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毕业论文 >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浅议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服务—北京大兴区亦庄镇失地农民再就业服务调查-论文网

时间:2014-12-06  作者:王瀛,王光华
由于现代企业中的工作都是固定的8小时工作制,无法满足农民工作时间减少的需求。因此产生了两种结果:一是,农民选择非正规就业或安置就业(安置就业不需要每天8小时工作);二是,农民选择更高工资的工作,作为其没有减少工作时间的补偿。

其次每月1000多元的财产性收入使得失地农民对于工作的需求层次发生了变化。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从低到高需求层次依次为生理、安全、感情、尊重和自我实现。每月相当于一个劳动力收入的财产性收入使得失地农民能够较好的实现生理的需要。对于失地农民而言,找工作时工资不再是失地农民的唯一标准,农民会考虑有关安全、感情、尊重和自我实现等因素。这也是失地农民喜欢安置就业的原因之一。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有部分失地农民选择工作更多的是为了与人进行感情上的交流。因此,在亦庄镇出现了开汽车去扫马路的情况。

财产性收入的另一个影响是使得失地农民间产生了巨大的贫富差距,这大大减弱了失地农民的工作积极性。不公平感来源于横向比较和纵向的比较。在农村,村民之间的横向比较更容易产生不公平感。财产性收入的巨大差异也使得农民的心里受到了伤害,农民放弃了对于工作的追求,而着眼于如何从政府那获得和别人一样的财产性收入。据访谈了解到,亦庄前后房屋补偿政策差距较大。在一开始整地时,当时实行的是以房换房的政策,每户分到的房产比较少。而现在的分房制度使得失地农民能够获得更多的房产,据当地农民称,最多的一户在补偿中得到了12套房子。我们以每套房子80万计算,则他比人家多得到了1000万左右的补偿,这巨大的财产性收入,使得失地农民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收入失去了意义。因此很多失地农民放弃工作或者选择安置就业,力图从政府那获得更多的赔偿。

在职业介绍时考虑非工资性因素对于农民的影响,如工作距离,工作环境,工作价值等,可以提高职业介绍的成功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开发一些非正规就业工作岗位,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率,使得失地农民有活可干。同时努力减少征地政策的前后变动,以及征地补偿的差异,使得失地农民能将精力放置在就业上,而非谋求从政府那获得更大的补偿。

五、结论

亦庄地区是中国最早因经济开发区建设而持续征地的地区之一,其开始征地到现在已经有了15年的历史,其征地时间持续之长是全国少见的。虽然其有关征地的补偿和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就业服务走在全国的前列,但是由于其涉及的征地时间过长,跨度过大,出现了其他征地地区未出现的情况。

亦庄地区早期征地农民的失业补偿已经用完,失地农民失业后又重新找上政府;就业安置出现困难,失地农民选择安置就业比例越来越高,但安置企业已无力承担;征地时不满16周岁的失地农民成长为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处于半农村半城市的尴尬中,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在亦庄地区长达15年的征地过程中积累产生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有关部门长时间的努力。本文从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入手,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对失地农民进行全方面的培训,帮助其完成从农村到城市的转变;提高职业培训的层次,使其更加符合市场要求,同时可以采取用证书换培训费用的激励方式;变封闭式职业介绍为开放式或半开放式职业介绍,增加就业服务人数和投入,更好的挖掘就业服务的潜力。

此外靠近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位优势带来的房租收入对失地农民的就业意愿也产生了影响,工资不在是失地农民就业的最重要因素。不同时期的失地补偿标准使得失地农民与政府以及失地农民之间产生矛盾,使农民无法将注意力放在就业上。

以上仅仅是一些关于就业问题的看法,由于访谈资料的有限,无法对亦庄地区的情况做一个全面的分析。亦庄地区的失地农民还存在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例如亦庄地区在高标准实施北京市就业补偿政策后,为何造成政府、失地农民双不满的现象。亦庄地区如何充分利用北京市经济开发区的区位优势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蔡雨洋. 成都市近郊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研究[D]. 四川大学,2007.5
2 陈平,郭辉. 城市化进程中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对策研究——以铁岭市为例[J]. 农业经济,2007.5
3 陈世伟. 反社会排斥:失地农民和谐就业的社会政策选择[J]. 求实,2007.3
4 杜陈生. 北京近郊城市化失地农民再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研究[D]. 中国农业大学,2005.5
5 范随,艾伦·汉森, 戴维·普瑞斯.变化中的劳动力市场——公共就业服务[R].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付骞. 远程教育在失地农民就业培训中的可行性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2006
6 李宏丽. 聚焦京郊农村就业[J]. 北京统计,2004.8
7 罗拾平. 失地失业的富农群体就业研究——关于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调查报告[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02
8 罗韵贤. 城中村居民就业保障研究[D]. 济南大学,2007.6
9 马弛,张荣,彭霞.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J]. 软科学,2004.6
10 马芹芬. 入股安置:维护征地农民权益的理性模式[D]. 南京师范大学,2007
11 倪军昌. 北京城乡结合部征地和失地农民问题研究——以亦庄开发区为例[D]. 中国农业大学,2004
12 沈小红. 失地农民社会支持网研究[D]. 华中农业大学,2007.6
13 王道勇. 国家与农民关系的现代性变迁[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王俊. 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2006w魏敏.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2007.6
14 王明祥,郑华安,陈和平. 关于城郊失土农民转岗培训工作的探索研究报告[A]. 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C]. 北京:中国成人教育协会,2004
15 王作安. 中国城市近郊失地农民生存问题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16 徐琴. 论失地农民再就业困难[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17 杨效筠. 转型时期我国次级劳动力市场群体的就业保障[D]. 苏州大学,2007
18 杨勇. 中西部城市近郊失地农民就业安置模式研究[D]. 西北大学,2008
19 钟仕田. 城市化过程中城郊失地农民及其社会保障探讨——以宜昌市西陵区农村为例[A]. 唐仁华. 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 湖北: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2005
20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课题组. 对金融支持失地农民再就业的调查与思考[J]. 中国金融,2004.16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中日社会保障模式比较与启示-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机制设计_效率-论文网
毕业论文分类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护理毕业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法学毕业论文
相关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最新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行政管理毕业论文