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例如:在讲授“垂直”这一章概念时,我有目的的设计了一组Flash跳水的动画,每当画中人物成功的跳入水中后,其滑稽的动作立即引起学生的注意,当第二次这个人物没有成功,斜插入水后,画面的播放器中传出“啪”的一声,学生们几乎全都笑了,一片水花过后,画面上打字幕“他为什么没有成功呢?”
所有学生几乎同时说出来:“不垂直”。
教师问:“什么叫垂直呢?”
接着教师讲解了有关垂直的概念。
这节课几乎没有费什么力气,就完整的进行下来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明白了什么叫“垂直”,论文甚至到以后 只要提问到不垂直的问题学生几乎异口同声的说“啪”,可见这样的情景给学生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
理学家赤瑞特拉认为:人一般可以记住阅读内容的5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的内容的70%。我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强大的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技术,创设出各种情景氛围,而且是传统教学中的教具和语言无法企及的生动、逼真和引人入胜。
二、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更牢固的掌握几何基础知识。
美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在《人人关心:数学教育的未来》的报告中指出:“实在说来,没有一个人能教数学,好的老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建立起自己的数学理解力时,才能真正学好数学。”“学生要想牢固地掌握数学就必须用内心的创造与体验来学习数学。”
皮亚杰的“建构”的观点是与“活动”的观点有紧密的联系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必须掌握“活”的几何概念,这就必须使学生在几何学习充满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教育家斯腾伯格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视为交往过程,要注重交往的改进,特别强调学生个性的“自我实现”。传统的几何教学中的教具运用,并不能使抽象的几何概念真正的形象化、具体化。而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几何概念真正“活”起来。
比如用《几何画板》讲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可以使直线转动,产生与已知圆的相离、相切、相交的各种动态的位置关系,并在旁边显示圆的半径(R),并动态的显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学生们可以一目了然的 动态的了解到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与圆的半径(R)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的数量关系,使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同时,推出圆的位置关系,与圆的半径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之间的关系,
相离<=>R<d
相切<=>R = d
相交<=>d<R
学生的脑海里只要一提到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就想到旋转着图像。 2/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