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初中语文论文

语法翻译法在中国的必然性_农耕型文化特点-论文网

时间:2015-02-10  作者:吴芳芳
实践已经无数次地反复证明,任务型教学不适用于中国的外语教学。

3.3语法翻译法的优点

与上述两种教学方法相比,语法翻译法具有独特的优点,这些优点更适合中国国情。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语法翻译法是教师传授语言知识,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首先,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学习者的母语来讲解词汇及语法规则,就避免了在直接法、交际法中可能会出现的学习者对语言知识的一知半解。其次,教师注重语法教学,通过分析、展现各种语法现象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语法框架,使学生在认识语言系统性的同时更理性、更高效、更科学地学习。

第二,语法翻译法是教师检验学习者理解程度、获得教学反馈的有效手段。通过翻译的方式,教师可以清楚地了解学习者对讲解内容的理解程度,因为只有达到了对语言现象的透彻理解,才有可能做出正确的译文。有了这一积极的课堂反馈,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查缺补漏,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最后,翻译本身也是一种交际手段,一种适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实际技能。随着国际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步伐逐步加快,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渐频繁,社会对各类笔译、口译及译述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大大增加。翻译已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的手段,而更应被看作是一种教学的目的。翻译能力也不再是一种学习语言的能力,而更是一种对语言的应用能力。所以在外语教学中通过翻译本身来培养翻译能力已成为一种当务之急。

4.语法翻译法成为必然性的渊源

语法翻译法在中国能够长期存在并且还会继续存在下去并不仅仅是它自身所具有的优点,也与它自身的缺点:不注重能力的培养有关。这与中国的历史文化特征和国情有很大的关系。

4.1“天地者,生之本也”的农耕型文化特点。

千百年来,人们生长作息于“黄土地”,把土地当作自己的命根子,在一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悠悠岁月中,炎黄子孙养成了一种踏实诚恳敦厚笃实的性格。农耕型文化把人际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作为理想目标。孔子高弟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庸》说:“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在民族关系上,我们的祖先历来推崇文治教化,主张:“协和万邦”,形成了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传统。小农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市场需要而是为了自给自足。为了保证这种简单再生产的顺利进行,需要的是社会秩序的稳定。因此,强调个人必须服从社会、群体的利益,否定个体的独立意识,将个人融化于群体之中。

正是由于这种农耕型的文化特点导致了人们只注重道德修养,忽视个性发展。重文轻理导致对实用知识的不够重视。这对我国在外语教学产生了潜在的影响,表现在:注重外语知识的传授,注重词汇结构、语法规则的讲解,造句、翻译练习,注重通过阅读来学知识,忽视语言实际运用,弱化听力、口语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语言形式的背诵记忆,书面操练,忽视语言在实际语境中应用。而这些正与语法翻译法相适应,所以语法翻译法在中国长盛不衰。

4.2.中国人的性格特点

古代中国与外界接触甚少,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里,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人民形成了服从,谦让的个性。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性格: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我表现意识,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和耐力,追求和平,崇尚中庸协和,讲究稳定安宁的内向性格;另一方面又谨小慎微,厚古薄今,崇尚权威,不思变革。又由于西方语言与中华民族的本族语言在语音、结构等诸方面都相去甚远,在具体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上就倾向于接受西方传统的研究成果,以求稳妥,而学习者愿意也能够凭借刻苦耐劳的意志努力继承和吸收异域的语言规则。

4.3.教育制度

科举制度在中国存在了一千多年,对中国人学习、生活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科举制度在近代考试体制(1840——结束科举)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它在近代几乎是统治阶级(大部分满清权贵)愚民政策的代言人,极大地扼杀了那时年轻人的创新精神,特别注重八股文等与时事无关痛痒的考察。那时读书人都抱着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主义思想,把当官看作学习知识的终极目标。而且那时的知识,重人文、轻科学。科举制度所考的知识大都是死记硬背的,要求写的八股文又都是有严格的条条框框,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考生的自由发挥,形成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并且喜欢学习语法规则记忆知识,不善利用知识。对于现行的教育制度,高考,四六级考试中,语法题所占比重很大,这也促使了老师大量运用语法翻译法。

5.语法翻译法的改进

随着时代的发展,实用型人才必不可少,语法翻译法也需要改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的具体条件是幅员广大但各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由于历史原因,国民整体外语水平不高,师资条件差;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学生班额常常偏大。针对这种情况,语法翻译法在经过合理改造后还不失为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应急性”教学方法。

第一,在运用语法翻译法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充分挖掘教学素材,合理创设语境。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由庖丁解牛想到的—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切入点的选择-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当今的初中生“渴望得到”什么—关于一次检测作文的分析报告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初中语文论文
最新初中语文论文
读者推荐的初中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