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毕业论文 >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图形——背景理论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模式构建

时间:2013-01-16  作者:佚名

论文导读::本文以认知心理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为依据,针对大学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模式构建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反思,提出图形——背景理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迁移的观点,并结合教师在备课过程和授课过程两个不同的视觉场中的图形与背景的转换,具体分析了完整教学过程模式构建中的备课与授课两个阶段中不同变量的特点,语言输出的差异性,并为新教师在大学教学过程模式构建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可供参考的解决办法。
论文关键词:图形—,—,背景理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模式迁移,新教师模式构建问题
 

一、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1. “图形——背景”理论介绍

“图形——背景”理论源于心理学领域,是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中比较重要的一则理论,1915年由丹麦心理学家鲁宾(Rubin)首先提出,后由完形心理学家借鉴来研究人的知觉(主要是视觉和听觉)及描写空间组织。该理论以突显原则为基础,认为“‘图形—背景’分离原则”不但是空间组织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也是语言组织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心理学家认为,知觉场总是被分成图形和背景两个部分,图形是看上去有完整结构的,首先能引起被知觉者注意的那一部分,而背景则是与图形相对的、细节模糊的、未分化的部分。人们在观看某一客体时,总是在未分化的背景中先看到图形,这就是“图形—背景”分离原则(figure-ground segregation)。当我们观察周围环境中的某个物体时,我们通常总会把这个物体作为在知觉上突显的图形,而把环境作为背景,这就是突显原则。对图形和背景的感知是人类体验的直接结果,背景就是对图形进行认知的参照点。对于这一理论的理解可参照著名的“人面/花瓶图(the Face/Vase lllusion)”来进行。最先将“图形—背景”理论用于语言研究的是Talmy。他认为,“图形—背景分离原则”也是语言组织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他给图形下的定义是:图形是一个移动的或在概念中可移动的物体,其路径、位置或方向被视为变量,其特殊值是相对值;他给背景下的定义是:背景是相对于参照框架的静止的参照物,图形的路径、位置或方向是相对于背景而静止的。人们不能既看到图形又看到背景,图形是包含于背景之中但又突出于背景的成分,在认知中占优势,是最为明显的成分,成为注意的焦点。在视觉场中,图形和背景都是实体,而在教学互动中图形和背景则是不确定的交互式关系;而本文要分析的大学英语教师教学模式构建中的教学方法的设计则是实体的概念化,因此,可以把大学英语教学过程的模式构建当作一种抽象化了的视觉场进行图形—背景分离的认知分析。

2. 现实意义

作为成功教学的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教师在步入课堂前备课过程中对于教学过程模式的设计和揣摩。作为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活动,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借助不同的教学辅助手段,给出相应的教学模式,以便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在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已成为时代淘汰的产物本科毕业论文格式,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大行其道核心期刊。这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本文以“图形——背景”理论为出发点,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进行研究,认为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之中的身份不是根据教案进行教学活动的准确无误的执行者,而应该是基于各种与教学活动相关的变量的调控者。课堂上的教学气氛和教学效果会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通过课堂互动——这一教学的实际过程发生相应的变化,而教师作为了解课堂上相关变量的调控者务必根据教学活动中某种突发的,无计划的情景,进行有意识的,可调控的教学过程模式的随机应变,这对于教师在分析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成功的教学反思过程后进行教学改进和调试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分析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更具有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图形—背景理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迁移

在当前教学水平可以满足的情况下,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起主导作用的调控者,把学生的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设计和规划,在对教学内容进行知识区块的分类和呈现方式分类的基础上,分解教学任务,将其划分为学生课外独立自学和在教室指导下的教材学习两大板块。而在课上的教学过程中,教室主要通过指导学生课内教材学习的全过程,在每学期授课之初公告本学期教学目标、内容及考试框架和强化期末考试学习成就测试等手段来保证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实现,构成以学生英语学习全过程为指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1.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的教学过程模式构建

在教师进行备课活动的过程即教学过程模式构建的第一个阶段中本科毕业论文格式,笔者将这一过程中出现的教师的教学风格,课程内容,教师设计课堂上的活动作为分布教学过程主体的视觉场的主要元素。而在此阶段,教师的主观意识表现为这个视觉场的背景,而与其相对应的焦点就是依托于大学英语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所具体到每一节课的教材上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说在脱离教学环境的情况下,教师的备课的过程即教学过程模式构建的形式上是以具体到某个。知识点为焦点而进行教学过程模式的构建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会作为教师主体的视觉场中存在的主要元素,即便是对于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或者模范教师而言,学生只是作为一个设定的变量,位于视觉场中背景中某个模糊的区块之中。例如,在讲到与人文主义相关话题的文章时,比如说父母之恩,异性之爱,朋友之情对于学生来说都是通俗易懂的。而涉及到计算机,生物科学,太空技术等专业领域的话题,非相关专业学生在语言的逻辑性方面,文章的组织结构方面的理解上输于相关专业学生。

另外,教师在备课记录教案的过程中的语言陈述也基本以本次课程教授的教学内容为主。例如:the important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Unit 5 are...; thecomplicated sentence structures in Text A are...。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在这些语言表述中,the important words andexpressions 和 thecomplicated sentence structures 作为各自陈述句中的图形部分凸现出来,而Unit 5和TextA则作为背景而存在的。这就进一步说明了教师在这一阶段的关注中心是课堂上的授课内容。

2.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教学过程模式构建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印刷品和音像制品的优势,将尽可能多的陈述性知识学习过程延伸到课外,由学生独立完成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而用更多的课堂时间进行运用陈述性知识的活动,帮助学生最终形成程序性知识,即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任务型教学法正好作为实现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能力的有效媒介。教师在课堂上会采用一定的任务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手段如独立思考(independent thinking)或者团队合作(team work),将相关的知识组合整合起来,并且在课堂上将任务完成的结果展示出来,最后教师对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修正和点评。在课堂上,为了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面对教学对象施教的这个视觉场中,学生实体就凸现成了其中的图形,而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活动和所教授的教学大纲所要求的课堂内容和相关的知识要点都成为了这个认知场景的背景。以此实现由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到将学生看作教学主体的重要转变。否则,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如果还一味的将课本和备课过程中的知识框架和知识点作为这个视觉场的图形和焦点的话,就会忽视学生听课状态,影响教学互动积极性,进而纵容学生提不起兴趣,不合作,注意力分散或其他不文明现象。而这样的课堂氛围和授课质量一定不是教师在备课时所设计的。所以,在语言的运用上,模范教师或有经验的教师运用语言的焦点的转变实现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开阔学生思路的提示语言,如“How do you like it?”“If you were the author, Could you make any difference?”教师尽量在课堂上开展相应的课堂活动,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本科毕业论文格式,避免教师高输出,学生低输入,通过展示(presentation),示范(teacher'smodeling of stategies),训练(scaffolding),评估(evaluation)和扩展(expansion)等手段最终实现学生将目标语言顺利高效输出的目的。

3. 新教师需要注意的教学过程模式构建问题

根据笔者的教学经历和所提及的教学过程模式构建的经验,新教师是面临这一问题的比较大的一个群体。由于新教师没有或者只有少量的教学经验,在课堂管理和课堂组织能力欠缺,总会出现很多教学问题。列举如下:

A.学生出勤情况不好,总有学生迟到

B.新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总是准备了过多的材料和内容,急于将所有内容都教授给学生。

C.课堂上一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出现不文明的行为,如:上课说话,不注意听讲,玩手机等等。

D.在最后一分钟,教师会想要把教案中的内容讲完,而拖延下课时间核心期刊。或者,新教师想在最后一分钟里讲授重要的内容来重新获得学生的注意力。

E.课后作业的安排没有及时告知学生,造成对其检查的力度降低。

为了解决上诉问题,笔者给出如下建议:

A.要区分开备课过程和授课过程是作为两个视觉场存在的,在不同的视觉场中出现的图形和背景不尽相同。

B.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认知范畴的视觉场里,下一节课要教授的具体知识点,是作为图形存在的,而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学活动的主体,即学生是作为图形凸现出来的,而教师和所教授的内容才是作为背景。

C.教师要有意识的将两种视觉场进行转换。如果模糊了图形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而凸现出背景,势必造成教学效果低下,教学目的失败。

D.确定备课与授课之间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在备课过程中做到准确,详实才能在课堂上运用自如,知识点连贯,课堂节奏合适。而只有在课堂上做到信心百倍,放松自如,才能将相关的知识点全都准确的教授给学生。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三.总结

图形背景理论作为一个源于心理学领域,发展于语言学领域,扩展在教育学领域的认知观,其科学的理论依据为分析大学英语教学构建模式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外语教师带着教学计划走进课堂,其中包括大纲规定的内容,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和要建立的课堂气氛。这些将分别影响学生的语言输入,语言实践机会,心理吸收状态和语言输出效果。然而再好的教学计划也不会等同于教学结果,影响必须经过课堂互动过程才能作用于学生。最终实现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和教学效能感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梁宁建,《当代认知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P112-113
陈思,《认知语言学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P266-267
赵亮,《教学设计与大学英语教学过程模式构建》,中国英语教学优秀论文集(一),2010,P17-18
杨海燕,《外语教师课堂策略研究:状况与意义》,2005,P78-79
张文新,《高等教育心理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P82,P86
罗伯特·博伊斯,《给大学新教员的建议》,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P98-100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提高独立学院学生英语听力的策略探究_学生特点
下一篇论文:周口地区基础英语教育英语语音教学初探_英语语音测试
毕业论文分类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护理毕业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法学毕业论文
相关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最新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英语专业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