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联盟企业共享知识的互补度。
、 、 三者都是随着 的增大而上升。由于 ,在公式 、 ,随着 的增加 变小。当 一定时, 越大企业越不会主动违反契约。两个企业的知识互补性越高,越容易达成长期的知识共享联盟。
5, : 指知识共享的协同和倍增效应, 代表企业拥有的知识存量。 系数越大,协同效应、倍增效用越大, 、 、 越大。企业的知识存量越大,共享输出的知识越多,利润下降。相反如果合作方拥有量大知识,通过知识共享可能获得的利润就越多,企业越倾向于组建联盟,不进行知识共享或进行投机行为的概率降低。
6, :政府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程度。 的值越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越大,反之说明政府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 是企业的侵权行为被发现并确认的概率, 指对侵权企业的惩罚程度。一般 是比较稳定,与企业的侵权行为得益或给被侵权企业造成的损失成正。因此 成为影响联盟能否维持的重要因素, 越大知识产权制度越完善。理想情况下 ,知识产权制度非常的完善,如果惩罚制度合理,能保证 恒成立,知识共享联盟容易得以构建和维持。
五、结论
知识联盟是战略联盟发展的一种高级形式,企业在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中,为促进知识流动、共享知识资源和创造新知识,通过与其他企业、机构和科研院所之间通过各种契约或股权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网络组织。本文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影响知识联盟组建和维持的关键因素。笔者认为企业知识的互补性和战略目标相似性是知识联盟建立必要条件,它不仅是企业构建联盟参与约束,也是企业的激励相容约束;建立和维持联盟的投入成本是决定企业参与与否的最关键因素;战略联盟强调的是长期合作带来的长远利益,因而知识联盟双方需要用战略眼光分析对方;企业加强内功修炼,提升学习、消化、吸收新知识的能力;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能够有效规避联盟中的投机行为,促进知识的有效共享。知识联盟建立、维持和发展影响不是单方面的,多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使得企业的行为决策更加不确定、困难。企业考量知识联盟时,应更全面的分析各要素,权衡利弊,三思而后行。
参考文献:
[1]王建宇,樊治平.合作知识创新中资源共享决策的博弈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10) :1017-1020.
[2]陆瑾.基于演化博弈论的知识联盟动态复杂性分析[J].财经科学,2006,(3):54 - 61.
[3]李宪印,陈万明.组织内知识共享的进化博弈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8,(12):170-171.
[4]陈萍.组织内部知识共享的进化博弈分析[J].图书与情报, 2008,(4):76-79.
[5]蒋国瑞,李蕾.隐性知识共享中合作的博弈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5):242-243.
[6]赵慧娟.组织间知识共享的博弈分析[J].商业时代,2008,(13):58.
[7]蒋蓉华.企业知识共享的博弈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8,(1):125-127.
[8]宁烨,樊治平,冯博.知识联盟中知识共享的博弈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9):1046-1049.
[9]张静.基于公平偏好的知识共享博弈研究[J]. 科技与管理,2007,(6):17.
[13]陈菲琼、徐金发.竞争与合作是企业知识联盟的最佳行为模式[J].科学研究.2001,(4):30-34.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