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 and traveled across oceans in search of a new life.
For us, they toiled in sweatshops and settled the West, endured the lash of the whip and plowed the hard earth.
For us, they fought and died in places Concord and Gettysburg; Normandy and Khe Sahn.
在例1中,演讲者说明了在就职典礼这一天,“我们聚在一起”的原因,是为希望和团结;我们也“来此宣誓”:抱怨和虚伪的承诺已经终结。由此,彰显了这一天的特殊意义,宣告了一个旧时代的告别和新时代的开始。例2则回顾了对美国做出巨大贡献的各行各业的人民:远渡重洋,开始新生活的移民;开发西部,筚路蓝缕的民众;奋斗不懈,为国捐躯的烈士。句式的整齐划一使人心振奋,民心团结,较好的达到就职演讲鼓舞人心的目的。
隐喻的使用是就职演讲的另一个突出的文体特征。例如:Yet, every so often the oath is taken amidst gathering clouds and raging storms(或是在乌云密布,时局动荡之时)。 此处隐喻的使用较为形象的说明了美国所处的危机和艰难,让美国民众回顾起国家曾经的动荡坎坷,易于在听众中引起共鸣。
结语
本文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法,对奥巴马就职演讲词进行了音系,词汇,句法和语义层面的文体分析,作者得出如下结论:该演讲词在音系方面快慢速间或进行,节奏感强;词汇层面倾向于用大词,并频繁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句法层面长短句结合运用,长句占较大比重;语义层面使用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使演讲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因此,公众演讲作为一种特殊的语体,有其有别于其他文体的突出的文体特征。
参考文献:
【1】 董启明.新编英语文体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104-110页.
【2】 王佐良&丁往道.英语文体学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 224-243页.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