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哲学论文

人之自由—基于共性与个性的分析

时间:2016-01-08  作者:邢 雯

摘要:自由始终是人类矢志不渝的追求,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使每个人的个性彰显,能否发展自己的个性、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得到自由的标志。在哲学中,个性代表一个事物有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性,只有尊重每个人的特殊性才能实现个人的真正发展,人才是自由的。
论文关键词:个性,自由,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共性指不同事物的普遍性质,个性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性质。共性和个性是一切事物固有的本性,每一事物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与个性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共性决定事物的基本性质,个性揭示事物之间的差异性。个性体现并丰富着共性。共性是绝对的,个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共性只能在个性中存在。任何共性只能大致包括个性,任何个性不能完全被包括在共性之中。共性和个性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从方法论上讲,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从宏观上把握,又要看到事物间的区别,尊重每个事物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的认识矛盾、解决矛盾。

人类社会至始至终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同的阶级和利益集团会有着不同的利益需求,这些都属于个性的问题。因为有了这样的千差万别,在一个资源有限的社会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尤其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资源日趋减少,而人的需求却与日俱增,并且越来越多元化,在原有对有限资源争夺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新的矛盾。多元化的追求,不管是对不同于传统生活方式的选择还是思想的进一步解放,新事物的产生必然对旧事物产生冲击,遭到旧事物旧势力的反抗,比如,我们很多时候无法分清舆论的好坏,舆论某种意义上只代表了特殊利益集团的声音。而社会的发展往往就是在这样的新旧势力的博弈中实现的,正如马克思所言,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面对这样的冲突和矛盾,面对个性的张扬,笔者认为要实现社会的和谐,人们首先要在思想上要做到彼此尊重。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只有每个人都尊重他人的个性,做君子,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

二、关于自由的探讨

一个社会如果能保证个人自由的发展,为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目标提供条件,那么笔者认为这样的社会就会是一个自由的社会,这样社会生活的人们才能有真正的幸福。

自由始终是人类矢志不渝的追求,不管人自身的个性如何,没有人喜欢被压迫被奴役。自由如人们心中不灭的火种,指引着无数的人为之奋斗乃至牺牲。人类对自由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众多的思想家、哲学家都在不断的尝试着对自由进行界定,同样自由成为每个历史时期学者都不能逃避的一个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为自己,而不是为他人存在的人才是自由人”,霍布斯认为“自由一词从其本意来说,指的是没有。。。运动的外界障碍”①,洛克则认为自由是指“在规则未加限定的一切事情上能按照我自己的意志去做的自由,而不受另一个人反复无常、事前不知的或武断的意志的支配”②。而在密尔看来,唯一名副其实的自由是“按照我们自己的道路去追求我们自己好处的自由”。格林则把自由分为消极的自由和积极的自由,并致力于论述自我实现的自由。而在《我为什么是一个保守主义者》一文中声称自己是一个“致死不悔的老辉格党人”③的哈耶克则认为,真正的自由是在有限理性限制下的自由,是要受法制约束的。处于不用历史时期的人们就是这样不断的探讨着他们心中的自由,正如孟德斯鸠所言,“没有一个字像‘自由’那样被赋予更复杂的意义,并且在人们心里激起各种复杂的意念”。

笔者认为,自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真正的自由不是不受任何约束的自我满足,而是要以不伤害他人为前提的。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利益和需要,当我们在追求自己目标、实现自己自由发展时,应该充分的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后果,如果是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则应该审慎行事,否则,那样获得的利益和自由则是“伪自由”。对他人利益的尊重,对他人权利的尊重,对他人自由的尊重是我们获得自身自由的前提。可见,尊重是实现个人自由的必要保障。

三、为什么要尊重人的个性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明确了尊重彼此的个性是个人获得自由和发展的保障。下面我们将具体分析这样做的原因。

首先,人格平等决定我们必须尊重他人的个性。我国宪法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实,法律只是做到了对人平等最基本的保障,人的平等性还包括很多方面,其中人格的平等笔者认为十分重要。人格是一个人立于社会之根本,无论我们出身如何,贫穷或是富贵,我们每一个人的人格都应该是平等的。因此,对于有着平等人格的不同人的个性需要和选择,我们都应该做到最基本的尊重。不能因其地位、身份低或是贫穷,而忽视或抹杀了他的合理追求。尤其是对于各种弱势群体,其特殊的或是微小的利益需求更是应该得到相关部门和大多数人的重视,关心和尊重他们才能使整个社会更加和谐。

其次,多样性的固有存在决定我们要尊重他人的个性。马克思认为无论是个性还是共性都是事物的固有属性,不管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因为事物的多样性才显得那么的多姿多彩,才得以长久繁衍生存。社会必然是一个多元化的集合体,一个社会越是发展其多元化的程度就会越强,因为它更多的释放和发展了人的个性,满足了人多方面的需要。而一个集权的、模式化、单一化的社会,必然会压抑个性的发展,导致社会内部积蓄更多想要爆发的不稳定的力量,造成社会的不稳定。这就好比一个个体,当他内在的需求被不断压抑时,其身心的发展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或是抑郁压抑或是通过各种途径发泄,生活中就会冲突不断。因此,对于一个社会而言,只有尊重人们多元化的需求,为其提供实现的途径,才能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

四、怎样实现对人的个性的尊重

首先,加强国民教育,从思想上树立尊重他人的信念。个性是事物的固有属性,是无法通过外力消灭的内在力量。每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在原有基因的基础上,都会发展出完全不同个性、气质和人格,这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现在提倡尊重规律、尊重自然,同样的我们也不能忽视对我们自己的尊重。教育是几乎每个人成长必经的社会环境,对人的成长和个性的形成影响极大,通过教育使每个人从小树立起尊重他人的理念,是很好的途径。教师本身要加强自身思想的转变,通过课堂或课下与学生的交流影响他们,使其学会尊重他人、尊重生命、尊重多样性。

其次,通过舆论,宣传尊重的理念。舆论和教育有着相似的地方,都是在思想上影响他人的手段,同时舆论又具有明显阶级性和利益导向性。一个社会的发展很多时候会受到传统观念的约束,这些已形成的观念在某些人心里根深蒂固,导致对新思想、新观念、新行为的排斥甚至反对。比如,改革开放之前,对于穿着艳丽的女孩儿多数人都会认为她不正经,而现在我们知道那是人对美的追求,每个人都有追求美丽的权利,我们得尊重别人的选择;再比如,中国传统中有“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当现在一些人不结婚生子则会被认为大逆不道,拉郎配、逼婚成了常事儿。笔者认为家人这样的行为并不能给孩子带来幸福,没有爱的婚姻只会让现代人在生活的压力面前生活的更加痛苦,这无疑是种不尊重,无疑在满足自己愿望的同时破坏了他人对生活的自由选择。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儒为今用,怎一个“和”字了得—谈引导学生对儒学现实价值的探究
下一篇论文:共产主义离我们到底有多远?—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有感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哲学论文
最新哲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