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低碳生活论文

谈建设“低碳”图书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时间:2015-11-24  作者:兰 薇

摘要: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大背景下,“低碳”经济日益升温。图书馆是传播人类知识和文明场所,建设“低碳”图书馆,不仅是一种社会责任,同时也关系到图书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低碳”图书馆,要从不断改进图书馆现有的软、硬件环境入手,提倡“低碳管理”的服务理念、服务模式;改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提高利用效率;完善馆舍环境,降低能源消耗。
论文关键词:低碳,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节能减耗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也是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大国,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不断升温的大背景下,正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2010年的全国“两会”上,“低碳”(low carbon)成为一个热门词,它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符合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1)因此,实践“低碳”不仅成为企业应尽的责任,也是各行各业乃至普通百姓应努力践行的行为。

图书馆作为传播人类知识和文明的场所,承担着为用户提供优雅舒适的阅读环境,保护馆藏文献资料,分享共建信息资源等任务,需要使用空调、排风、照明等设备来保持适当的温度、湿度和光线,各种电器设备的使用使图书馆成为一个耗能大户。因此建设“低碳”图书馆,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不仅是一种社会责任,同时也关系到图书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低碳” 图书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建设“低碳”图书馆,应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作指导,立足图书馆的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来实施图书馆当前的各项工作。这就要求更新观念,探索建设“低碳”图书馆的管理方式、服务模式,充分开发文献信息资源,并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尽量节约能源损耗,使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尽可能达到相对图书馆办馆条件而言的最优化,保持图书馆持续发展的潜力。这是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持续发展思想的根本之所在。(2)

笔者认为,建设“低碳”图书馆,实现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要从不断改进图书馆现有的软、硬件环境入手,包括提倡“低碳管理”的服务理念、服务模式;改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提高利用效率;完善馆舍环境,降低能源消耗三个方面。

1.建设“低碳”图书馆,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在观念上应提倡“低碳管理”的服务理念,实现“资源共享”的服务模式。

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服务中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倡人文关怀。如上所说,“低碳”生活方式是一种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方式,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倡“低碳管理”,建设“低碳”图书馆,既要提高图书馆现实服务水平,又要兼顾文献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利用,协调员工之间,员工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协调图书馆软、硬件设施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形成人与人、人与物的和谐与平衡。因此,建设“低碳”图书馆,不仅要在员工与用户中宣传“低碳”理念,更要强调服务的科技化、简约化和个性化,最大限度地缩短用户与文献信息之间的距离,满足用户对文献信息的各层次需求。

同时,服务模式上应体现“资源共享” 原则,强调文献信息资源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全体人民的各种需要。它要求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强调文献信息资源的开放性和共享性,提倡开放式服务,不断加强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开展馆际合作,形成图书馆之间的联合体和文献保障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资源共享,从而达到文献信息资源的最大利用。

2. 建设“低碳”图书馆,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改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配置,是其成为可重复利用的永久性资源。

藏书建设是图书馆的一项基础工作,藏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图书馆是人们接受文化知识的地方,要在藏书建设上强调文献的可持续发展,重视采访工作实效,根据各类型图书馆所面向的不同人群,合理配置馆藏各类文献资源的比例,注重采购文献内容的实用性、健康性、增值性,并突出馆藏特色,完善馆藏建设。

此外,随着网络信息的丰富与普及,各种电子出版物和数据库也成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应注意纸质文献与电子出版物的互相补充,及时更新剔旧,使馆藏文献信息资源成为一种充满长久活力、人类可重复利用的永久性资源。

3. 建设“低碳”图书馆,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在现有条件下,改善馆舍的内外环境,降低能源消耗。

各图书馆因建筑历史、建筑风格的不同,以及人力物力条件存在的差异,在建设“低碳”图书馆时因从本馆的实际条件出发,改善馆舍内外环境,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新能源来节能减耗。

首先,改善馆舍内外环境,实现节能减耗目的,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手:(1)保持馆舍外观的简洁,在馆外的空地上建绿化带,即能美化环境,减少噪音,净化空气,又能减少馆舍与外界的热交换;(2)外墙对能耗的影响很大,改造外墙时可选用高效保温材料与复合墙体,降低外墙传热系数,既能有效防止热量散失,又能保护主题结构,延长馆舍寿命;(3)窗是冬季冷风侵入,夏季阳光入射的主要通道,将开窗率控制在适当水平,尽量避免在东、西向开窗,减少热耗,适当增加朝南的窗体面积,增加自然采光。也可在窗上安装可调节遮阳棚,百叶窗,热反射帘等,根据季节的变化选择性利用阳光,夏季减少太阳辐射,冬季又可得到热量。

其次,空调系统耗能占图书馆总耗能的比重很大,如何选择优化空调系统,是图书馆能否节能的关键。实现空调系统节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合理的设定室内温湿度,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能耗;(2)采用空调变频技术,有效提高低频运转时的能效,降低开关损耗;(3)做好设备及管道的保湿,减少能量传递时的过多耗费;(4)通过安装循环水旁流处理器,及时除垢、排污,提高空调效能;(5)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降低空调排风换气的能耗,依靠自然通风营造舒适的室内环境,为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条件。

再次,照明光线合适程度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既要保证阅览室照明光线充足,还应适时适度,光线并非越亮越好,当光线强度超过一定照度后,不仅浪费电能,而且还刺激读者眼睛,影响视力。在保障照度适度的同时,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节约电能:(1)加大自然采光,减少白天用电。使用玻璃幕墙,增加入射光线。采用推开式或“嵌入”式窗户,特别是采用双层玻璃的窗户,可以扩大阳光射入房内的光;(2)使用节能灯。在走廊、厕所等区域使用光效高、显色性好、寿命长的节能灯代替传统的白炽灯;(3)实行区域控制。照明系统设计时,要便于管理人员分区域控制,避免全开、全关的电路。电灯开关应按自然光能射入房内的程度而分组控制灯光。采用分层、分段电路设计,依据读者的需求合理布局灯光,在保障充足的光线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节约电能。

再者,节约利用水资源,是减轻水资源短缺的压力,也是积极主动地保护水环境,解决生态用水和环境用水的有效途径。可通过馆舍顶部安装集水管道,将雨水收集引入蓄水池,经简单处理后,以满足图书馆日常卫生、浇花、冲厕等用水需求,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在卫生间内使用节水龙头,节水型蹲位,红外线感应节水器,可有效节约用水,解决无人使用时仍“长流水”问题。

此外,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储量丰富,无需运输,因此充分利用太阳能即能减轻资源损耗,降低成本,又绿色环保。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低碳立法中的激励措施探究
下一篇论文:“生态低碳环保”教育的有效途径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低碳生活论文
最新低碳生活论文
读者推荐的低碳生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