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对“人性自私论”及其衍生物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以权谋私、腐败现象等等进行批判与清除,才能弘扬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精神。这是强化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正确战略抉择。
[参考文献]
[1] 中国哲学史资料选辑?清代之部下册[M].中华书局,1980.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Critique on Falsehood of Selfishness ofHuman Nature
ZHAO Xian-qiang
[Abstract] Basedon an analysis of “selfishness of human nature”, this paper reveals the causesand damage of this viewpoint, thus guides readers to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human nature, shows a scientific theory for leading life directions, andcreates conditions for construct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Key words] humannature; selfishness; falsehood; critique
 
(上接P49页)
3.1.4明确行动计划和目标
将个人动机与社会需要相结合来制定职业发展目标。首先是要有明晰的自我预期。其次要有目标的具体实施路径。然后是确定目标实施路线,即时间表。最后是拟定行动计划。
3.1.5职业规划的评估与修订
要使职业生涯行之有效,就必须不断地进行修订,其修订的内容包括:职业的重新选择,人生目标的修正,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实现措施和计划的变更。
3.2 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中应注意的事项
(1)根据社会需求设计职业生涯
职业的选择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如果择业脱离社会的需求,则很难被社会所接纳。我们强调大学生求职时社会和个人利益的统一,社会需求和个人愿望的有机结合。所以,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设计时,应积极把握社会人才需求的动向,把社会需求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社会对个人的需求为准绳。
(2)根据专业设计职业生涯
大学生都经过一定的专业训练,具有某一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这是每个人的优势所在,也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基本依据。大学生迈入社会后的贡献,主要是通过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实现。如果职业生涯设计离开了所学专业,无形中增加了许多“补课”负担。
(3)根据从个人性格特点与能力特长设计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设计要与自己的个人性格、气质、兴趣、能力特长等方面相结合,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体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要求。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这种倾向常有主动、持久等特征。能力特长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身心力量。任何一种职业都需要一定的能力,不同职业有不同能力要求,能力特长对职业的选择起着筛选作用,是求职择业以及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大学生应在对自己的能力特长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评价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真才实学和能力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参考文献]
[1]谌新民,唐东方.职业生涯规划[M]. 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
[2]王希永,李晓珍.大学生生涯设计与发展[M]. 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