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课堂教学怎样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怎么教?是教出来的吗?虽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各学科标准中都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列入课程改革目标,都要求教师关注它,但是,这决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像讲解知识要点一样,通过讲解的办法,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给学生。一般来说,态度与价值观,可能是没法“教”的。
每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选择,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通过模仿、尝试和实践体验而逐渐习得的。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参与者中发展自我,在体验中认识社会生活,是每个学生主体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活动,最重要的是教育者用自己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选择去影响学习主体,是教育者通过身体力行的示范活动来言传身教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并积极创造有利于学习主体尝试选择、参与者和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这种尝试的实践行动中形成个性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知,形成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说,回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怎么教”的问题也不难,要点有两个:一是教师真心实意的身教,二是创造机会让学习者尝试从教师身教中体会到的认识。
四、课堂教学怎样实现多给目标的整合
1.在知识与能力的教学中,重视知识的产生、发展、应用、再发展的史实,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重视学习知识泊基本方法与方法选择的意义,授学生以“渔”,使学生受到方法论的教育;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与合作性,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悟,使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与自学性。
2.把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渗透在知识能力的教学之中,使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获得坚实的基础。重视教与学的方式的配合;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的素养以及教学条件为依据,选择课堂教学的方式。重视学生活动与训练的设计;保证覆盖面和参与度;体现程式性,留下延伸性。重视知识的探究过程;选准探究内容、创设探究情境、提出探究问题、营造探究氛围、亲历探究过程、启迪探究思维、体现探究价值。重视交流;动口——语言交流、动手——操作交流、动键——网上交流。重视互动;动脑——思维互动、动身——实践互坳、动情——情感互动。
3.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融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实现的过程之中,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获得体现的载体。一要重视情境创设:创设源于学生的经验而又高于宪政的简单经验的学习情境,把学习目标定在学生的认知最近发展区内,激励学生跳起来摘取学生成功的桂冠。二要重视榜样的力量;通过老师的身体力行的示范活动来言传身教的真实性和可行性,通过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的榜样作用,积极创造有利于学生主体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这种尝试的实践行动中形成个生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认知,形成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是教学目标的核心,它通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过程而最终实现;过程与方法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它渗透在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中而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它伴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而实现。三维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只能作为一个整体来达成,不能分割。
在新课程中中,三维目标是主要矛盾,知识与能力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假如把化学素养比做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过程与广泛、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上层建筑,基座稳固了,化学教学的根基才不会产生动摇,“上层建筑”也才能发展得越高。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重要的一维,没有它,将使化学教学回到课改前的状态,仍然是填鸭式的教学。没有“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也将难以落实。在兼顾其他二维的情况下,知识和能力的坚实牢固,是化学新课程追求的目标。只有课前地认识和理解,在课堂上充分地落实和融合,代写本科论文我们的化学课堂才能实现“三维”目标的达成。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