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哲学论文

从《解深密经疏》看圆测的唯识学立场_哲学论文

时间:2011-06-08  作者:秩名
  二、圆测对真谛观点错误之破斥

1.本疏第二卷

若依真谛师,如前所说三种义故,一切有为及无为法,皆非实有。若依大唐三藏,约此执性以显非实。[11]

此处圆测指出了真谛与玄奘关于依他起相分是有还是无的分歧。按真谛的说法,一切有为法和无为法“皆非实有”。而按玄奘的观点,真正“非实”的,只是遍计所执的有为法和无为法(即“约此执性以显非实”);而作为依他起相分的有为法和无为法(即人们思维和言说中的有为法和无为法),则不能说没有。

故在解释接下来的经文“然有分别所起行相,犹如幻事迷惑觉慧,于中发起为、无为想,或为、无为差别之想”时,圆测说:

言“行相”者,“行”谓见分,能缘行解;“相”即相分,有为无为。此明依他相分所摄有为、无为,假有非无,犹如幻事。

因此,有为法与无为法作为依他起的相分,虽“如幻事”“假有”,但“非无”。这是完全依据玄奘的观点而说的。即在三自性中,遍计所执自性是“无”,依他起自性是“幻有”,圆成实自性是“实有”。思维和言说中的有为法和无为法,是依他起自性,故是“幻有”;而那不可思议不可言说的无为法,是圆成实性,是“实有”。

2.本疏第三卷

真谛师说九种识中,后之三识,皆有多失。且如第七,有二种失。一、阿陀那者,第八异名,而非第七,故此经等说第八识名阿陀那。二、义相违哲学论文,所谓唯烦恼障,便违此经八地已上有染末那;或不成佛,违《庄严论》等转八识成四智义也。第八赖耶能起法执,或云缘十八界,皆不应理,心所法中无[12]无明数,如何得与法执俱起?又新翻《辨中边论》云,颂曰:识生变似义,有情我及了。此境实非有,境无故识无。长行释云,论云:变似义者,谓似色等诸境性现;变似有情者,谓似自他身五根性现;变似我者,谓染末那与我痴等恒相应故;变似了者,谓余六识了相麤故。具说如彼。故知第八不缘心等。若广分别,如《成唯识》也。又真谛云阿摩罗识反照自体,无教可凭,复违《如来功德庄严经》。彼云:如来无垢识,是净无漏界,解脱一切障,圆镜智相应。准经可知,无垢识者,即是净分第八识也。又《决定藏论》,即是《瑜伽》,彼论本无〈九识品〉也。[13]

此处圆测对真谛的“九识说”作了详尽批判毕业论文格式。圆测指出,真谛“九识说”中的后三识(第七识、第八识、第九识)有诸多错误。

第一,关于第七识,真谛有如下错误。

首先是名称错误,真谛将第七识称为“阿陀那”,但“阿陀那”是第八识的名称,不是第七识的名称。

其次是教理上的错误。一、真谛说末那(即第七识)只有烦恼障,但按护法、玄奘的观点,第七识不但有烦恼障,也有所知障。否则的话,此经(《解深密经》)说八地以上有染末那,但八地以上烦恼障已永不现行,如果末那只有烦恼障没有所知障,八地以上怎么还有染末那?二、真谛说末那“不成佛”,但《大乘庄严经论》说转八识成四智,即末那在转识成智后,可转成平等性智。

第二,关于第八识,真谛有如下错误。

首先,真谛认为,第八阿赖耶识能起法执。圆测依据《成唯识论》指出,法执由无明心所而起,与第八识相应的心所中无无明心所,如何能起法执?

其次,真谛认为,第八识能缘十八界。圆测依据玄奘新译《辨中边论》指出,第八识不能缘心等(即前七识及心所)。而《成唯识论》明确指出,第八识缘三类境:种子、根身、器世间。

第三,关于真谛所说的第九识,即阿摩罗识,圆测指出:

首先哲学论文,说阿摩罗识能“反照自体”,没有任何经论依据。

其次,如果说阿摩罗识就是无垢识,那么,依《如来功德庄严经》,无垢识就是净分第八识。

最后,第九识的说法,缘自于真谛所译的《决定藏论》,但该论只是《瑜伽师地论·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与意地之异译,而《瑜伽师地论》根本就没有第九识的说法。

3.本疏第四卷

然此三相体性宽狭,诸说不同。且依真谛三藏说云:第八赖耶名依他起,眼等七识为分别性;依他无生,分别无相,为真实性。又解:眼等八识为依他起,所变相分为分别性;依他无生,分别无相,为真实性。又解:眼等八识见分相分名依他起,妄所执境为分别性;依他无生,分别无相,为真实性。如上两解,理且不然。眼等八识及诸相分等从缘生,云何偏说第八赖耶名依他起,眼等七识为分别性?分别无相,依他无生,不异二性,如何说彼名真实性?如此等过,不可具陈。[14]

此处圆测指出,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各自包含的范围,有不同说法。真谛认为:第八识是依他起,前七识是遍计所执性(即分别性);或者说,八识是依他起性,而所变相分、见分是遍计所执性。圆测认为真谛的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八识及其相分、见分都“从缘生”,怎么能说只有第八识是依他起性,而前七识是遍计所执性,或相分、见分是遍计所执性?再者,真谛说“依他无生,分别无相,为真实性”,但“依他无生”与“分别无相”仍是在说依他起性与分别性(即遍计所执性)的性质,怎么就变成了“真实性”(即圆成实性)?显然,圆测此处所依,是护法、玄奘的观点。

4.本疏第四卷

故《佛性论》云:问曰:真实性缘何因得成?答曰:由分别、依他极无所有,故得显现。解云:译家谬也。遣依他起,违自所宗《瑜伽》等故。[15]

《佛性论》的译者是真谛。《佛性论》说,真实性(即圆成实性)是由分别性(即遍计所执性)和依他起性“极无所有,故得显现”。圆测指出,这是翻译者的错误观点,因为“遣依他起”,违背了《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对此有详尽讨论,该论认为,依他起性有染分与净分,即使到佛位,染分依他起性遣了(实际是转成净分了),净分依他起性不遣。

5.本疏第四卷

问:“此经意,即依三性哲学论文,立三无性,体即三性。何故《三无性论》,于一真如立三无性?……”

解云:此有两释。一、真谛三藏云:于一真如,遣三性故,说为三种无自性性。于中,圆成实性,安立谛摄;三无性者,皆非安立。如《三无[16]性论》。二、大唐三藏云:如《显扬》等,即依三性,立三无性,以此为正。所以者何?世亲菩萨《三十唯识》,作此颂言:

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

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

护法释云:于有及无,总说无性,故名密意。又《显扬论》,无著所造,与《摄大乘》等,同显一义。又《瑜伽论》,广引此经及《三无性》,通有及无。故知《三无性论》,译家谬也。所以者何?《三十唯识》《三无性论》,世亲所造,如何二论有此差别?又彼世亲依弥勒宗及无著等,故知同一无性者,真谛谬耳。[17]

此处圆测认为,真谛所译《三无性论》有错误。即三无性有两种解释:一是本经(《解深密经》)的解释,即依三自性而立三无性;一是《三无性论》的解释,即在真如上,遣三性,为三无性毕业论文格式。而前一种解释,有世亲《唯识三十颂》的依据,还有《显扬圣教论》、《摄大乘论》和《瑜伽师地论》等的依据。此外,《唯识三十颂》与《三无性论》都是世亲所造,二论不应该有如此不同的说法,所以只能说是真谛的翻译有错。

此外,本疏卷六的一处夹注中,圆测又说:“《三无性论》所说多谬,故不观也。”[18]

三、圆测对真谛译《摄大乘论》之破斥

1.本疏卷四

梁《摄论》云“信等五根不名定根”等者,大业、大唐二本《摄论》皆无此言,故不可依。[19]

此处圆测指出,真谛译《摄大乘论》中有“信等五根不名定根”等说法,此说法不足为凭,因为隋代(当指达摩笈多所译《摄大乘论释》)及唐代(即玄奘译《摄大乘论》)两个译本中都无此说,故不可依。

2.本疏卷四

梁《论》意别,故彼论本颂云:“未定姓声闻,及诸余菩萨,于大乘引摄,定姓说一乘。”释曰:有诸声闻等,于大乘根姓未定,摄引令信受大乘,摄令修行大乘,乃至佛说一乘,引摄令入住大乘。有诸菩萨,于大乘根姓未定哲学论文,云何安立彼于大乘,令不舍于大乘?乃至佛说一乘,引摄令入住大乘。有诸菩萨,于大乘根性已定,无退异意,为此菩萨故说一乘。

解云:本论及释,佛为三人说为一乘,前二未定,第三已定。诸论皆无,故不可依也。[20]

此处圆测指出,真谛译《摄大乘论》及解释中说:佛说一乘,是为不定姓声闻、不定姓菩萨及定姓菩萨三种人而说。这种说法,其他论中都没有,故不可依。

3.本疏卷四

梁《论》云:有二乘人,于自乘位,根性未同。此人虽求二乘道,未得二乘,根性未定故,可转作大乘根性。为化此人,故说一乘。若《庄严论》引入大乘故说一乘者,意同梁《论》。解云:此意引摄不定,即同第一;引摄一类,与诸论异,故不可依也。[21]

此处圆测指出,真谛译《摄大乘论》中说的一乘所化,如果是指不定姓,那么与《大乘庄严经论》等的说法是一致的;如果说的是定姓,则与诸论相异,故不可依。

4.本疏卷七

梁《摄大乘》五种散乱,有两种失:一者违经;二、依唐本、无性、世亲,皆无此说。故不可依。[22]

此处圆测指出,真谛译《摄大乘论》中说五种散乱,有两种错误。一是与经(《解深密经》)相违;二是玄奘译《摄大乘论》,无性、世亲《摄大乘论释》都无此说。故不可依。

5.本疏卷八

解云:若依梁《论》,二种无明障四无碍,谓初无明障三无碍,第二无明障四无碍者,此引《瑜伽》及此经文,真谛自安,梵本《摄论》都无此文。又所引文第三无明唯障辩才,故知依四无碍辩才者,译家谬也。[23]

此处圆测指出,真谛译《摄大乘论》关于二种无明障四无碍中,所引的《瑜伽师地论》及本经(《解深密经》)文字,是真谛自加的,梵文《摄大乘论》中并无;其所作之推论也是错误的。

6.本疏卷八

梁《摄大乘》天亲《论》第十卷中,二十二愚感十一粗重报:初八愚痴能感四中方便生死,次六能感因缘生死,次六能感有有生死,后二能感无有生死,即彼所感变易果报为粗重报。今详梁《论》有三种失:一、梵本《摄大乘释》无分别;二、所列《解深密经》不辨四种生死;三、以所知障不感分段、变易二种生死。[24]

此处圆测指出,真谛译世亲《摄大乘论释》中“二十二愚感十一粗重报”,有三种错误。第一,梵本《摄大乘论》中并无初八愚、次六愚、次六愚、后二愚分别感不同果报之说法。第二,《解深密经》也没有分辨方便生死、因缘生死、有有生死、无有生死。第三哲学论文,所知障不感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二种生死。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
下一篇论文:落实以人为本的满足“需求”思考_需求的结构性思考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哲学论文
最新哲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