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高等教育重视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高等教育不是教条式的灌输,而是潜移默化的熏陶。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调节心理状态、开发心理潜能、完善个性发展、保持心理健康,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传统美德与公民道德教育学生,通过广泛开展群众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和造就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实守信、知书达礼的现代公民。
四小结语
大学教育既要让学生学到专业知识,又要让学生的品质得到提高。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思想可塑造的最佳时期,正是培养青年人“德”的最好年龄段,珠三角高校处于特殊经济地带,校园文化要“强身壮体,占牢思想阵地,培养学生高尚情操。
参考文献
2 吴淞豫 社会转型时期宏观环境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 洛阳大学学报 2003 09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