月
2 黄志辉,陈洪梅.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第20期(总第552期)
3 刘涛.提高高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J].机械职业教育,2007.1
4 李志艳.哈佛大学核心课程和北京大学通选课比较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6.10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