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巧权力领导的环境智慧
环境智慧是一种直觉性的判断技巧,领导者利用这种技巧将策略和目标相匹配,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制定聪明的战略。[2]84而权力会随不同的环境发生变化,领导者的技巧也会适应不同的环境,这就要求领导者应根据对环境的了解成功综合运用软硬权力,实施巧权力领导战略。
(一)了解文化环境
文化和领导是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文化是指团体传递信息和价值观的重复行为模式,领导者要提高领导效果,就必须懂得社会文化心理,善于进行文化经营。[10]管理组织文化是最重要的领导职责之一,领导者在创建团队和组织时首先要建立组织文化,文化产生后就会决定选拨领导者的标准,进而决定谁能成为领导者、谁不能成为领导者。如果领导者不能认清自身所处的组织文化氛围,那么组织文化就会反过来约束领导者。
具有环境智慧的领导者认识到技巧,要想改变政策,有时需要先改变组织文化,而且他们会认识到不同情况下文化的可塑性有多强。领导者应时刻提醒自己注意,并通过训练改善对复杂问题的思考能力,更好地体验跨文化环境,挣脱思维定式的束缚,并设身处地地去体验其他文化观点。这还要求领导者了解不同的沟通方式会对不同的听众造成怎样的影响。
(二)权力资源的分配
环境智慧要求领导者通过直觉来感知和评估团体中的权力资源分配。领导者要了解团体的政治文化,评估政治文化与可用软硬权力网络分配的关系,以及使用软硬权力会带来那些成本。文化和权力密切相关,因为在特定环境中哪些资源会产生权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目标的表述。团体的政治文化、正式结构和习惯规则决定着领导者在具体情境下可使用哪些权力资源。
领导者应了解自己权威的来源,还要对身边小圈子和广义群体的忠诚度强弱做出正确评估。领导者可以从与圈内成员的关系中获得许多利益。当领导者没有时间执行全部责任时,忠心耿耿的下属的协助就显得尤为可贵。[11]如果团体成员的身份认同较强,那么领导者只需发出服务于团体利益的感召倡议就能获得巨大的软权力。而在某些环境下,这种号召可能只会招致风凉话和恶性反弹,这时或许对人许以实际利益会更加有效。
领导者还要了解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政治、文化的不同,认清这种分野对权力分配的影响。在公共决策过程中,往往要求信息公开,不能搞暗箱操作,公共领域决策犹如在玻璃鱼缸里做决定,一切都要暴露于外,这会对可用的权力资源造成影响和限制。
(三)群众的需求
领导者不是自封的,要看群众承认不承认,批准不批准,要注意听取群众的呼声,[9]69掌握群众不断变化的潜在需求。领导者必须了解,要想让群众配合开展痛苦的变革,都需要哪些条件。领导者还要自问,哪些地方可能会出现对改革的抵制,又可采取哪些行动、传达哪些信息来说服人们开展痛苦的适应性努力。如何创建联盟来疏解抵制情绪?如何使用硬权力来化解抵制,同时又不损害吸引诱导的软权力?
领导者需要评估群众参与决策的环境。即便在群众愿意接受专制型决策的情况下,领导者仍可扩大参与面,从而提高群众的团体意识技巧,培养他们对决策的责任感。如果领导者认为团体当前所处的形势要求进行适应性变革,那么他不必急着做出决定来缓解当前的紧张局势,而是可以让群众尽可能多地参与进来,进而让他们自己认识到变革的必要性。
(四)危机和时间紧迫性
危机是不稳定形势下的转折点,通常伴随着时间紧迫性。危机对于一个组织和政府来说,可能是灾难,也可能是转机论文服务。[12]危机爆发的时刻,会引发人们的深思,并为变革打开机遇窗口。危机是对关键价值观造成威胁的时刻,而且需要及时做出反应。时间紧迫性的危机环境与缓慢发展的危机大不相同,这时领导者必须在有限时间内做出抉择,不过这种明显的紧迫性也会让他人愿意赋予领导者较大权力。在这种环境下,领导技巧会有不同的要求,比方说要在心理上做好准备,要在压力下保持镇静,还要善于同群众沟通,让群众放心。
树立危机感是领导者可用的一种工具,可让跟随者认识到适应性变革的必要性。有效的危机领导不光要了解何时把决策权下放,如何安抚公众,还要在危机前就做好防患于未然的领导工作,包括提前建设机制、加强培训、确保各项准备工作就绪等。换言之,除了危机发生后安抚人心的软权力之外,务实型管理技巧也同样重要。
(五)信息流
塑造信息流的环境是高效领导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者需要确保团队的设置得当,建立起良好的团队信息沟通文化,了解在什么阶段需要发挥领导作用,以获得有用的信息。领导者需要了解如何设计和监督高效的信息系统,确保计划得以执行。领导者要是不了解信息的上传过程,下属就会只汇报领导爱听的,造成偏听偏信。领导者还应了解他们发出的信息如何传递,又会被跟随者怎样解读。不同情况下,信息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真和夸大。领导者也要了解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接收和处理坏消息。要是最高领导者都不负责任,那么不良信息很快就会在群众中散播开来。
信息能产生权力技巧,领导者需要进一步了解网络和权力之间的关系,来调整策略,建设好自己的团队。而以网络为代表的多种媒体的新出现,则为相关决策者提供了另一个更为全面更为集中的民意反映。[13]领导者如果能控制网络中的信息流,最大化地发挥网络问政的积极功效,抵消网络的消极作用,那么他就掌握了重要的权力来源。
四、结论
领导是一门艺术,领导者通常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领导技巧是可以学习的。领导者应将多种不同的软权力技巧与马基雅维利式的硬权力技巧相结合,不过从道义上说,如果可能的话,领导者通常应选择软权力方式。对于包含情商、远见和沟通技巧的软权力手段以及包含政治和组织技巧的硬权力手段来说,潜在的领导者应进一步了解这些软硬权力手段的来源和局限性,必须更好地了解环境智慧的本质,用环境智慧来引导直觉感知,从而制定巧权力领导战略。
聪明的领导既需要软权力技巧,也需要硬权力技巧,既要善于搞协作,又要善于下命令。最有效的领导者实际上就是那些根据不同环境智慧以适当比例综合使用软硬权力的人,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用的方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达到巧权力领导之道。
参考文献:
[1][美]约瑟夫奈.范守义译.成就巧实力[J].英语文摘,2009(9):10.
[2][美]约瑟夫奈.李达飞译.灵巧领导力[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47.
[3]钟龙彪.巧实力战略与奥巴马新外交[J].现代国际关系,2009(5):7.
[4]王晓芸.巧权力理念及其对领导力提升的启示[J].领导科学,2009(26):20.
[5][美]约瑟夫奈.门洪华译.硬权力与软权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6.
[6][美]哈格斯,吉纳特,柯菲.朱舟译.领导学:在实践中提升领导力[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60.
[7]朱立言,高鹏怀.领导科学与艺术[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145.
[8]李小三.现代领导哲学思维[M].北京:研究出版社,2009:141.
[9]邱霈恩.领导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1.
[10]连玉明.学习型领导[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10.
[11]常健.现代领导科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220.
[12]姚巧华.领导干部能力新观[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130.
[13]洪向华.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215.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