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毕业论文 >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隐喻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_大学英语教学-论文网

时间:2014-08-16  作者:李媛霞
由此可知,基本范畴词比其它范畴词拥有更多的隐喻用法,而且使用频率更高。可以说,基本范畴词构成了基本词汇和词的基本意义,是最常用的词和最基本的意义。因此,在大学英英语词汇教学中对基本范畴词汇的学习要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学习基本词汇的基本意义,还应把基本词汇隐喻意义的教学作为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把隐喻的运作机制跟词汇语义的联想认知结合起来并注意词汇隐喻意义的复现,以期引发学生对隐喻的思考,在心中形成语义网络,最终提高学生概念流利性方面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进行隐喻联想,挖掘多义词各义项之间的深层联系

英语中词语的多义现象十分普遍,是语言经济性原则和认知经济性原则的客观要求。多义词各义项和用法之间构成一个意义范畴。多义词各义项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最基本的是中心义项,其他义项是由中心义项通过隐喻发展而产生的,有的已经成为该词的“字面意义”而不为人所察觉。多义词的多种意义之间的联系不是任意的,而是通过特定的语义引申机制从典型发展而成的,各个值之间的每一种联系都是有理据的。隐喻利用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相似性,将源概念域的结构、特征转移到目标域,将源概念域涉及的词语用于指称、描述目标域,形成跨域映射,使词汇在旧意义基础上产生出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新义,由此产生了多义词。弄清一词多义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本国语者的认知思维方式,认识多义词各个义项间的联系模式无疑会帮助英语学习者理解和记忆基本词汇的各种喻义,加深对短语和文化词汇的理解,提高学习者掌握新词的能力并在实践中记忆和灵活使用词汇。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循着隐喻思维规律,对词汇本义产生联想,根据认知模式由词汇的本义推导其各个喻义。在讲解其多种义项时,可以将其本义与层层喻义相关联,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由本义派生出一层又一层的喻义的过程中,语言的隐喻思维规律所起的重要作用,进而指导学生循着此规律,逐步推理联想,最终得到多个义项。

3.关注英汉词汇隐喻的差异

认知语言学认为,文化不是外在于语言的某个地方,而是存在于语言本身的各个层面,就在每一个词中、每一个语法构式中,可以通过语言行为和语言分析发现,不断地由语言来交流。学习者应该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语言与文化的内在紧密联系。也就是说,语言学习过程既是学习语言本身的过程,又是学习语言知识以及文化知识的过程。而且了解语言的运行机制、意义的生成方式、语言与文化以及和概念化之间的相互联系,有助于更好更深入地理解目标语和目标语文化,同时也更深入地理解母语与母语文化,从而形成对世界的新的认识(Niemeier2004)。隐喻是文化在语言中的集中体现,是语言与文化间的一个结合点,文化的许多内容都需要通过隐喻来表达和传承的认识,通过隐喻这个窗口可以透视该语言的文化。因此,在对每一个词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到词汇所涵盖的文化及认知特点,不能单凭母语中的概念隐喻任意地理解、产出其在目的语中对应的语言隐喻。通过这样的词汇学习过程,学习者会逐渐发现隐喻的操控功能,在意识到语言是多么的灵活和具有力量的同时,充分了解语言中所渗透的文化知识及思维方式与特征。

4.借助隐喻思维拓展学生的词汇量

隐喻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跨概念域的整体映射,隐喻式表达只是跨概念域映射的外在表现。人们总是参照他们所熟知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不熟悉的、抽象的概念。在表达上,人们往往运用谈论一个概念的各个方面的词语来谈论另一个概念。Niemeier(2004)认为,新词在同一范畴内一起呈现比孤立地呈现要易记、易学得多,因为这样可以使学习者建立新的神经联系并更有效地组织知识。如果鼓励学习者把词汇按一定的隐喻模式归类,一定会有助于扩大词汇量。学生在掌握和记忆新单词时,借助于隐喻的思维模式,找出新词和旧词之间,抽象词和具体词之间的联系,这样记忆的单词可以保存时间长久不易遗忘。比如说,英语中的词缀和复合词等都属于隐喻构词方法,通过隐喻的意义化联想可以记忆更多的词汇。另外,了解隐喻思维在创造新词新义中的作用,以及重视基本词汇的学习,都有助于学生从认知的角度,加深印象强化记忆,并学会用隐喻思维大胆联想,使词汇学习不再枯燥乏味,更有意义。

五、结语

将隐喻理论应用到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当中,词汇学习将不再是简单的词汇记忆范畴,而是升华到了语用和思维方式的层面。这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深度学习词汇,牢固掌握基本的核心词汇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意义以及多义词的强大的表达力,还可以促使学习者深刻理解目的语深厚的民族文化特性,并逐渐扩展其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视角、促使思维逐渐理性化。此外,由于隐喻联想的“发散性,跳跃性”特点,英语词汇教学可以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 束定芳,汤本庆. 隐喻研究中若干问题和研究课题[J]. 英语研究,2002,2.
2 Richards, A. 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 New York: OUP, 1936.
3 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4 Danesi, M. Metaphorical Competen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C]. J.E. Alatis. Language, Communicationand Social Meaning(Ed). Washington,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1993.
5 严世清. 隐喻学[M]. 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
6 胡壮麟. 认知隐喻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 龚玉苗. 隐喻意识与英语词汇教学[J]. 英语界,2006,1.
8 Nation P.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北京:英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9 Craik, F. I. M. and R.S. Lockhart. Levels of processing: a framework for memory research [J].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 1972, 11:671-684.
10 Ullmann S. Semantic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meaning [M]. Oxford: Basil Blackwell,1962.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外贸英语函电教学探讨-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浅析翻译行为生态学与学习行为生态_翻译生态学-论文网
毕业论文分类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护理毕业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法学毕业论文
相关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最新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英语专业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