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人文历史论文

由朱德熙先生的《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说开去_分化-论文网

时间:2014-12-24  作者:吴媛媛

论文摘要:朱德熙先生的“汉语句法歧义现象”一文对歧义语言现象的分析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本文在对朱先生研究成果评述基础上,试图由实例来分析歧义产生的语言根源及歧义的分化。以使我们对于汉语语法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更加深入。
论文关键词:歧义,分化,语用

一、引言

大多歧义现象容易引起误解,导致不必要的麻烦出现,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把“歧义”看成是与“费解”“堆砌”等并列的重要语病之一。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也一直想方设法找出各种方法消除“歧义”这种语病。为了避免歧义现象的出现,将歧义带来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消除歧义的方法逐步增多起来。

朱德熙先生《“的”字结构和判断句》(1978)对“的”字结构判断句的歧义问题进行了详细考察,并提出了“歧义指数”概念。朱德熙先生较早接受了结构主义语法理论,他的《汉语句法里的歧义现象》(1980)比较有代表性,奠定了语法歧义研究的基础。

二、简评《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

1.1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论著《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选了八篇论文,主要探索一种新的切合汉语语法研究的方法来分别揭示现代汉语中种种语法事实或规律。其中《汉语句法歧义现象》(1980)一文从语言事实出发,对歧义这种典型的汉语语法现象进行了科学精细的分析,总结出了富有创建的研究方法和理论,给后辈学人以启迪。

1.2在这一文里,朱先生并不满足于对个别多义句的一般分析,而是着重探索语言歧义现象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朱先生首先将语言中的多义句分两种,一种是词汇上的多义句,另一种是语法上的多义句。词汇上的多义句是由句子里有某些词是多义引起的。例如“他一天不吃饭也不行。”歧义点在“饭”,或指米饭,或指每天吃的饭食。与此相应,这个句子一种意思是说天天都要吃米饭,另一种意思是说他一天也不能饿着。(170页)朱先生指出这种多义句不牵涉句子结构,是词汇范围里的事,与语法无关。

另一种语法上的多义句朱先生认为是“多义句式”的体现,这种句子不仅反映了它们所代表的句式的结构,同时也反映了这种句式的多义性。(171页)这类属于语法范围内的多义句常带有很强的规律性。因此,朱先生把重点放在语法上的多义句,特别是多义句式方面来探究歧义问题,在文中列举了一些多义句式,比如“M1+的+M2”“D2+的+是+M”等。这些多义句式的“多义性”是由这些抽象的“句式”本身所固有的,而并非是由组成这些句子的具体词的词义引起的。比如符合“D2+的+是+M”这个句式的一个例子“反对的是少数人”。“反对的”可以指施事,也可以指受事。必须有上下文,才能确定意思。这种句式把“反对”换成别的有关动词,如“关心的/援助的/相信的是少数人”等句子也有可能是两种意思。但说这类句式是多义歧义句式,并不是说按照这种句式造出来的任何句子都是有歧义的多义句,要受到特定的语义制约才行。

1.3对于不能分化的多义句式,朱先生也总结了几种典型句式,其中对“差一点/差一点没”句式的分析成为教学中的参考答案了。其规律为:“凡是说话的人企望发生的事情,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义,否定形式表示肯定意义;凡是说话的人不企望发生的事情,不管是肯定形式还是否定形式,意思都是否定的”。(188页)例如:差一点及格了/差一点没及格。“及格”是希望发生的事,前例表肯定意为“没及格”,后例是否定意为“及格了”。他还具体分析了“差一点+DJ”和“差一点没+DJ”语言上都可以有三种歧义,单凭句式结构是无法将它们分化为单义句式的,要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

1.4朱先生研究语言的歧义现象,不仅从大量的错综复杂的语言事实中概括出许多带有规律性的歧义多义句式来,而且从语法结构的角度揭示出四条带有规律性的分化方法:a.组成成分的词类(词的小类、兼类)b.层次构造c.显性语法关系d.隐形语法关系。

他发现实词和实词组合的句法结构总是同时并存着显性语法关系(即主语谓语等之间的关系)和隐形语法关系(即施事和动作等之间的关系)两种不同性质的结构关系,前者是语法层面,后者是语义层面,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结构关系总是同时影响着句子的意义,这一观点的提出为汉语语法研究走上句法与语义相结合的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由实例对歧义分化方法再探讨

3.1歧义是个涉及语言的各个层面的现象,有词汇的、句法语义的、语用上等的原因,可以从多方面来研究歧义的分化方法。由朱先生文章分析延伸开去,除了上节朱先生提到的四种语法分化的方法外,还有语用的分化方法。下面分别举实例来看:

(1)歧义在广告语中的运用

“咳”不容缓(桂龙牌咳喘宁广告)

金利来,足以自豪的世界。(金利来皮鞋广告)

聪明的妈妈会用锌。(三精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广告)

还你领袖风采。(某洗衣粉广告)

人类没有了联望,世界将会怎样?(联想计算机广告)

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大宝日霜和晚霜的广告语)

这些经过创作者深思熟虑的“蓄意”广告语,相信大家一定过目不忘,他们无一不是利用双关使观众把自己的产品和与之相关的所有美好意思联系在一起,增强了产品的推广效应。

“人类没有了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联想”的本意就是指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方式,而当观众听说过“联想”品牌的计算机,那么它就会很自然的把二者相互联系,很快便加深人们对这个品牌的印象。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由一项汉代葬俗浅析汉代人的灵魂观念-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从经济学角度评汉武帝抑商政策之必要与失误_商人资本独立发展-论文网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人文历史论文
最新人文历史论文
读者推荐的人文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