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卡奇把扬弃异化的希望寄托在无产阶级意识的觉醒上,这导致其物化的唯心主义错误。任何历史现象的产生和总结都离不开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在《手稿》中,马克思就异化的产生和扬弃提出了:“自我异化的扬弃和自我异化走的是同一条道路”。首先,异化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而异化的扬弃也要靠生产力高度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能扬弃。其次,马克思认为异化的扬弃要通过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来实现。无产阶级要推翻资产阶级的压榨就要依赖物质手段,必要的时候要采取暴力革命,以取得政权统治。再次,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分工和私有制是两个同义语,讲的是同一件事,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社会分工导致异化的产生,因而扬弃异化和消灭私有制需看着是同一过程。消灭私有制使劳动者直接占有生产资料,支配劳动产品。
三、总结
卢卡奇的物化与马克思的异化都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商品拜物教的深刻分析。两者有相同之处,但更多的是差异,需要辩证的看待,把两者结合起来分析并加以考察,才能更好的对资本主义异化问题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商务印书馆,1992.
2 阳桂红,刘大欣.关于马克思异化思想和卢卡奇物化理论的比较[J].湖南大学学报,2009.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人民出版社,1960.
7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
8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M].人民出版社,2003.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