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低碳生活论文

高碳经济区域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基于巢湖市的思考_挑战-论文网

时间:2014-05-07  作者:王永龙
巢湖市要创造条件,引进相关技术。当前水泥行业的余热发电、热电联产等技术引进,效果明显。

发展低碳经济是个全新的理念和发展模式,需要加强低碳领域人才培养和机构建设,特别要提高企业决策者的低碳意识和理念。要吸引相关技术和管理人才,培养和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低碳研究队伍。政府义不容辞,要积极帮助引进人才,不管“是姓资还是姓社”,只要是能促进巢湖可持续发展。

(五)控制高碳产业发展速度,实行低碳生产

巢湖市2009年工业产值和能耗“双升”现象说明,这种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取得的。要扭转日益恶化的趋势,必须降低发展速度,就是降低高碳产业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大淘汰污染工艺、设备和企业的力度;提高各类企业的排放标准;提高建材、化工、电力和轻工等行业的准入条件,新建项目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准入条件和排放标准;制定必要的经济政策和惩罚措施。排污收费制度要改进,罚款只有超过采取防治措施的代价的情况下,这一措施才会有效。当前,可以在电力、交通、建筑、化工等能耗高、污染重的行业先行试点,加快淘汰能耗高、效率低、污染重的工艺、技术和设备,作为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

发达国家在后工业化时期,一些重化工等高碳产业和技术不断通过国际投资贸易渠道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同样,国内发达省份也在转移有关产业。巢湖市正抢抓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从实践产业梯度转移规律入手,积极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尤其是着力打造成功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集中区”。此时要特别注意并防止引进传统高碳产业,以免产生“锁定效应”。要精心谋划“四大建设”,极力做到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

实现低碳生产,具体来说,一要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碳产业。创造条件发展光伏发电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生物质发电产业、核电产业和CDM项目。用高新技术改造化工、水泥等传统产业,降低GDP的碳强度。大力发展文化创意等低碳产业,积极推进低碳科技服务业、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

二要大力推进化石能源低炭化。大力推进煤炭净化技术创新,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垃圾焚烧发电和秸秆等生物质能发电,以及煤层气和煤矸石等尾矿的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实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逐步脱钩。

三要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加速发展天然气,积极发展煤改气发电,深入开发太阳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

(六)低碳消费,实行可持续的消费模式

在交通运输领域,鼓励步行、骑车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发展低排量小型汽车;在建筑业领域,开发绿色建筑。倡导节能建筑,使用新型节能墙砖、节能灯具和节能水电系统;

在生活方式领域,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以及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全面加强以低碳饮食为主导的科学膳食平衡。低碳饮食,就是低碳水化合物,主要注重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消耗量,增加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从日常生活做起,节省含碳产品的使用,实行可持续的消费模式,为实现低碳经济作出贡献。

(七)积极增加碳汇

碳汇主要是指森林和农业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研究表明,每增加1%的森林覆盖率,可以从大气中吸收固定0.6亿—7.1亿吨碳;一亩树林一年可以吸收灰尘2万~6万千克,每天能吸收67千克二氧化碳,释放出48千克氧气;当城市绿化面积达到50%以上时,大气中的污染物可得到有效控制,

发挥碳汇潜力,就是要通过土地利用调整和林业措施将大气温室气体储存于生物碳库。抓住国家发展林业机遇,加强和改进林业生态建设和管理,扩大造林面积,提高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增加农田土壤碳贮存,减少农业碳排放。充分利用农业和森林的碳汇潜力,获得国家和国际清洁机制的支持,为发展低碳经济增添力量。

(八)稳定低生育水平

中国在过去30年里少出生了4亿人口,按照目前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4.57吨计算,中国如今每年减少18.3亿吨二氧化碳排放。作为高碳经济区域——后发地区,更应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发展低碳经济创造条件,进而作出贡献,绝不能有丝毫松动,使人口成为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结语: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中国也已经确定了自己的宏伟目标,并正在积极加以落实。高碳经济区域面对的困难虽然很多,但机遇也很多。政府和干部起着决定性作用。只要政府敢于面对现实,认真分析问题,采取恰当办法,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信高碳经济区域也能走出一条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贾华强.低碳经济: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党课参考[J],2009,(12)
2 周宏春.解惑低碳经济.社会科学报[N],2009年10月15日
3 张坤民.发展低碳经济要有紧迫感.求是[J],2010-01-24。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低碳经济思想及其实践指引_关-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制造业低碳物流构建途径分析-论文网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低碳生活论文
最新低碳生活论文
读者推荐的低碳生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