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保护论文

浅议园林美的欣赏和创造

时间:2011-04-24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在园林事业突飞猛进发展进程中,不时能听到看到对于一些园林景点的争议,究竟怎样的园林才是美的,如何创造出美的园林,对于把握园林发展的正确方向具有重大的意义。园林美具有多种特征,不同的视角对于园林美有不同的标准,下面就从在日常生活和设计中比较常涉及的几个方面谈谈园林美。
关键词:园林美,欣赏,创造

 

经济、政治是制约园林发展的根本因素。[1]目前,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园林事业也随之繁荣起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口的不断膨胀,使城市突显了高楼大厦,生活在混凝土盒子里的市民渴望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在园林事业突飞猛进发展进程中,不时能听到看到对于一些园林景点的争议,究竟怎样的园林才是美的,如何创造出美的园林,对于把握园林发展的正确方向具有重大的意义。

1.美与园林美

美是指人对自己的需求被满足时所产生的愉悦反应的反应,即对美感的反应。美不是孤立的对象,而是与人的需求被满足时的精神状态相联系的人与刺激的互动过程,它可以是现实需要被直接满足时的感受,也可以是以往需求被满足的经验和记忆。[2]

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3]园林美具有多种特征,不同的视角对于园林美有不同的标准,下面就从在日常生活和设计中比较常涉及的几个方面谈谈园林美。

1.1园林美的时代性

不同的时代,由于服务对象的不同,社会环境的差异等因素,园林美有不一样的标准。

众所周知,中国园林(特指中国古典园林)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在全世界都享有较高的声誉,其及富有诗情画意的意境,精湛的造园技术,高超的空间营造手法,实在让人赞不绝口。但在当时的封建社会背景下,园林是为少部分人服务的,对于园林为广大人民服务的今天显示出明显的局限性。其一米见宽的园路、游廊不能满足交通功能,如织的人流更不可能让人细细体味园主深远的意境。如果把古典园林照搬照抄地运用在现代园林中,不能称之为美的园林,只有发展式的继承才是有生命力的。

1.2 园林美的地方性

在古典园林的两大体系中,可分为西方的规则式园林和东方的(以中国园林为代表的)自然式园林,前者受西方形式美思想的影响,崇尚人工美,体现人战胜自然的力量,其园林从布局到建筑物样式到植物栽植和修建,都体现了强烈的规整感和人工痕迹;而中国园林由于受诗歌、绘画和老庄思想影响,崇尚自然,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体现天人合一的和谐感,在地形处理上以自然为摹本,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植物展现出自然的形态。正因为园林美的地方性,人们可以从园林形式上辨别是哪个体系的园林。

今天,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园林风格不断渗透,甚至出现照搬照抄的“异地重建”现象,园林美是否还有地方性?

2008年,广州遭受了严重的寒灾,不少热带植物被冻死;目前不少照搬所谓欧陆风格的楼盘水景由于维护成本高而不得不成旱景。免费论文。可见,不考虑地域性,盲目照搬园林风格和引种树种是不可取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文化的才是永久的”,只有尊重园林美的地方性,才能坚守住岁月的考验。免费论文。

1.3 园林美的生态性

近些年,由于某些政府官员的功利心驱使,追求形象工程,曾出现“草坪热”和大广场现象,为了营造这种“宏伟”的效果,甚至不惜把原有的乔灌木砍掉,广东气候较为炎热,早晨和晚上草坪、大广场上热闹非凡,其他时候少有人问津。这种园林实用性不高,而且其生态效应较差。事实上,人们更热衷于在榕荫广场等有所遮蔽的空间里进行活动。应该认识到现代园林的社会性和群众性,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需要,为人们营造一个小气候舒适的空间。随着全球气候条件的恶化,全世界都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要性,现在西方都在锐意学习中国自然式园林,我们更应该尊重园林的生态性,延续“天人合一”的理念,这是世界园林的发展趋势。

2 园林美的创造

园林中包含山、水、屋(建筑)、树(植物)、路等几大要素,园林是多种要素的有机组合。要创造出美的园林,一方面要处理和运用好园林要素,同时要树立尊重自然、尊重地域差异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地运用造景手段,正确地看待历史和地方的园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园林发展上走出正确的道路。

2.1山水骨架及空间的营造

山(地形)是园林的骨架,水是园林的血脉。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注重营造山环水抱的园林格局,“地得水而柔,水得地而刚”,“山要回抱,水要萦回”,“水因山转,山因水活”。可见,山、水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异常重要。如今由于水资源的缺乏和维护成本较高,有些地方不适宜布置水景,尤其是大规模的人工水系,但适当地处理好微地形能很好地提升园林整体效果,“地势起伏可以表现出崇高之美”[4],通过地形还可以围合和分隔空间,阻挡和引导视线,使游人产生不同的空间感受,产生游园趣味。

园林是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是一个空间,因此,处理好空间关系是创造园林美的一个关键环节,尤其是在现代都市,寸土寸金,园林绿化用地非常紧俏,继承和发展好传统造园手法中行之有效的空间处理方式,如运用空间对比,对景、障景、框景等手法,营造出丰富的园林空间更显必要。

2.2 园林植物的配置

随着人类对植物在健全生态中的作用和自身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依赖关系的认识,人们对生态、自然的追求愈加明显,植物在园林中的比重会越来越大。

2.2.1 把握植物的色彩

园林植物品种多样,色彩丰富,是天然的视觉冲击材料,而通过眼睛最容易引起人的美感。不同的色彩可以让人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绿色最能给人回归自然的亲切感,红、黄等暖色调能产生喜庆、热烈的气氛,白、兰、紫等冷色调给人恬静、舒适的感觉。不同功能区域使用不同的色彩主色调,再配以对比色点缀求得统一与对比的协调感,如公园入口应以暖色调为主,而安静休息区当以冷色调为主。

2.2.2 注意种植乡土树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扩大,各地园林引种外来树种现象普遍,这种异域风情一定程度上猎取了人们的好奇心理,得到人们的推崇,但从长期发展来看,外来树种不适应当地气候环境,造成养护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外来树种的入侵,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应谨慎对待。免费论文。种植乡土树种,能让园林体现地方特色,同时,种植乡土树种能产生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应。

2.2.3 运用植物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的绘画、诗歌等文化体系里,不乏将植物人格化,歌颂以物言志,如松、竹、梅是岁寒三友,梅、兰、竹、菊是四君子,荷花是纯洁高尚的象征,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雨打芭蕉、残荷听雨等都是很有意境的植物组景。巧妙地运用植物的特定内涵,能很好地提升园林的文化韵味。如深圳万科第五园、广州清华坊以竹子为主调植物,结合传统建筑元素,打造出富含中国情结的,文化档次较高的楼盘。

2.3 园林建筑的布置

园林建筑是园林要素之一,在仅为少数人游赏的中国古典园林中,建筑比较密集,一般用建筑围合园林空间,这种模式难以满足现代人回归自然的需要,园林建筑更多地成为遮风挡雨、点景等的作用及满足必要的服务设施功能,如小卖部、洗手间等,园林建筑应该成为园林的配角,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在建筑的形式上,应该挖掘其文化性,注重用后现代手法去营造园林建筑,继承和发展好传统建筑风格,使其成为反映地域特色和人文风情的景观。运用切出重构、易位重构、尺度重构等后现代手法。

2.4 发扬地域特色,尊重自然生态

发扬地域特色,尊重自然生态是园林设计的原则,只有把握好了这个原则,才能用好“拿来主义”,抵制粗俗抄袭之风,摈弃“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崇洋媚外心理,走出中国现代园林风格。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百度百科.美.http://baike.baidu.com/view/45754.htm
[3]杜汝俭,李恩山,刘管平.园林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张婉.生态美视野下的园林艺术设计.[D]南京林业大学
[5]余树勋.园林美与园林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浅议影响城市大气污染质量的气象因素
下一篇论文:设计色彩的表现性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环境保护论文
最新环境保护论文
读者推荐的环境保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