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图书情报

现代汉语形容词的分布与认知研究—形容词作宾语的现象分析

时间:2011-06-02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形容词作宾语也即“动+形”的结构。重点讨论形容词作宾语的语法现象。在考察形容词的分布时。认知语言学研究表明。
论文关键词:“动+形”,宾语,分布,认知
 

§0 前言

“分布”(distribution)术语的提出最早是用来研究音位的。后来,经由哈里斯的发展(1951)把“分布”理论提升为一种语言学的分析方法并且广泛运用到语言分析的各个层级里,比如形态学、句法学乃至话语分析等。哈里斯将分布描述为:一个单位的分布就是它所出现的全部环境的总和,也即该单位的所有的(不同的)位置(或出现的场合)的总和。

国内语法研究领域中的“分布”分析的方法与思想基本上都是来自哈里斯的分布理论。但我们的语法研究者从来就没有将这个理论完整地运用到汉语语法研究中去,更重要是没有应用到实词的归类上来。本文就是试图运用哈里斯的分布理论以及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来系统地研究现代汉语形容词的分布情况,重点讨论形容词作宾语的语法现象,进而描写这一特殊的语法规律,为形容词及实词的分类研究做一些简单地探索。

§1提出问题

1.1形容词一般用于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状态。如今,高校通行的《现代汉语》教材对形容词的论述篇幅并不是很多,而且主要集中在从语法的角度来描写形容词的基本句法功能,主要描述为:一方面是许多形容词能按AA或AABB的方式重叠;另一方面是形容词一般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不能带宾语。根据形容词能否作谓语一般把它们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形容词,符合形容词的基本特征图书馆,如勇敢、愉快、漂亮等,这类形容词在语法上跟动词有一些共通点即能作谓语,主要起描写作用;另一类是区别词,也即非谓语形容词,它们不能充当句子谓语,如大型、私有、西式、初级等。

在黄伯荣、廖序东关键词作宾语的语言现象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探索,致使在教科书中出现对这一问题的论述几乎空白的现象。

1.2形容词作宾语也即“动+形”的结构,是现代汉语中大量存在的一种语言事实,比如请求宽大、希望美丽、感到快乐、提倡和谐、追求漂亮等等。形容词分布在动词后面一般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形容词作动词的补语,起到补充说明该动作行为的结果、程度的作用,如收拾整齐、思考清楚、打扮漂亮等等;另一种就是形容词作动词的宾语,受该动词的支配与管约(GB)。形容词在“动+形”结构中的两种语法意义在汉语里都是存在的,而且前一种解释与分析好像更占上风一些。形容词的这个分布规律也体现出我们进行语言分析的目标就是要找出规约(conventionalized)的理据性并对该规约作出充分的解释[2]。所以,在考察形容词的分布时,它在“动+形”结构中,如果表示补充说明的语法意义那么就不能把它们定性为形容词作宾语;如果其是动词支配与管约(GB)的对象,那么该形容词就可以被认定为动词的宾语。所以,通过分析动词与形容词的分布与语法意义,才能深入分析形容词作宾语的语法事实,进而找过其中的分布规律论文格式模板。

§2分析问题

2.1“动+形”体现了动词与形容词的分布与组合关系,一些动词跟一定的形容结合才能组成形容词作宾语的语法形式。如:感到快乐、提倡和谐、追求漂亮、保持冷静、渴望顺利、承认落后、怕冷等,我们可以发现这里出现的动词一般表示心理活动,如“追求”、“渴望”、“感到”、“怕”等。认知语言学研究表明,动词所蕴涵的动作要在一定的空间中才能进行,动作的主要特征是占据时间,不占据时间的动作是很难找到的。在时间轴上图书馆,动作可以被分为“有界”和“无界”两类。有界动词是指该动作有明显的起点和终点之分,而无界动词则表示没有起始点和终结点之分,或则只有起始点而无终结点[3]。比如上面的“追求”、“希望”、“感到”、“怕”等动作,我们很难确定这些动作的起点和终点,所以这样的动作可以被认定是“无界”的。人的大脑在不断感知和认识事物与动作的同时也会感知和描摹它们的性质与状态。动作在时间上有“界”的分别,形容词在表示事物的程度或量上也有表现出“界”的区分。比如“怕冷”属于“动+形”格式,“冷”的语法意义表示的性状与怕“什么”的具体内容相关联。冷:形容词,温度低;感觉温度低(跟“热”相对)[4]。这里的冷没有严格的标准可言。在冬季,羊城广州如果气温在5℃左右,那里的人们会感觉很冷(这里最冷月平均气温13.3℃);在冰城哈尔滨,冬季的气温如果在-10℃左右,那里的人们会觉得不是那么冷。这就表明不同人群对“冷”的理解是存在差异的。具体的“冷”可以表现为冷漠、冷静、冷僻等等,尽管都跟冷有关,但是意义却已经出现了分化并侧重于不同的表达意义。这里“动+形”的语法形式,体现了动词的有界和无界跟形容词的有界和无界具有相配性(有组合规律)。“怕冷”是无界动词跟无界形容词的组合,这种结合是合理合法。如果将无界动词“怕”跟具体的“冷”(有界形容词)相结合,那么就会产生诸如“怕冷漠”、“怕冷静”、“怕冷僻”等欠规范的表达。词的有界与无界是以人的主观感知为基准的,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所以,在“动+形”句式结构中,作宾语的无界形容词要跟无界动词组合才能生成合法、合用的语言形式。

2.2在“动+形”结构中,形容词作宾语体现了形容词的分布条件是用来回答动词所要陈述的对象是“什么”而不是“怎么样”的。从这个意义标准出发也可以划分出哪些形容词是作宾语,哪些是作补语的情形。形容词作宾语的语法特点表现在这种形容词兼有名物的性质(朱德熙,1982)。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概念与名词所表达的名物概念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形容词往往具有名词的性质而名词也可以表示性质概念[5]。由于组合的分布关系让作宾语的形容词具有了名词的性质来表达谓语所要陈述的事实或结果,如:提倡和谐,就是指我们要倡导的什么价值观;渴望顺利图书馆,是指渴望什么事实,而不是渴望的结果怎么样。作宾语的形容词一般是表示性质的形容词,如伟大、勇敢、优秀、聪明、冷等。有人认为形容词作宾语是由于形容词可以兼属名词,也即作宾语的形容词是名词。这种说法只照顾了句法关系而忽视了语义关系,我们认为是不可取的一种语法认识。形容词尽管处在宾语(名词)的位置上,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分布在这个位置的形容词仍具有形容词的一般特征,即能被一些副词修饰。比如,提倡(持久的)和谐、希望(永远的)美丽、承认(暂时的)落后等。同类的词在不同的语法位置上表现出的语法性质可以不一样,形容词是可以作宾语,处在宾语位置上的形容词本身性质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这些形容词跟名词相同的地方正是它们跟一般的形容词有所区别的地方。这一语言现象尽管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但是这一语言事实已经成为语法研究者的共识,也将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与接受论文格式模板

2.3.1在形容词作宾语的“动+形”结构里,我们在考察动词的分布规律时,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动词都能满足这一组合分布关系。我们根据动词的意义可以将现代汉语里的动词大致分为六类:动作行为动词(如听、看、读、写、保护、宣传等)、心理活动动词(如爱、恨、怕、想、希望、羡慕等)、存现动词(如存在、发生、消失、死亡等)、判断动词(仅有是)、能愿动词(如能、会、愿意、应该等)以及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等)。在这六类动词中,行为动词、存现动词、判断动词与趋向动词一般不能跟形容词结合,出现形容词作宾语的结构,这里的判断动词加形容词的结构较为特殊(当句子里同时出现“是”与谓语形容词时,我们一般将“是”看作副词表示肯定的意味,不看作动词作谓语的情形,如:广州亚运会自愿者是很漂亮,“是”就属于这种现象)。余下两类中,形容词一般可以分布在这些动词的后面作宾语。以“漂亮”为例(* 表示不合语法规范):

行为动词:*(看、听、说、保护等)+漂亮

存现动词:*(存在、有、发生、消失等)+漂亮

趋向动词:*(来、去、上来、下去、出来等)+漂亮

能愿动词:(愿意、应该、要等)+漂亮

心理活动动词:(爱、喜欢、想、希望、羡慕等)+漂亮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不是所有的动词都能跟形容词组合表示形容词作宾语这一语法现象的。在研究这种语法现象时,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任何真理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

2.3.2在“动+形”中,并不是所有的形容词都可以作宾语图书馆,什么样的形容词能分布在宾语的位置上,也是有一定的理据性与可分析性的。形容词(不包括区别词)一般被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两类:一类是大、漂亮、美丽、勤劳、勇敢、小气等表示性质范畴;另一类是煞白、红彤彤、绿油油、糊里糊涂等表示状态范畴。以2.3.1中能带形容词宾语的动词为例,来探究形容词作宾语的分布规律:

能愿动词+性质形容词:愿意漂亮、应该勇敢、要勤劳等

能愿动词+状态形容词:*愿意煞白、*应该绿油油、*要糊里糊涂等

心理活动动词+性质形容词:爱漂亮、喜欢勤劳、羡慕勇敢等

心理活动动词+状态形容词:*爱煞白、*喜欢绿油油、*羡慕糊里糊涂等

通过分析上面的实例,我们可以看出,在“动+形”这一分布关系里,形容词的分布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也即表示事物性质范畴的形容词可以成为动词的宾语,而状态形容词则不具备成为动词宾语的条件。

§3 总结

本文通过研究动词和形容词的语法分布来探索形容词作动词宾语的各种情形,进而得出形容词直接可以成为动词宾语的结论。该现象在汉语中确实普遍存在而且长期不为研究者所重视。尽管这样的分布是受到一定的条件限制,但是也是存在分析与描写价值的。这样探讨就能绕开了形容词名物化的纠缠,也避开了依据词在句中的位置划分词类的传统做法。根据词的位置特点来确定词类,运用“句本位”的思想给汉语实词分类,最终会得出汉语无词类的结论。与其在汉语词类的划分问题上陷入死循环,倒不如直接说形容词具有作宾语的一般语法特点(动词也同样具有作宾语的语法特点)。如果这样的形容词是大量存在的,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形容词作宾语是汉语的一般性规律。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形容词作宾语的说法将来也会成为现代汉语教材中不可或缺的一笔。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2.
[2]沈家煊.说“偷”和“抢”[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1).
[3]沈家煊.“有界”与“无界”[J].中国语文,1995,(5).
[4]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第828页
[5]朱德熙、卢甲文、马真.关于动词形容词“名物化”的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1961,(4).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中国当代影视艺术功能的嬗变及思考_审美文化心理
下一篇论文:婚恋交友电视节目语境下的性别语言研究_《非诚勿扰》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图书情报
最新图书情报
读者推荐的图书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